|
发表于 2014-8-21 11: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网建设 访谈实录
2014-08-19 14:37:26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三位嘉宾做客直播间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网建设”这一话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最新一期的《热点聚焦》,我是主持人杨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系统必须先导先行,这一点已经成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的共识。高速公路网、高铁网,已经将京津冀的各个城市紧紧连在一起。前不久,媒体又爆出消息:北京市正在与铁路部门编制市郊铁路线网规划,根据前期规划,北京市郊铁路不仅将连接北京怀柔、平谷等远郊区县,还会和河北燕郊、廊坊、涿州等连通,形成1小时的轨道交通圈。
根据规划部门的设想,未来京津冀地区将打造“三个都市圈层”。第一圈层:北京市中心城范围和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门头沟7个近距离新城,半径约30~35公里,主要依靠地铁轻轨系统为主体构建规划线网。第二圈层:怀柔、平谷、密云、延庆4个远距离新城以及燕郊、廊坊、涿州等东部和南部周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定位为1小时交通圈,即乘坐轨道交通到达城市中心区平均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推荐采用市郊铁路运输系统。第三圈层:天津、保定、石家庄、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京津冀都市圈内的主要城市,以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为主体构建规划线网。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给河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给河北交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当然机遇中也蕴含着挑战。河北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事业率先发展、超前发展、跨越发展,努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力支撑?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副调研员邓伟、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副局长白军华和河北省委党校河北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冷宣荣三位嘉宾,做客河北新闻网直播间,就以上话题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探讨。首先,欢迎三位嘉宾的到来。邓处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有哪些重要意义?
邓伟:好的。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系统,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3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河北打造“四个支撑区”的战略定位。其中一个重大任务目标就是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总书记明确提出把交通一体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给我们指明了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步伐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措施要求。
通过深入学习和领会总书记以及省委省政府的上述指示、要求,我们认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给我省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对我省交通运输发展来讲,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更加有利于我省交通实现跨越发展。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于形成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运输大通道格局,培育干支结合的现代机场体系,建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现代港口群,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必将有力促进京津冀整个区域内公路大对接、民航大联通、港口大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融合的、顺畅的、互联的网络系统。
二是更加有利于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平衡发展。我省与北京和天津相比,在公路技术等级和路网密度上还有较大差距,比如说全省路网的二级以上公路里程比例,比北京、天津分别低8个和19个百分点,公路密度均低将近4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密度仅为北京的1/2、天津的1/3 ,差距比较大。同时,京津冀交界的省市界上,还存在一些断头路、瓶颈路,不是很多,但确实是存在的,比如说有些高速公路,像京昆、京台、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京秦等重要通道的高速公路,还没有全部打通。所以要想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必须实现交通先行,尤其我省要先行发展,我们必须补齐与京津的差距,也就是补齐"短板"。
三是更加有利于推进交通管理、服务一体化发展。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会使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部门更加紧密地合作,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将会更加紧密地合作,建立起协调高效的协作机制,形成更为顺畅的客运和物流体系,同时加快形成京津冀全区域现代化的交通管理体系。
所以,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优先领域和先行领域,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任务和客观需要,同时这也是我省交通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一个重要机遇。我们应该牢牢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加快推进河北交通运输的率先发展、超前发展、跨越发展,努力为把京津冀区域打造成全国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实验区、区域交通一体化的示范区、交通现代化的先行区,作出我们省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的确,通过您刚才的介绍,我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方面,最明显的发展优势有哪些?
