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摩天圳

[经济资讯] 顶层发声,“三区”叠加扩权赋能探索建设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从副省级提高到正省级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8 09: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jrye 发表于 2020-6-17 23:37
这中兴7nm实现量产,正在导入5nm?如真的话,那就算是一批黑马跑出来了。这是真的吗?

这不可能是真的啊。
被美国封锁,哪里有技术和设备来量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09: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山龙海 发表于 2020-6-18 08:38
广州也就拿着省里的财政收入到处修几条地铁,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辐射?

毕竟作为省会有一堆省级分公司比如广东移动广东电信广东联通广东供电局之类的......就连银行也是相当于省级总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09: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0-6-17 19:04
谁说5nm只有台积电、三星!中兴通讯: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天极网

这应该是记者不求甚解,混淆了芯片设计与代工的区别;
不过说实在的,
中兴在消费端一直不能突破,还不如倾心投入到芯片集成制造领域,
**给予扶持政策,以此平台打造深圳自己的芯片集成集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10: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axbang 发表于 2020-6-18 09:42
这应该是记者不求甚解,混淆了芯片设计与代工的区别;
不过说实在的,
中兴在消费端一直不能突破,还不 ...

是啊,感觉中兴还不如专心搞芯片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10: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山龙海 发表于 2020-6-18 08:38
广州也就拿着省里的财政收入到处修几条地铁,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辐射?

广州所谓的辐射,就是利用省财政,省级管辖权搞所谓的互连互通,就叫辐射,有点让人笑掉大牙。辐射是以经济辐射,经济实力,经济活动为基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2: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部物业能成深圳写字楼供应新主流吗?

乐居财经

发布时间:06-1811:20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写字楼市场冷热不均

一方面,空置率上升,租金下行;

一方面,大宗交易络绎不绝,2019年创历史新高,2020年疫情之中也有成交。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总部经济支撑

|写字楼大宗交易|

深圳写字楼市场近年承压较重,但企业自用的整栋出售却是其中难得的亮点。以2019年深圳写字楼项目成交额排行榜首的华润前海大厦为例,中信保诚人寿保险12月以70亿元价格整栋购买T2写字楼作为企业总部自用,而同年华润前海大厦的散售备案金额为14.4亿元,相差非常悬殊。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深圳总部经济在发力。

2008年

深圳出台《深圳市人民**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促进深圳总部经济。

2012年

《鼓励总部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出台,不仅给企业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现金奖励,还在用地上大开绿灯和以底价供应,不仅稳定住土生土长的平安、腾讯、招商银行、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同时还吸引了阿里深圳中心、百度国际总部、高通创新中心、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南方总部、IBM全球采购中心、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沃尔玛中国总部等科技巨头的国际总部、区域总部或职能性总部落户。

2020年2月

《深圳市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发布,计划建立中国电子深圳湾总部基地、大疆创新总部基地、万科总部大厦、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恒大)、招商银行全球总部大厦等30个总部基地项目,这些总部项目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进驻将给深圳写字楼整栋交易带来强有力的支撑。

新经济风口

|催热小型总部物业|

今年疫情严重影响了许多产业,但也将在线经济、医疗健康等产业推上了风口。相关企业今年会走上发展快车道,并成为写字楼市场需求的中坚力量,而深圳则是这些企业理想的总部落户地之一。

自2008年广东提出“腾笼换鸟”以来,深圳支撑产业逐步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产值、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已有了良好的产业链基础。而近年来支持深圳在这些方面继续发展的政策更是一波接着一波,力度之大令人吃惊。

无论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定位;还是中国特色****先行示范区意见中,对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的支持;亦或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中,提到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一流企业,都致力于将深圳打造为人工智能产业聚集、研发人才集中、创新优势突出的创新沃土,散发出强烈的吸引力。

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中小型企业居多又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新经济产业不仅将填充深圳写字楼市的空置,其中实力较强的部分企业或许还会整栋购买租赁与之相配的小独栋写字楼,推动小型总部物业这一细分市场的快速扩容。

租赁方面,受到疫情影响,且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甲级写字楼业主将会面对更严峻的市场挑战,同时租户对于写字楼的运营水平也会有更高的要求。

在总部型物业成为供应新主流的同时,总部型物业对应的租户需求,将在品质形象及外延需求等方面有更高的标准。

除去成本及体验导向等较易满足的方面,总部型物业的客户对形象要求更高:注重企业形象展示,而且这种企业形象展示已经不仅仅是企业LOGO的展示,更多更侧重一种文化的植入;注重关怀性,尤其是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对自身员工的关心,也体现在对外客户关系维护上。

