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小猪奴奴

[时讯] 2015.03.10--[合肥时讯新闻专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城小街巷打造“慢生活”





合肥在线  2015-03-10 13:03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3/10/014510918.shtml





    合肥晚报讯 逍遥津街道今年将启动淮河路步行街18条小街巷的改造,实现传统商业提档升级。近日街道邀请了中国美术学院的5名教授组成“智囊团”,专家建议在未来的小街巷改造过程中,通过充分挖掘历史人文元素、统一规划设计,改变现有淮河路商业步行街传统的“烟囱”式商业模式,引导商业业态向周边小街巷延伸,构建“逍遥街区慢生活”,进一步优化淮河路商业步行街商圈。 (杨璨 漆武 本报记者 杨赛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名失地农民家门口求职





合肥在线  2015-03-10 13:03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3/10/014510919.shtml





  今天上午,50多家用工企业来到包河区淝河镇,为千余名被征地农民提供数百个工作岗位。

    上午10时许,招聘会刚开始一个小时,就有680余人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据了解,这些用工单位都是区、镇、社区工作人员先期联系,为了方便群众,一些社区还专门组织大巴将他们拉到招聘会现场。

    丁冬茹 本报记者 王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区有了免费的太极拳教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老夫妻带领小区居民健身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3/07/014508015.shtml





  每天早上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在凤凰城小区的广场上,总有一群人穿着宽松的习武服,随着音乐响起,大家抱拳、迈腿……动作张弛有度,连贯且不失节奏。在他们的正中间有一对老夫妻,精气神十足,他们正是这些太极爱好者的教练,叶佩秋和杨志彪夫妻。20多年来,两位老人不局限于“独乐乐”,而是带领小区居民“众乐乐”,义务教授许多人学习太极拳。

    练太极锻炼身体渐成乐趣

    叶佩秋和杨志彪是同龄夫妻,今天62岁,但是两口子看起来却神采奕奕,丝毫不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叶佩秋和杨志彪都是合肥烟厂的退休工人,与太极拳的结缘,还要从1997年说起。

    “当时也是在同事的建议和启发下,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开始练习太极拳,当时没想到练太极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变化。”从1997年开始接触太极拳,叶佩秋就经常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和同事们一起切磋,当时她的这种形为,还被老伴杨志彪笑话过,“在我的印象中,总觉得练太极拳都是老头老太太干的,当时我们还年轻力壮,才不想每天练太极拳这样慢腾腾的运动呢。”杨志彪笑着说道。

    2002年,因为经常在办公室坐着不运动的原因,杨志彪总觉得身体不舒服,体质变得很差,经常发烧感冒,而且血压升高,不好控制,为了强身健体,在妻子的建议下,杨志彪也加入了太极拳的队伍,“当时是被老伴拉着玩一玩,后来一接触发现太极拳真是一项极好的运动,从此倒爱上了。”

    希望带领更多的年轻人热爱运动

    “不少年轻人认为,打太极拳就是中老年人喜爱的群体运动,非也。”杨志彪告诉记者,其实太极拳男女老少皆宜,年轻人更应该打太极拳,因为体质好,打完太极拳气血畅通得更快,有助于身体健康。

    “太极拳并不是一项慢运动,他是快与慢的完美结合。太极拳能锻炼腰腿和四肢,节奏缓慢,是慢运动的体现。另一方面,太极拳的训练不是简单的关节和筋腱的拉伸,而是一动无处不动,一静无处不静,动作到位的话,一遍简化二十四式就能出汗,这是快运动的体现。”

    练太极拳,杨志彪和老伴并不单单局限于自己“独乐乐”,而是带动了许多人,变成了“众乐乐”。在小区里,已经有几十人跟着他们后面学太极,两位老人义务教授,手把手教学,从不懈怠。“看到年轻人愿意花时间锻炼身体,我们也很高兴啊。”

