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30 14: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不是因为制造业发达才主动不炼钢挖炭,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矿石储藏——千里太行唯穷保定,想挖也没得可挖。保定缺乏重工业本身就是省会迁石的重要原因。如果保定的西部山区有大量的矿藏,相信保定也会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制造业很重要,钢铁煤矿化工也很重要。没有资源型基础性工业的支撑,所谓的制造业也难以真正发展。
邯郸的历史鼎盛期在宋代及以前,保定的历史鼎盛期在元代及以后。所以说,保定和邯郸完全是两个历史时期,相互比较简直是“关公战秦琼”。
宋代及以前,国家首都在黄河流域,邯郸地区长期作为河北这个地理范畴的中心,也是朝廷能够实际控制的比较靠北的城市,类似于清代的兰州。元代及以后,随着北京成为国家首都而兴起,此时的河北不再是宋代以前的边地,而是成为了京畿。所以河北的中心从邯郸地区逐渐北移。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北京作为首都代替的是南京开封洛阳西安;但从河北的角度来看,北京作为区域中心代替的是大名府。
但是,即使是保定历史上最辉煌的直隶总督时期,省级机构最早也是在大名设立的,更不用提再往前的“北京大名府”、邯郸郡、邺城等更加辉煌的时期了。所以说,如果真要比历史高光时刻,保定确实是逊于邯郸的。保定比邯郸先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得益于市区内越是近代的建筑遗存越丰富。不可否认的是,保定的古城区至少是从元代以来传承下来的,而邯郸市区离历史高光时刻已经太久远了,中间有兴废,近代从镇级再度兴起,绝大多数已经没有遗存了。
更何况,邯郸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远远超出了其曾经作为省级区域中心的能级。唐宋时期的省级区域中心有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也有很多,但邯郸之于成语恰如泰安之于泰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一点,也是保定远远比不了的,整个保定地区在邯郸地区几千年的历史高光时期中,恐怕也只留有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了。
不过,实在没有必要捧一踩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禀赋、文脉传承、优势劣势,千篇一律反倒没有意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