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甲级写字楼租赁市场,租户的要求将无法避免的更加严苛。写字楼业主的运营水平将极大的决定租金水平及租户黏性。

2020年

|总部物业交易机会窗口|

从2018年开始,深圳写字楼市场大量释放整售型物业,使得总部物业成为深圳写字楼供应的新主流,带动近年来写字楼大宗交易市场的活跃。

而未来五年,深圳写字楼市场预计还新增供应800多万平方米,其中有400多万平方米是总部物业,又有60%-70%面向市场,将从供给端进一步刺激总部物业交易。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深圳写字楼市场价格整体受压制以及今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下,总部物业也不能忽视价格优惠带来的吸引力。

综观近年来的大宗交易,超过90%的成交金额发生在深圳核心商圈,内资自用型买家以及投资机构仍是写字楼大宗交易的主力。从新增供应、空置率、净吸纳量、租金表现的四大写字楼市场因素看,2020年或是总部物业买卖的较好机会窗口。

来源:腾讯网

【关注百家号乐居财经,洞悉房产市场风云变化。】

文章来源:房讯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2: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兴通讯:7nm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 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2020-06-18 09:46:17 来源: TechWeb举报
0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更多
(原标题:中兴通讯:7nm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 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TechWeb】6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深交所上市公司中兴通讯(ZTE)表示,它已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其7nm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且已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而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这些芯片不是5G SoC,而是5G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其中基于5纳米的芯片将会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表示,5nm芯片将使功耗每年降低超20%。

新导入的5nm芯片技术将使中兴通讯在半导体领域达到最新标准,这也意味着该公司将不再依赖美国公司或供应商。

中兴通讯是全球5G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的主要贡献者和参与者,它凭借领先的5G端到端全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快了全球5G商业部署。

该公司长期投入5G领域,拥有超过5000件5G战略布局专利,位列全球第一阵营。该公司与全球逾70家运营商在5G方面展开了合作,其5G商用范围覆盖中国、欧洲、亚太、中东等主要5G市场。

本月初,中兴通讯的新一代5G移动热点产品MU500在澳大利亚正式商用,这也是全球首款正式接入毫米波5G现网的5G移动热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兴通讯:7nm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 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2020-06-18 09:46:17 来源: TechWeb举报
0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更多
(原标题:中兴通讯:7nm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 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TechWeb】6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深交所上市公司中兴通讯(ZTE)表示,它已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其7nm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且已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而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这些芯片不是5G SoC,而是5G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其中基于5纳米的芯片将会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表示,5nm芯片将使功耗每年降低超20%。

新导入的5nm芯片技术将使中兴通讯在半导体领域达到最新标准,这也意味着该公司将不再依赖美国公司或供应商。

中兴通讯是全球5G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的主要贡献者和参与者,它凭借领先的5G端到端全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快了全球5G商业部署。

该公司长期投入5G领域,拥有超过5000件5G战略布局专利,位列全球第一阵营。该公司与全球逾70家运营商在5G方面展开了合作,其5G商用范围覆盖中国、欧洲、亚太、中东等主要5G市场。

本月初,中兴通讯的新一代5G移动热点产品MU500在澳大利亚正式商用,这也是全球首款正式接入毫米波5G现网的5G移动热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粒子研究楼规划选址研究于近日对外公示 计划8月份开建
2020-06-18 08:32 来源:深圳商报立即评论 微信微博空间...
深圳粒子研究楼规划选址研究于近日对外公示 计划8月份开建
人工智能朗读:
6月17日,记者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了解到,作为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核心区首栋建筑,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综合楼(以下简称综合楼)规划选址研究于近日正式对外公示。
原标题:深圳粒子研究楼 计划8月份开建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6月18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 刘德印 古俐)6月17日,记者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了解到,作为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核心区首栋建筑,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综合楼(以下简称综合楼)规划选址研究于近日正式对外公示。这标志着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核心区建设大幕即将拉开,作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重点成果,综合楼计划今年8月份开工建设。

此次公示的综合楼选址于核心区,为入驻的科研人才提供开展研究、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及核心服务。综合楼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750平方米,包含科研及科研辅助用房、专家宿舍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13: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0-6-18 12:17
中兴通讯:7nm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 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2020-06-18 09:46:17 来源: TechWeb举报
0

这篇文章如同自媒体乱写。有人混淆刻蚀机和光刻机还可以理解。这个设计和制造都混为一谈。误国误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13: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乱写,摩天圳也是乱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14: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水平有待商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14: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在这儿人云亦云。
版主挺好的,转了很多重要的消息,而且很及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4: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估值100亿,比亚迪芯片到底什么水平?
估值100亿,比亚迪芯片到底什么水平?

