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砖头大帝

帝国网友每日签到帖 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理念,将产城融合作为推动协调发展和城市化、产业化良性互动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实施主城区“退二进三”战略,明确城市定位、落实产业定位,加速完善园区综合配套能力,逐步实现城市化与产业化发展水平对应匹配,促进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相互促进。进一步加大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力度,大力实施工业企业退市进园,加大受污染土地风险评估和综合治理力度,为城区老工业区发展腾出可利用空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社会事业,驱动城市更新、完善服务配套。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和完善棚改“蚌埠模式”,在全国率先完成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创新优化“政区合一”、“派出机构”等体制机制,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试点,引进和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社会组织或中介机构为产业集聚区提供园区管理、公共服务和运营服务,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试点示范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栏24  城市老城区综合功能改造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三改”工程。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程,在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中率先完成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集中整治改造老旧小区266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畅通工程。以“窄马路、密路网”为指导,全面实施老旧道路 “白改黑”工程,优化老城区路网,打通断头路、消灭泥水路、整合废弃铁路,不断提高市民出行舒适度和满意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功能提升工程。落实海绵城市理念,统筹协调地上与地下,大力实施雨污分流、管线入地、交通设施改造工程。实施雨污分流改造110公里、老城泵站改造7座、外排泵站改造11座,建设立体停车场8座以上,新建改造街头游园30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振兴县域经济。聚焦县域经济发展,持续推进重大设施向县域延伸、重大产业向县域布局、重大项目向县域倾斜。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种养加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突出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机械设备制造、生物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县域开发区转型升级,支持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怀远龙亢经开区进入省级开发区,加快蚌埠铜陵(五河)现代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把县城发展成为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小城市,着力提升产业和人口集增强县域发展活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三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聚能力。集中资源支持重点镇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栏25  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皖北领先、省内进位”的要求,加快速度、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将中小企业产业园、“双创基地”建设成培育规模以上企业的重要载体,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加快完善服务功能,三县分别建成运营中小企业产业园、“双创基地”2个以上。力争经过五年的发展,县域工业化率超过45%,经济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怀远县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500亿元、50亿元;五河县、固镇县经济总量均达到300亿元,财政收入均达到30亿元,在全省县域考核中位次稳步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绿色发展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抓手,把建设人水和谐、绿色共享淮河生态经济带作为绿色发展的引领工程,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第一立足点、第一增长点和第一竞争点,重视淮河生态的修复、保护和利用,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蚌埠样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全力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引领皖北振兴发展。以建成淮河流域及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为目标,强化与淮安、信阳等沿淮城市的对接合作,优化沿淮城镇布局,推动规划有机衔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分工合作互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定工业、城镇开发边界,扩大公园绿地面积,露山建山,露水显水,推动各类开发活动向存量调整、内涵提升转变。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更多更好地集聚产业和人口,推动蚌埠-淮南-阜阳核心组团。谋划推进与淮南市共建合作园区,共同打造淮河中游核心城市组团和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积极争取省支持皖北发展政策,推进我市三县与铜陵市的结对合作和园区共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打造引领皖北发展的增长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栏26  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推进三汊河、茨淮新河、芡河、涡河、天河、席家沟等淮干支流减灾体系建设、水质提升、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生态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适时启动水系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规划编制。积极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沿淮流域碳排放、节能量、水权等综合交易市场。建立健全淮河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和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淮河绿色廊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引江济淮工程,打通东向、南向入海双通道。加快实施淮河航道“三升二”工程、涡河航道“五升四”工程,建设淮河干支联动的高等级航道网,提升航运通航能力。着力推进沿淮铁路、沿淮高速、蚌埠港及蚌埠船闸扩容升级、民用机场、滨海-淮安-蚌埠LNG输送管网等重大跨区域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打造公、铁、水、空、气等为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产业培育。建设皖北生态农业走廊,大力发展种养加一体化产业类项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循环经济带,依托蚌埠打造区域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聚焦培育硅基新材料、生物制造、光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物流航运产业,推动蚌埠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铁海联运,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等为主题,串联鸡公山、双墩、明祖陵等沿淮旅游资源,谋划打造沿淮景观带,建设淮河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支持马城开发区、空港产业园、淮上物流园和职教园、临港产业园和沫河口园区建成沿淮产业培育主承接区,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入园重大项目加快实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17:11 , Processed in 0.04158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