    杨志彪告诉记者,目前跟着他们学习的人群里,有比他们年长的老人,也有20出头的小年轻。“有个小伙子不是我们小区的,有一次他开车经过我们小区,看到我们在练拳,就主动找到我们,说他的身体不好,希望加入进来,没想到小伙子练得不错,现在身体很好,而且参加省里的比赛,还获得了银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划定黄标车淘汰和禁行“时间表”





2015-03-10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88755.htm





  记者昨日从全市加快推进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获悉,今年年底前我市将基本完成全社会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工作,这比国家确定的目标提前两年完成。同时,扩大黄标车禁行范围,今年6月1日起市区全部禁行黄标车,明年起全市(含四县一市)范围内禁行黄标车。

    各县(市)区开发区签“军令状”

    根据《合肥市政府加快推进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我市2015年底前基本淘汰全社会黄标车。自2014年1月份起,我市全面启动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工作,已注销黄标车及老旧车3.12万辆,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2014年度目标任务。截至2014年底,我市还剩黄标车约4.12万辆(其中黄标汽油车0.62万辆,黄标柴油车3.5万辆)。

    今年,黄标车淘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市政府将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纳入减排考核和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市黄标车淘汰办已经按照车辆属地,将淘汰黄标车的指标分解量化到各县(市)区、开发区,淘汰任务较重的分别是:长丰县(5720辆)、瑶海区(5562辆)、包河区(5009辆)。

    昨日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各地将把淘汰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和具体车,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

    党政机关带头淘汰黄标车

    此次淘汰工作,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带头示范。6月1日前,省、市及市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黄标车全部淘汰(含运钞、救护、消防、警用、工程救险、垃圾清扫等特种车辆)。6月1日起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黄标车不予核发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与此同时,我市将加强对社会黄标车辆淘汰监管,把好登记注册和检验关。市交通管理部门牵头查清在本市注册登记的营运黄标车数量及所属单位,研究淘汰方案并组织落实。对未取得安全技术检验和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各类客货、危化品运输等营运车辆一律不予核发“道路运输证”。市公安交警部门严把车辆注册、转籍登记和检验关,对达到强制报废年限或安全技术检验有效期满后连续3个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按照《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予以强制报废。对逾期未办理注销手续的,不予办理机动车所有人的新车注册业务,并公告该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

提前淘汰最高补偿16000元

    为鼓励车主提前淘汰黄标车,市财政、环保两部门联合出台了《合肥市黄标车淘汰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同时具备以下三项条件的可享受奖补。首先,车辆是以个人名义或私营企业名义在本市公安交管部门注册登记的黄标车;其次,距离国家强制报废年限在1年以上;再者,车辆保持完整,没有私自拆除车辆配件。

    根据淘汰的黄标车车型及车辆登记时间,每辆车奖补金额在3400元至16000元不等(具体标准详见附表)。(记者 梁昌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市中心打造志愿服务公益主题广场





2015-03-10 来源: 安徽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79462.htm





   3月4日,合肥市庐阳区“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志愿庐阳”活动暨“志愿庐阳公益主题广场”揭牌仪式,在该市人民广场拉开帷幕。今后,志愿者服务团体和社会爱心人士,将以公益主题广场为载体,定期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和公益活动。

  庐阳区决定在人民广场建设公益主题广场,进一步擦亮合肥“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据该区逍遥津街道负责人介绍,他们将依托人民广场地标性、人流密集优势,注重培养本土志愿服务“领军人物”,通过组织发动驻肥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党员干部和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来广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广场打造成志愿服务的主阵地。据悉,3月4日活动当天,合肥市13支志愿服务团队设置展台,开展环保、助老、安全等公益活动,并在现场发起慈善捐赠游戏,邀请市民们展开互动,共献爱心。(通讯员 漆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皖首个豪车3S店进驻合肥 今年有望卖出300辆





2015-03-10 来源: 合肥晚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79653.htm





   玛莎拉蒂、法拉利等顶级豪车在合肥也能轻松买到。昨日,记者从合肥市庐阳工业区了解到,庐阳工业区内新增一家3S销售店,主要经营玛莎拉蒂、法拉利等世界顶级豪车。据悉,这是合肥乃至安徽首家经营玛莎拉蒂、法拉利等世界高端品牌汽车销售的3S店。

