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砖头大帝

帝国网友每日签到帖 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及省人才“30条”,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深化合芜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加快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开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育计划,实施居住、就医、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等保障政策,采取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实业等方式,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及其他团队来蚌创新创业。支持驻蚌高校、院所设立特设岗位、流动岗位,自主引进一批掌握领先技术和科研成果的特殊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聘用制管理。持续优化人才激励评价,支持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对科研人员获得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及企业实施的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实行递延纳税优惠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或兼职从事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成果转化活动,并依法依规取得合法股权、薪资。全面提升企业家社会地位,增强企业家创新创业素质,培育造就更多勇于创新、敢于冒尖的创新型企业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实施蚌埠职教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整合职教园区内各类中小职业学校,成立年招生万人以上的“蚌埠技师学院”,开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现代新型学徒制试点,打造皖北区域技工大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化合芜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党管人才,服务发展大局,突出市场导向,体现分类施策,扩大人才开放,着力创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加快人才强市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育。充分发挥合芜蚌人才特区、蚌埠人才金港、蚌埠(皖北)人才合作对接会和省“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等平台作用,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人才来蚌创新创业,确保“十三五”期间培养引进10名产业顶尖领军人才、100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5万名高层次创新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突出创新企业家引领。积极探索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施对创新人才股权、期权、分红等综合激励措施。开展“123”企业家培育工程,力争5年左右时间培育100名领军型企业家、200名成长型企业家和300名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塑造一批讲创新、想创新、能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着力打造技工大市。加快建成蚌埠市公共实训基地、蚌埠汽车工程学校、安徽科技贸易学校综合实训楼等项目,积极创建皖北公共实训基地。加强市职教园区和三县职教中心建设,建成2-3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3所省级示范特色学校、1所地方高水平技能型大学、1-2所省级示范技师学院、2-3个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力争建成一所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万人技师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着力夯实金融和要素保障。健全涵盖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基金群,积极争取投贷联动试点,推动组建设立民营银行,完善创投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加快创建合芜蚌金融服务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运用税融通、“4321”政银担、过桥资金、循环贷等模式,引导银行加大对产业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创建皖北股权交易中心,全力推动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融资,支持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贯彻实施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等国家支持企业创新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省“1+6+2”政策,动态调整市“1+2+N”创新政策,持续健全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体制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栏17  金融和资本创新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融入省争创合芜蚌金融服务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动金融和资本供给体系创新,加快争创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发展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完善开放性金融合作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快发展科技保险,建立引领全省、辐射皖北的综合性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平台。规划建设由总部经济大厦、首位产业研发中心、VC和PE金融大厦、创新创业大厦、金融小镇等项目组成的科技金融创新园,依托高新区建设国内先进的科技金融产业园。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发展壮大金融机构体系,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开辟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栏18  制度和政策创新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一步完善全市促进自主创新政策,加快建立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各类人才集聚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支持科技人员兼职创新创业,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优化人才评价和奖励机制,大力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国家扶持企业创新各项政策,以政策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工作推进机制建设。编制创新发展行动路线图和施工图,建立创新驱动协同推进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重大项目专家咨询机制、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融合互动机制、创新投资容错机制、国有企事业单位激活机制。加大县区目标责任考核中有关创新发展指标的权重,进一步压实工作链、责任链,确保各项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协调发展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规划优先、基础设施优先、生态环境优先、民生工程优先,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切实强化镇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努力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14:41 , Processed in 0.03924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