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求实

[航空资讯] 东京城市建设广州借鉴探究(大量高清原创美图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5 02:4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VIP会员 发表于 2017-2-5 01:12
这比较我居然无言以对,东京到2022年前,大概平均每年有160万方供应量。南宁目前全市写字楼存量144万方。 ...

东京都的GDP曾经不可一世高不可攀,现在京沪加起来己经接近东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08: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强调个大前提,上海在上天揽月(航天航空)、下洋捉鳖(海洋深潜南极科考)等科技方面,是有很超前的优势的。还有就是地下盾构、地下空间开发是强项。
不对数据上的统计多少进行争评,有些时候,眼睛看到的,换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最好的说服剂。总之,对于所谓的“小日本”,对于东京,中国不能掉以轻心?历史上的甲午海战,当时中国海军傲视日本,结果沉海吃大亏。现今进入和平时期,中日的城市竞争相当于国与国实力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中国应象顶级设计要求那样,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发现他人之长,解决问题并取长补短,甚至更甚一层,中国就所向无敌。
往东京偏南俯看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130-18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02米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130-18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00米
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海港洋山港

上海虽全球最大港,但是它的形态有着强烈的内地城市的样貌,东京的海港为什么很象香港?很象新加坡?很象纽约?洋山港至今呈现的都是排山倒海的大吊车,旁边的洋山县还是个乡镇,与全球最大港不匹配。反观东京、香港、新加坡、纽约,它们的海港全被大量的商住楼宇所包围,海港装卸下来的货物,大批最短距直接服务于本港周围的居民,这就是经常说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海港周围的楼宇,也营造出城市的亮丽景观。简言之,上海港是生产、生产还是生产,其它全球大港是生产加生活的深度融合,这点上海港有没有提升改进的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09: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和东京,甚或香港、新加坡、纽约对标,很大不同的是,上海的地面建筑,本土的创新创建似乎弱了,城区地面上的类地标建筑,多半属香港、新加坡、台湾地产所建,环球金融中心,据有限了解,日资自持50%,50%出租。这样一来,上海本土的城市自豪感,多多少少打了折。反观香港、东京、新加坡、纽约的城区地标建筑,也是有限了解,均系本土所设计所建造,城市规划亦如此,这般的城市自豪感,相对来说较为实在。
东京城区西头空中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西南150-20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51米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最西180-20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33米

昨,韩正前往老城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留住文脉和记忆,进行了调研。东京的理念,路面的铺设定要做到工匠到极致,香港对低空黑蛛网是零容忍。上海在这两方面的意识,还处在堵漏补洞的阶段,暂时还来不及精致精细化。东京和上海在低矮房屋看似很象,但东京是一座座精致的别墅式房屋,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与上海大片的旧里、老公房不能比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09:3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圣城 发表于 2017-2-5 02:29
深圳未来几年会增加800万方的供应量,更夸张。

现在大概全国只有深圳每年供应量才能跟东京媲美,但东京空置率一直保持在5%左右,深圳貌似一度推高到20%。虽然深圳经济很好,但总觉得有些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16: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的建筑虽然又矮又老旧,不如中国的大气,但真的很干净很整洁,细节做得特别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16: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其它细节,东京除了地面做得好,做得颜色一致外,其它细节主要是低空视觉了,侬懂得!
今又搜寻了12张东京图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西南160-20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05米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西南110-21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37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16: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西北大量110-20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15米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西南110-20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26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16: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西北大量110-18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16米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西北大量110-21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39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16: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西北大量150-600米上下塔楼,拍摄高度218米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城区中西北部大量100-20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59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16: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中部主城核心区大量150-21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80米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中部主城核心区大量150-25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337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16: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主城核心区,拍摄高度311米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海港区与主城区连接,拍摄高度216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17: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上海天际线个人粗浅综评:陆家嘴3柱摩天有目共睹,大名鼎鼎东方明珠众所周知。除此,最早的金融街在浦东南路一带,10多栋高度多半在180米以下,可能几乎是同时,在银城中路崛起至今有10多栋200米以上的金融大厦,其中还掺杂有烂尾楼1栋,疑似200米以下的平安大厦。面向浦西老外滩,除了260米国金双子外,基本是190米上下的大厦,其中有震旦,有花旗,有东亚等。陆家嘴金融城向南就刷地直线跌落,有150米的汤臣,再远就是190米上下的世茂滨江城了。浦东世纪大道到浦东国际展览中心一带,也有零星的总部大楼。
浦西沿南京路走,均是拉开距离的点插式200米以上的大厦,有华联世茂,有明天广场,有大中里,有静安广场,有恒隆,有嘉里中心,有会德丰等,十里洋场座落这么些大厦,故称点插式。淮海中路亦如此,突出的有大上海时代广场、香港广场、香港新世纪大厦等。外围卫星城有港汇,有徐汇滨江,有中山公园、江苏路一带,有老虹桥,有新建的真如副中心,以及北苏州河路、北外滩。那里更是零星分散的点插式,形不成可观的国际级的天际线。
因此,给上海规划部门五个字:好好较发力!到2020年才能名符其实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的称号。
上海200米上下观赏,360度旋转呈现的天际线
1.上海陆家嘴以及南浦大桥浦东部分
2.上海浦东世博园区

3.上海浦西世博园区和徐汇滨江
4.上海浦西主城区及十里洋场、淮海路周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5 20:1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ffort 发表于 2017-2-5 16:56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中部主城核心区大量150-210米上下楼宇,拍摄高度280米

Google Earth 东京都市圈 ...

谷歌地球显示的是2014年的,现在东京多了很多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7 13: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实 发表于 2017-1-29 07:37
是的,除了重要公共场所和商业场所,基本没垃圾箱。个人觉得是社会环境和习惯造就,没什么稀奇的了,哈哈

所以喜欢吐槽环境雾霾的,自己作为公民先做好,至少不要乱吐痰,扔垃圾。咱们是太自由了。没有法律和社会方面的约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7 13: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最重要的是先把环境搞好,垃圾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05:32 , Processed in 0.04562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