  随着顶级豪华品牌汽车的入驻以及高端品牌汽车销售4S店的布点,庐阳区城北已形成合肥高端汽车销售圈,加上离之不远位于杏花街道的恒信汽车城一线品牌汽车的销售,庐阳汽车销售中高端市场已全面铺开。庐阳工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保时捷、宾利等高端车销售点也有望落户庐阳。

  据玛莎拉蒂、法拉利营销部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合肥豪车销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仅去年营业后,目前已销售出70辆,每月销出单价百万元以上的豪车达30辆左右。他还预计,今年全年车价在百万元以上的豪车销售量应该能突破300辆。(赵明王领杨赛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河区“生态立区” 2014年增绿9个“逍遥津”





2015-03-10 来源: 中安在线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79566.htm





  日前,记者从合肥市包河区获悉,2014年,包河区深入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去年增绿180.2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9个逍遥津。

  截至2014年底,包河区现有森林公总面积8.29万亩,林木总面积达11.12万亩,森林覆盖率24.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平方米。去年,包河区创新思路增绿添量,实现造林规模化。通过招商“兴”绿色,引进6家专业知名绿化企业,新增美国大樱桃、软籽石榴等经果林1000多亩,全区林业产值近百亿元。

    包河区连续5年实施绿化大会战,去年投入资金1.55亿元,实施城区绿化项目20个,增绿180.2万平方米,夺得全市造林绿化先进县区“三联冠”。与此同时,包河区借鉴上海、杭州等地区经验,开展补绿增绿工程,实施垂直绿化、开墙透绿等。

  在扩绿的基础上,包河区还提升绿化“颜值”,运用色彩学,通过林相改造、增花添彩,在环圩南路、牛角大圩等处种植百日草、波斯菊等草本花卉,不仅色彩斑斓,且大大减少人工成本,自主引种培育郁金香、百合等名贵花卉,成功举办合肥市首届花卉节,牛角大圩春季花海、秋季花海均引爆旅游热潮,并带动全市花卉种植业发展。(安徽商报 记者 郑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合肥气温一直不高 本采暖季供暖“加班”





2015-03-10 来源: 中安在线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79498.htm





  按面积收费的延至13日 按计量收费的延至15日

  近日合肥的气温一直不高,记者从合肥热电集团了解到,本采暖季的集中供暖时间再次延长,并有两个加班“版本”,按面积收费的用户延至13日,按计量收费的延至15日。

  根据相关规定,合肥市的集中供暖停止时间为每年的3月5日晚24时,但为了让市民“温暖”过冬,合肥热电集团已连续多年“看天供暖”。今年3月5日,合肥迎来雨雪天气,且最低气温一直在5℃以下,为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热电集团决定,本采暖季集中供暖时间延长5天,至3月10日结束。目前,该市最低气温仍将持续在5℃以下,昨日,记者从热电集团了解,供暖将再次延长,按面积收费的用户延至13日,按计量收费的延至15日。

  需要结束供暖的用户,小区用户可以业主委员会或物业公司的名义与合肥热电集团冷暖热线962666联系,单位用户可联系本单位客户经理(电话:62833081)。(记者 汪漪)

  供暖“加班费”怎么算

  按表计算的用户 以计量表的实际使用量计算

  自管小区用户  热电集团与小区物业按大表的使用量计算

  统管并按面积收费的小区用户 延长供暖的费用=本季全额费用÷90×延长天数

  相关新闻

  这个冬天有多暖平均气温五年来最高

  记者昨日从省气象部门获悉,刚刚过去的冬季(2014年12月-2015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5.0℃,较常年同期(4.2℃)偏高0.8℃,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