原标题:估值100亿,比亚迪(66.190, 2.08, 3.24%)芯片到底什么水平? 来源:36氪


作者:李糯

编辑:Tina 王

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最近财运不断,继5月26日融资19亿元人民币之后,6月15日又获8亿元融资。一个月内两度融资,估值已达102亿元,并明确将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

看来,干芯片,比亚迪真的要搞事情了。

芯片,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隐痛。在国内整体芯片工业不力的大背景中,一家造汽车的,造的芯片能有多优秀呢?

技术行不行,专利最有发言权。于是,我们把比亚迪申请的所有IGBT芯片专利撸了下,分析结果来了——

比亚迪到底申请了多少专利?

IGBT,学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俗称电力电子装置的“CPU”。IGBT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与动力电池一样,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IGBT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难度都很高,我国IGBT长期被卡脖子,中高端IGBT产能严重不足,几乎全部依赖英飞凌等国际巨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张,我国新能源(3.890, -0.04, -1.02%)汽车急需一颗强健的IGBT“中国芯”。


2007年,比亚迪提出其首个IGBT专利申请,截止2020年5月8日,德温特世界专利数据库里一共有比亚迪公开的130个IGBT专利族,包括231条专利记录。这就是比亚迪IGBT芯片当前的全部技术家底了,其中75%的专利布局于中国大陆。


那么,231条授权专利,在国际圈儿是个什么水平?

富士电机、三菱电机和英飞凌拥有的IGBT专利最多,但他们都起步早。上世纪80年代,富士电机和三菱电机就已开展IGBT技术研发,目前两家公司分别握有1733、1056个专利族;英飞凌虽然1994年才申请其首个IGBT专利,但数量增长很快,近几年的申请量排名第一,且已成车规级IGBT芯片霸主。

比亚迪的IGBT研发比日本晚了20多年!底子薄,只能快点跑,追到哪里了呢?


比亚迪的技术工艺处于什么水平?

比亚迪2005年成立IGBT团队,2008年收购了资不抵债宣布破产的宁波中纬积体电路,这笔买卖之后,比亚迪开始了IGBT芯片的自主研发。

2015年,比亚迪IGBT制程工艺攻克了非穿通型(NPT)技术工艺,2018年推出车规级IGBT4.0技术,该技术在非穿通型基础上,增加了复合场终止层,并进一步减薄了芯片厚度。

在2018年9月公开的一份专利中,比亚迪提出了深沟槽栅的技术方案;2019年3月、4月公开的两份专利中,提出了场终止层(电场截止)的技术方案。


芯片,大家都爱说第几代技术,代数越高水平也越高。对于芯片工艺水平的代数划分,没有一定之规,对比一个比较被广泛采纳的划代标准,可以发现比亚迪IGBT芯片整体还是处于第4代,近两年开始试图在第5代、甚至第6代技术上有所突破。

而国际上,2018年IGBT芯片已经进入了“微沟槽栅+场截止”的第7代技术,三菱电机、富士电机、英飞凌都有产品推出。比亚迪的技术迭代还处于跟随、追赶的状态。


比亚迪重点研发了些啥?

我们用了两种方法来看比亚迪IGBT的重点发力区。

第一种是简单直白的专利标引德温特手工代码排序。

德温特手工代码排序显示,除了关键的MOS栅双极管以外,无机材料沉积(金属氧化物)、栅电极、电极和互连层的加工、半导体热处理(退火等)、散热(包括芯片及模组散热等)、硅基材料、电动车电控系统等,也是比亚迪IGBT专利布局较为集中的技术领域。


第二种方法是专利文本挖掘。

借助于incoPat专利数据平台,我们将比亚迪IGBT专利数据进行文本聚类,绘制了一份技术研发重点专利地形图,图中深色等高线部分表示比亚迪专利技术研发密集区。

从这份专利地图中,如果你是技术硬核,可以看懂比亚迪的IGBT专利重点包括:IGBT结构、散热、IGBT芯片、IGBT模组、覆铜陶瓷基板(DBC substrate)、电控技术等。


模组研发其实是比亚迪在2010年之前重点做的事,还属于比较低的段位。那最近三年,比亚迪在做些什么呢?

