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9-11 12: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货"喜茶"能否成为港人的那杯茶
这些年来,中国内地奶粉、大米、三文鱼等纷纷爆出食品安全丑闻。再加上内地电商平台假货猖獗,以至于在香港,“国货”几乎成为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是山寨外国货的代名词。即便是质量过关的老牌国货,也似乎只有老一辈香港人才去惠顾,年轻一代似乎更偏爱台湾和日韩。
不过,在内地品牌口碑低迷的香港,起源于中国内地一条小巷“江边里”的喜茶(HEYTEA)却似乎能成为一个另类——不久前喜茶登陆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我原本以为大概只有港漂才会关注,没想到身边倒有不少香港同学也欢呼雀跃,庆幸今后再也不用去深圳排队饮喜茶了。
香港竟然也有不少“喜茶迷”,这真让我有点意外。因为即便撇开国货口碑欠佳的影响不谈,任何一个外来茶品牌能受港人欢迎都不容易。事缘香港本地真的已经有太多同类店铺了,要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本地人的眼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香港受到岭南地区饮茶文化传统的影响,各类传统茶铺、兜售各种凉茶饮品的甜品店和小吃档已经多如牛毛;另一方面,近年来台式饮品也在香港街头频频开铺,抢占年轻人消费市场。天仁茗茶、歇脚亭、贡茶等主打台式奶茶的店铺都颇受欢迎。在这种背景下,远在深圳河对岸的喜茶能得到一批香港粉丝的青睐,可以称得上是逆势走高了。
这个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小茶铺为何能拥有香港粉丝?有香港朋友说,喜欢这个品牌倒不是因为茶品本身风味特别突出,而是因为整个店铺的“气氛”。香港地方细小,生活节奏又快,本地的茶铺又小又挤,如果只是叫一杯饮品,可能连坐的位置都没有,手捧一杯珍珠奶茶也绝不会有那种台式小确幸的轻松感。但是去深圳饮茶就不同,有的茶铺设在露天开阔平台,让客人一边饮茶一边享受阳光;又有些店铺虽然设计简单但却有种艺术气息,茶品名称叫“芝芝莓莓”“芝芝桃桃”又充满童稚趣味……她每次去深圳几乎都要找间茶铺享受一下,而且还要拍照打卡发社交网络。
我听她这样一说,觉得喜茶作为国产品牌有两点做得很聪明,一是它看出现代年轻人外出娱乐喜欢share打卡,彰显品位,所以就在店铺设计上做出彩,营造前卫时尚的消费氛围;二是让产品有故事,取名“喜茶”很有中国特色,不去取个洋名山寨大牌。给每种饮品的命名也没有走台式饮品那种将原料名称摆出一长串的老路子,而是赋予独创的新意境。看来,国货品牌要想吸引港人,不仅得质量过关,还得在制造品牌的“高级感”方面下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