  据介绍,冬季内气温呈前低后高的趋势,2014年12月气温偏低0.7℃,而到了今年1月和2月,则分别偏高2.1℃和1.2℃。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15毫米,较常年同期(133毫米)偏少14%,为近3年来最少;季内,12月和1月降水量分别偏少八成和四成,其中12月为2000年以来最少值,而2月偏多近四成。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416小时,较常年同期(375小时)偏多42小时。

  又讯 据气象部门预报,从明日起我省气温开始全面回升。据预计,13日前全省仍以多云天气为主。11日早晨最低气温较低:江北东部:0~-2℃;江北西部:0~2℃;江南:1~3℃。 11日后气温回升。 14~15日,我省有一次降水过程。(安徽商报 苏艺、李若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合肥”指标:重视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2015-03-10 来源: 中安在线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79379.htm





   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谈“幸福合肥”:重视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2015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合肥连续两年被评为“幸福城市”,幸福指标体现在哪儿?国家强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合肥作为副中心城市将扮演何种重要角色?前日,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了自己的观点。

  发展

  “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合肥,这对就业的带动也非常大。”

  要发挥交通枢纽作用

  今年两会,吴春梅带来的提案,就有关于打造长江沿线旅游带的建议,建议把长江沿线培育成为国际黄金旅游带,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撑。

  她表示,合肥目前已经是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利用这个优势把合肥打造成水道中一个重要集散地和目的地。合肥已经在利用这个优势举办一些大型活动,让旅游、体育、文化等产业结合发展,比如去年环巢湖国际马拉松赛,“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合肥,这对就业的带动也非常大。”

  除了交通,吴春梅还提到合肥作为科教基地的优势。“合肥把科教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也做了很多工作,体制、机制方面做了创新,比如在省政府牵头下,中科院、合肥市政府与中科大成立的先研院,是人才集聚的高地,也是成果转化的高地。”她认为,合肥要成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要利用科教优势继续走创新之路。

  教育

  “把城市高水平的人才吸引到农村。”

  要提高基层教师待遇

  吴春梅今年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小学教育,其关键点她认为是教师队伍建设。“常常说大学不是要大楼而是要大师,基础教育也是这样,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搞好教育。”她提出三个方面建议,首先,要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建议一部分投入用于增加教师工资,提升待遇;教师资格证条例要修改,提高教师门槛,让最优秀的人才进来;师范教育要加大教师课程改革力度,提高教师培养的水平。

  吴春梅着重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乡之间教师的流动和支持。教育投入要加大投向薄弱地区的力度,把教学硬件搞好的同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比如教师周转房的建设。“我们应该打造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把城市高水平的人才吸引到农村。”

幸福

  “真正实现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

  源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合肥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幸福城市”,吴春梅表示,虽然要完全阐述如何幸福是个很复杂的命题,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合肥一直追求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特别是对、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民生领域非常重视。“2014年,我们的财政大力保障民生这一块,真正实现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

  比如合肥市的教育建设,吴春梅介绍说,合肥是真正实行优先发展教育的,“国家从2013年开始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县区的评估认定,合肥9个县市区已经通过7个,今年有望实行全覆盖。”教育投入在不断加大,并且投入到更加需要投入的地区。早在2013年,合肥市就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合肥教育要优质、均衡的发展,并且推出三大工程:薄弱学校提升工程、师资队伍提升工程及素质教育提升工程。

  在现场

  阜阳市委书记于勇:

  8万平米电商园五四开放

  “在外打工是很辛苦的,一年到头见不到孩子家人,生活条件又差,如果不是在家挣不到钱,哪有人愿意出外打工呢?”阜阳市委书记于勇说,为了为农民工返乡创造良好的条件,阜阳这几年一直在努力促进一二三产的融合。“这几年,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我们有了一些品牌。

  特色农产品很多,可如何销售出去才是重点。阜阳采取的策略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有很强的集群效应,目前阜阳太和已经形成了电子商务为特色的产业。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已经有30万农民工返乡。“今年五四,阜阳颍泉区还有一个8万平方米的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开放。”于勇介绍。“我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就近就地实现城镇化。”于勇对记者说。