最近三年,比亚迪关注最多的技术主题是基板制造、IGBT芯片封装、散热,此外,公司对IGBT芯片制造工艺、加工设备、过程控制,及电控系统(包括电机故障定位)等也有关注,其中IGBT制造工艺方面,当前的研究重点是光刻、沟道绝缘层、扩散法金属掺杂等。

此外,比亚迪已斥资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碳化硅),愿景是在2023年以SiC基半导体全面替代硅基半导体。


比亚迪有哪些核心专利?

专利强度能够说明专利的重要性。

知识贴士:

专利强度(Patent Strength)是Innography公司提出的核心专利评价指标。综合了10余个影响专利价值的变量,包括:专利权利要求数量、引用先前技术文献数量、专利被引用次数 、专利家族大小 、专利申请时程 、专利年龄、专利诉讼情况等。专利强度取值范围0-100,专利强度值越高说明该专利越重要(是公司的核心专利)。

对比亚迪的所有专利族进行强度分析,发现专利强度超过60的专利族有10个。没错,这些就是比亚迪核心的IGBT技术专利了,也是比亚迪“不容触犯”的专利重镇,这些专利的保护内容涉及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电控系统及故障检测、IGBT制造工艺等。

我们体贴地给出了这十个专利的公开号,通过公开号,您可以找到专利说明书全文进行研读,我们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在国际赛场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说了这么多(一般人不懂的),比亚迪IGBT芯片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作为一个“后进生”,与盘踞IGBT领域多年的国际巨头比,比亚迪还有哪些功课需要重点做?

先直接上个图——


比亚迪位于第III象限,与意法半导体、塞米控公司大致处于相同的竞争地位,无论是技术竞争力还是经营实力,都与英飞凌等领先企业有很大差距。

英飞凌、日立、电装位于第I象限,综合实力最强;富士、三菱电机处于IV象限,技术竞争力方面较强,而经营实力略微逊色;瑞萨电子在II象限,说明其经营实力较强,技术实力稍微落后。

技术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利用德温特手工代码,分析比亚迪与英飞凌、日立、电装、富士、三菱电机5家头部公司的IGBT专利技术布局,可以看出,其他5家公司的专利布局更全面;二是MOS栅双极管、双极管和二极管、双极晶体管制造、衬底上沉积金属氧化物等无机材料、双极晶体管、栅电极是6家公司共同关注的技术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英飞凌在沉积金属氧化物和栅电极领域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越制造,说明英飞凌在栅极加工工艺布局较多,且在5家中最为领先。

另外,比亚迪在绝缘栅场效应管(MOSFET)领域的研发布局目前相对较弱,MOSFET管属于小功率半导体,无法在高压大电流下工作,这与比亚迪重点研发车规级IGBT芯片战略吻合。

敲黑板 划重点

从2005年组建团队算起,比亚迪做芯片做了15年,目前在国内车用IGBT领域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初步形成了涉及材料、散热、制程工艺、电路保护、电控系统等在内的专利布局体系。

但是,与英飞凌、富士电机、三菱电机等领先IGBT巨头比,比亚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发的深度广度上仍需进一步提升。

比亚迪IGBT芯片虽已涉足第5代、第6代技术工艺,但量产的还是第4代产品。而三菱电机2009年就推出了第6代产品,富士电机则从2015年就开始外供第7代产品的样品,2018年英飞凌、富士电机、三菱电机都有第7代产品量产。2018年底,比亚迪公布能将晶圆减薄到 120μm,而英飞凌的IGBT芯片最低已经可减薄到40μm……

商业化方面,全球IGBT市场上,比亚迪半导体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还不到2%,即便在国内市场,比亚迪的车用 IGBT市场份额也只有20%左右,外资企业仍手持最大蛋糕,例如英飞凌2019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供应了63万套IGBT模块,市占率高达58%。

所以,IGBT“驯化”了电,比亚迪正在“驯化”IGBT,下一步的问题是,多路资本加持以后,比亚迪能不能快马加鞭,抢到“英飞凌们”的蛋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4: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2018年教育支出为585亿元 占GDP比例为2.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8 02:43 , Processed in 0.04459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