邓伟:我们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实际有三方面的优势:
第一,我们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环京津,主要就是非常的独特,环京津的这种独特的区位,就决定了咱们省的公路网、铁路网在全国路网布局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还是环渤海的省份,环渤海的这种区位使咱们河北成为了华北、西北这些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决定了咱们省在“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运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二,到目前为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具有了发展的基础,有比较好的基础。比如说到2013年底,我省的铁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6500公里,公路的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7.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有5619公里,高速通路里程在全国是第三位,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同时,我们省的港口泊位也达到了158个,设计通过能力达到了8亿吨,这在全国也是排在第三位的。另外,我们省已经有5个运输机场,2013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75.3万人次,货邮达到4.5万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单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超过了500万人次,所以石家庄机场也跨入了全国大型运输机场的行列。应该说还有很多潜力可挖。
第三,有这么好的基础设施,那么我们交通有没有潜力呢?还是有发展潜力的,而且发展潜力还很大,与京津相比,我们交通发展有这些个优势,比如,我们省的面积大,发展空间比较大,环境容量也比较大,这些是和京津相比的优势,同时人力资源相对成本比较低,具有北京缺乏的很多发展要素,我们比它要好。所以我们具备了承接北京实际上是过于集中的交通枢纽的疏解和转移的能力,同时,我省岸线资源和临港土地资源丰富,港口后方集疏运通道发达,是京津冀乃至更广阔的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口。据预测,到2020年,河北港口吞吐量水平将达15亿吨,其中唐山港达8.2亿吨,超过天津港7亿吨的水平,有望成为环渤海第一大港。
主持人: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我省的规划方案是怎样的?
邓伟:在交通一体化发展这方面,我们省交通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第一时间除了召开会议,积极安排、部署之外,我们抽调了相关单位的技术骨干集中办公,加班加点,在5、6月份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你提到的规划方案,就是这个规划里的重点。我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统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要协调发展,立足于改变区域内放射状、树状路网的这种不合理结构,要强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我们省谋划了“二环八通四连八港八枢纽”这样一个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总的布局我们有了,建成28488。
主持人: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28488都包含哪些吗?
邓伟:好的。二环指的是北京大外环和京津冀区域环线综合运输通道。我们谈的二环、八通、四连这些,指的都不是某些个单独的高速,是一个综合复合型的交通运输通道,至少是有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组成的综合运输通道。这其中,更重要的是京津冀区域环线,它是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空间的布局,以及产业发展布局的需求,谋划的战略性的环线,近期能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加强环京津城市间的联系,打造京津冀大核心区提供引领。远期,它的作用是,为实现疏解京津冀大核心区的过境交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交通保障。
“八通”,指的是京、保、石、邢、邯,这是一个通道。京廊津、京衡这4条纵向的通道,以及张京唐秦、涿廊津、保津、石衡沧4条横向综合通道。“四联”,指承唐、石津、邢临、邯济4条重要复合型综合运输通道,通过“八通”和“四联”的构建,将实现建立和不断完善"东出西联"、"疏内通外"的省际、区际乃至国际运输大通道。
"八港":分别指秦皇岛港、唐山港、天津港、黄骅港等4个海港和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等4个空港,打通新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形成干支结合的机场群。
"八枢纽":指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邯郸、承德、张家口、保定8个全国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发挥河北交通对北京交通疏解功能和区域内连接功能,使交通枢纽由"点"变"区",缓解北京交通枢纽压力。
主持人:确实,规划方案中描绘得比较清楚。那针对这些,我省在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
邓伟: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要加快互联互通,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发展。要重点建设两个网络、两个体系。“两个网络”,一是加快铁路网建设,构建覆盖全域的城际快速铁路网,要继续推进京沈、京张等快速铁路项目建设;推进北京轻轨和地铁向我省延伸。二是加快公路网建设,重点是加快北京大外环和京津冀区域大环线建设,打通京昆、京台等省际断头路,畅通大通道,推进沿太行山地区的北京门头沟至涉县高速公路建设。实施普通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加快与京津对接,缩小差距。同时,推动农村路网由“树状”型向“网状”型转变。“两个体系”,一是加快港口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北京航运中心和环渤海冀津港口群建设,建设北京和腹地内陆港。二是加快机场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和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扩容改造工程。
第二方面,加快对接步伐,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一是推进规划一体化。统筹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突破行政界限,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备、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一张图”规划。二是推进管理一体化。建立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机制,实现联合管理,提升运营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的成本。三是推进服务一体化。实行“一票制”客运,推广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引导货运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大大提升物流效率。
第三,致力科技创新,推进京津冀交通现代化发展。一是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智能化交通管理平台,尽快实现客运联网售票,要确保年内实现我省高速公路ETC车道覆盖率达到100%,力争2017年实现京津冀全区域的公交“一卡通”。二是推进低碳化、集约化发展。建设低碳、环保、绿色交通。全面提升公路沿线绿化水平,新增公交车全部使用节能环保新能源或清洁燃料车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