  “不能随便一个小事就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地方立法权”

  “地方立法权看似小,其实是对大法的补充。”蚌埠市委副书记、市长白金明介绍,蚌埠曾做了争取地方立法权的前期调研工作。昨天下午的安徽团分组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们就“地方立法权”展开了热烈讨论。

  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表示,地方立法权,现在国家说给是给了,但是这个权力给什么内容该到什么边界,都应该好好研究研究,“不能随便一个小事就立法,比如说,养狗问题养鸡问题。”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对此有不同看法:“地方所有法律都必须服从宪法、上位法,地方立法也是要走立法程序的。”“我的意思是,放权是好事,但是要循序渐进,有程序有框架有边界。”牛弩韬说。(安徽商报 特派记者 张沛、汪日贵、马翔宇、郜征、刘忠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城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将推最严水资源管理制





2015-03-10 来源: 合肥晚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79328.htm





合肥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复

  昨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合肥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已通过水利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省政府批复。对合肥主城区和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来说,会逐步引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

  省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联合编制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对接、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和实施生态环境同治等多项举措,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在加速。”

  合肥经济圈的建设,不光是着眼于驶上经济快车道,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看重。如今,经济圈各市签订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防治机动车污染、实行秸秆联合禁烧等六项主要任务。

  特别是大力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快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合肥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已通过水利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省政府批复。”相关人士介绍。

  根据实施方案,试点范围为合肥市主城区和环巢湖生态示范区,这些区域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示范。(记者吴奇)

  相关新闻

  目前,全省已投入运行的11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501.29万吨污水,随之也带来了大量的尾水。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今年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安徽推出首部污水厂尾水湿地处理技术导则,未来将通过推广湿地技术来提升尾水水质。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期印发了《安徽省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处理技术导则(试行)》,不仅明确了“全面论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美观实用,先湿地技术、后工程措施”的处理原则,更系统地提出了采取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自然湿地和湿地辅助技术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的措施和标准。专家表示,《导则》的试行在全省是首次。(记者吴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日报]开拓电商发展"新蓝海"





2015-03-10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86102.htm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商业粮食供销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积极推进电商企业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真抓好巢湖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具有合肥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和模式,促进我市县域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唯有联通互联网,才能融入时代发展之潮流。因此,发展电子商务将是我市今年商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更是开拓电商市场的重要空间。去年12月,巢湖市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成为我市唯一的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省财政将给予2000万元项目资金扶持,地方政府也将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共同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

    今年,巢湖市将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为抓手,依托供销社、邮政、农网服务网络以及骨干流通企业、电商企业,逐步建设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商品交易网上网下融合发展,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工业品网购进村。同时,加快发展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快递配送等协同发展的电子商务生态链,不断扩大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

截至目前,巢湖市电子商务办公室已组织专门人员分赴苏湾镇、栏杆集镇、庙岗乡、银屏镇、夏阁镇等乡镇的18个村进行村服务店选址,物色了18个导购员并进行了电商业务培训,巢湖市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开发设计也初步完成。未来三年内,巢湖市将建立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机制,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努力实现电子商务整体交易额增长50%,农民人均年网购额增长50%,电商交易农产品亿元以上,力争发展成为安徽省电子商务辐射发展高地。

    作为综合示范县(市),巢湖市只是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电商企业将向全市5县(市)农村市场全面延伸,打通农村商品双向流通“最后一公里”。为了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让全市商务粮食供销系统工作人员更好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在此次全市商业粮食供销工作会议上,我市还特别组织了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前沿知识的培训。 (陈昌琴 记者 梁昌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日报]合肥市将实施“文化名城”四项计划





2015-03-10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90960.htm





新闻摘要

    日前,记者获悉,今年,我市将通过实施“文化名城”四项计划,推进“文化高地”两大工程,打好手中的“历史文化”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我们将在今年实施‘演艺名城’计划、‘历史名城’计划、‘阅读名城’计划和‘创意名城’计划,推进‘文艺创作高地’工程、‘文化产业高地’工程,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市文广新局负责人说道。

