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16 11:0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浑水库志》记载:“1970年2月15日至16日,偃师、嵩县、伊川、汝阳等7地的4.5万余名民兵,肩背行李,带着工具,相继到达陆浑灌区工地。”因整个工程建设时间跨度有几十年,实际参与建设的人数更多。 今年71岁的伊川县滨河街道槐树街村村民王红圈是第一批参与修建陆浑灌区的民兵之一。王红圈至今仍清楚记得,一个早晨,他和同村的15个人坐上了前往陆浑灌区工地的拖拉机,“当时被选上的都是年轻而且家里没负担的”。 陆浑灌区总干渠的修建现场让王红圈大开眼界。“工地实行军事化管理,哪儿的人都有,不仅有邻村的,还有外地的;不仅有民工,还有技术员、医生、记者。”他说,周边村里的能人几乎都参与了建设,“为的就是早点吃上伊河水”。 盛秋白就是王红圈口中的外地人之一。1970年,因修建陆浑灌区需要大量的技术员,40岁的盛秋白从江苏常州来到洛阳,成为陆浑灌区指挥部的一员,在洛阳一待就是5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