    合肥今年更好“看”

    “所谓‘演艺名城’计划就是通过江淮大戏院的综艺演出、安徽大剧院的专题演出、合肥大剧院的高雅演出、百乐门的海派演出、各类剧场的戏剧演出、民营院团的民间演出,将合肥打造成门类齐全、风格迥异、雅俗共赏的演艺名城。”

    近些年来,无论是民营院团,还是国有院团,无论是外来的经典剧目,还是本土院团的原创剧目,都在合肥这方热土轮番上演。2015年,合肥将通过组建市场联盟、推进演艺业与旅游业的深入融合、加大演出市场政策扶持等手段来让合肥演艺市场变得更规范、更火热、更受欢迎。

    “创意”是合肥的城市特质之一。记者获悉,我市将用“创意”玩转文化,用创意装扮合肥。比如说,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策支持的方式,建设文化创意园区;进一步完善提升“中隐于市”、“崔岗艺术家村”、“长临河古街”等创意街的品质。

继续撑好非遗“保护伞”

    三国文化、包公文化、淮军文化……几千年来,在合肥这座历史古城,积淀了众多值得挖掘的文化。记者了解到,2015年,合肥将挖掘这些文化元素,创作一批文学、影视、动漫、歌舞、戏剧等作品,让更多的人在更大范围内了解合肥的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笔不容忽视的“文化财富”。近年来,我市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下足了功夫。今年,我市将相继推出一系列新动作,继续为非遗撑好“保护伞”:《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规定》有望出台,这将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管理、经费、传承、研究等进行明确规定;制定非遗项目年度保护计划,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和非遗数据库;新建一批市级非遗传习基地,资助、鼓励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加大“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企业”等活动的开展力度。

    多出接地气的艺术精品

    庐剧是合肥的国家级非遗之一。2015年,我市国有院团合肥演艺公司庐剧院原创剧目《孔雀东南飞》“飞”进了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记者了解到,在对该剧本修改打磨后,庐剧院将启动该剧目的全国巡演。此外,今年我市还将以“中国好人”、“最美乡村教师”肥东阳光小学校长陈万霞的事迹为素材创作一部戏剧剧本,而融入“巢湖”元素的舞剧《白龙与玉姑》、歌剧《鱼水情深》也都将搬上舞台。

    “除了组织专业、业余文艺工作者写合肥、讲合肥、唱合肥、演合肥,推出反映时代精神、沾染泥土气息的艺术精品,在‘文艺创作高地’工程中,2015年,我们还将举办‘我为合肥歌唱’演唱会、策划筹备‘亲情伏尔加·浓浓巢湖情’等各项文化交流活动,办好赖少其诞辰百年纪念活动等。”该负责人说。(记者 方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商报]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有望年内开建





2015-03-10 来源: 中安在线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85999.htm





   轨道交通3号线全面启动建设、畅通二环(北环)启动建设……9日,记者从合肥市建设部门获悉,今年该市又有一大批重点工程将启动建设。那么,亲们一起来瞅瞅今年的合肥大建设将会有哪些大动作吧。

    [地铁]4号线有望年内开建

    据介绍,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有望在5月份实现全线“洞通”;2号线土建工程正全面展开,今年底也将基本完成;3号线计划在节后陆续分段开工,直至实现年内全面开工。

    按计划,轨道交通4号线有望今年开建。不过,具体开工时间暂未确定。据悉,该线路西起侯店路站,北至天水路站。沿线途经高新区、科学城、政务区、新站区等重要片区,线路全长约36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8座。

  [畅通二环]郎溪路高架将开建

    合肥今年将继续推进畅通二环(西南环)工程,同时启动畅通二环(北环)建设,畅通二环(东环)的郎溪路高架工程也将开建。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畅通一环”上著名的堵点——南薰门桥也将在今年启动“增肥”计划。该桥将以在两边建辅桥的形式进行拓宽,车道增至双向六车道,与一环路主车道一致。

    [中环]BRT公交开上潜山路

    目前,望江路(马鞍山路-怀宁路段)正在实施改造,其北半幅路面已改造完毕,即将启动南半幅路面改造工程。与此同时,与望江路、铜陵路等同属合肥“中环”路网的潜山路和临泉路也将实施改造。

    按照初步的设想,本次改造计划范围涉及潜山路(望江路-四里河路)、临泉路(四里河路-新蚌埠路)两段道路。改造后,“中环”将更加畅通,同时还将增设BRT公交。(安徽商报 记者 姜志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就斐然





2015-03-10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80676.htm





   记者昨日从市农委获悉,2014年,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再创佳绩。据初步统计,201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量持续增长,完成产值1072亿元,继续领跑全省。

    在过去的2014年,我市大力实施“龙头集聚、产业集群、开放驱动、项目带动、创新推动、合作联动”六大战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千百十”工程建设(千亿产业、百亿园区、十亿企业)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得农产品加工业难中有为、持续稳进。

    市农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实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151户,同比增长102%;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518家,占全市22.5%,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45家、超10亿元企业17家,分别比上年增加21家和3家。省级龙头企业达102家,市级龙头企业突破700家,龙头企业带户能力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稳步提升。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14.8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的38.7%,方便、快捷、休闲和营养保健食品发展迅速。同时,产业加速集聚,全市粮油、畜禽、乳制品、水产品、饲料、蔬菜水果、林产品、纺织等八个产业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关键在农业产业化企业,而企业的难题在资金。为破解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我市分别与合肥国控担保公司和民生银行合作,建立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资金和龙头企业联盟共同基金,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和门槛。截至目前,农业发展融资担保基金累计担保项目139个,累计担保金额突破3亿元;联盟共同基金已带动105家龙头企业、30家合作社参与,33家企业获得7130万元贷款。市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贷款财政贴息共计704万元,撬动龙头企业融资7亿元。

    为了助推企业加快发展,我市积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直接融资,支持企业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上市。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上市企业5家,真心食品、燕之坊、银山棉麻、江淮园艺、双福粮油、东宝食品等6家企业正开展上市挂牌筹备工作,华艺园林、春都园林股份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 (曹洁铭 记者 柳书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3: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合肥市将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2015-03-10 来源: 合肥日报http://www.ah.xinhuanet.com/2015-03/10/c_1114580566.htm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商业粮食供销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积极推进电商企业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真抓好巢湖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具有合肥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和模式,促进我市县域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唯有联通互联网,才能融入时代发展之潮流。因此,发展电子商务将是我市今年商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更是开拓电商市场的重要空间。去年12月,巢湖市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成为我市唯一的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省财政将给予2000万元项目资金扶持,地方政府也将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共同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

    今年,巢湖市将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为抓手,依托供销社、邮政、农网服务网络以及骨干流通企业、电商企业,逐步建设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商品交易网上网下融合发展,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工业品网购进村。同时,加快发展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快递配送等协同发展的电子商务生态链,不断扩大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

    截至目前,巢湖市电子商务办公室已组织专门人员分赴苏湾镇、栏杆集镇、庙岗乡、银屏镇、夏阁镇等乡镇的18个村进行村服务店选址,物色了18个导购员并进行了电商业务培训,巢湖市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开发设计也初步完成。未来三年内,巢湖市将建立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机制,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努力实现电子商务整体交易额增长50%,农民人均年网购额增长50%,电商交易农产品亿元以上,力争发展成为安徽省电子商务辐射发展高地。

    作为综合示范县(市),巢湖市只是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电商企业将向全市5县(市)农村市场全面延伸,打通农村商品双向流通“最后一公里”。为了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让全市商务粮食供销系统工作人员更好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在此次全市商业粮食供销工作会议上,我市还特别组织了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前沿知识的培训。 (陈昌琴 记者 梁昌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15 20:23 , Processed in 0.41042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