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m12zj

[规划建设] 荔湾区恩宁路永庆片区改造完成,大家觉得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4 08:3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aaa 发表于 2016-10-2 22:49
岭南新天地就是荔湾改造的榜样啊,西关旧屋那底子,你能改成巴黎、伦敦、米兰风格?

上海新天地就可以把旧区弄成酒吧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aaaa 发表于 2016-10-2 22:49
岭南新天地就是荔湾改造的榜样啊,西关旧屋那底子,你能改成巴黎、伦敦、米兰风格?

的确荔湾旧区内街好多贫民楼没什么保留价值,但所说改造主要说的是功能上的改造,建筑风格可以好似成都那种改为玻璃和钢结构改造 那就体现出现代建筑风格  但改造应该系片区式功能凸显的改造,而非为了改造而改造  好像盛世大教堂附近就是很好的风格凸显  如果不弄些高大上的概念进去   始终是不入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17: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个又是纸上谈兵的
根本不会先设立条件和背景的不同

浦西的新天地,就近有浦东新区这样的新经济区带动,这是上海的地形决定的
而广州的地形决定了,新经济区是不断向南向东,不断远离荔湾老城区的
所以荔湾老城区的旧城改造发育,就一定会慢很多,但以广州的实力、地位和分量,最终也一定会成功

成都和房价突然间高涨的厦门合肥市近似的
它们都是该省唯一的经济中心或特区,周边地区都不发达,它们是吸血的唯一中心
所以某些事项,如房价,如某种奢侈消费,会显得高的离谱
而珠三角是穗港深三足鼎立
还有东莞佛山珠海这些也比较发达的
所以位于珠三角的资源,一定程度被这7--8个城市摊分了
那么从广州的角度来说,所谓的旧城高品位改造后的奢侈品集中区的进度,比起这些离谱地区,就会稍微慢一点,但以广州的实力、地位和分量,最终也能做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17: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nozhaozihe 于 2016-10-4 17:58 编辑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城市。
荔枝湾一期;二期;永庆坊就是张、万、任在广州旧城改造的表现。
恩宁路的改造,是从06年开始的,当时呢,张那一帮人计划用4年时间,建成“丽江古镇”式的首个岭南特色“西关古镇”旅游文化区,之后就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拆迁。到亚运前夕,钱是不太够用了,但你总不能没有一点“成绩”吧,荔枝湾景区就应运而生了。荔枝湾景区,从一程度上恢复了“一江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景观,在当时也算是一大亮点。但实际上整个产业还是以“粥粉面饭”为主的“本地居民主导式传统饮食经济”,真正的产业结构并未得到质的提升。荔枝湾只是一个催出来的产物。
到了600珠江帝景时期,很大一部分广州的经济发展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基本上都在为各种“亚运工程”还债。钱都没有了,哪来改造经费,恩宁路改造也就陷入了停滞阶段。更多时候,是市民媒体与政府的争论口水战中,无数次交叉论证、论争、博弈、抗争与调和。恩宁路也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烂下去了。而荔枝湾的业态也没有得到提升,一天一天地衰落下去。虽然搞了个“二期”,但这个知名度远不及一期。
金声魅影,早已繁华落尽,趟栊门内,多数人去楼空。人们急切地想创造未来,却看不见更好的未来。
幸好在近年,情况终于有了改观,任书记的到来,“国家中心城市,三大战略枢纽,枢纽型网络城市”给广州的发展指明了康庄大道。一年多的时间里,琶洲电商区,万博商务区,南沙新区强势崛起(虽然现在很多人认为还是个工地,但十年后就有成果了),密集会见多国商贾,新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期。等新区有一点起色之时,此君又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曰为“微改造”,而万科永庆坊项目就是一个成果。恩宁路从这一刻开始,涅槃新生。
--------------------------------------------------------
WING HING那里的那一栋玻璃楼听人话要做星巴克,我觉得这是一项伟大的尝试,要知道星巴克开进老城区的街巷中,这是第一次。不过星巴克只是一家普通的咖啡连锁店而已,没啥了不起,这也不是重点。
永庆的改造,是一场小尝试。当然,我从微博上看到许多本地人称这次改造“改到没有广州味啦”,“一群外地专家搞衰晒”之言,十分痛心!
拜托,连万科永庆团队的人员构成,整个建筑过程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 就别在瞎逼逼!
一些本地人很想看到恩宁路改造尽快完工,但又要保持那种“历史回忆”,简直就是民粹主义横行。在广州“重新轻旧”的城市发展大背景下,这是不可能的。永庆改造,最重要的是整个产业提升,而不是兴建跟原来历史“一模一样”的建筑,现在的建筑,既符合现在众创办公的需求,又保留了岭南传统民居特色(如趟栊门),这不就是很好嘛。
某些本地人又不对自己的房子进行维护,又想保留那种“历史回忆” 。咪就有握手楼、铁皮屋、农民房咯!
又有人说“此类建筑扮怀旧,遍地都是”“青年创意产业,维持不了很久”“中国式小资文青风格在我眼中好低级”。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个工程的不足。无非大家就是看不惯那群装逼青年,想将广州旧城发展成欧式小资风格嘛。广州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地方,出门左转沙面、出门右转新河浦。
“李小龙祖居”≠“李小龙故居”,“李小龙祖居”指李小龙祖上的居所,不一定要李小龙住过呀。所以,称“李小龙祖居”并没有错。
以后广州的旧城区,是要分为三个层次的。第一层,是“具有极重要历史价值的”,如沙面、新河浦,此地区建筑水平高,融汇了中西特色,历史地位十分特殊。通俗来说是“最高级别”的;第二层,是“经过产业更新活化的”,就像永庆,西关大屋就是那样的底子,你怎么改造都不能搞成欧陆风情式逼格高的。但是产业结构已经有了更新,文创产业等众多新产业已经吸引了进来,避免了衰落的风险;第三层,是“普通历史街区”,如上下九、北京路。此类地区也有很多文物古迹,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产业更新普遍较慢,面临着发展停滞的风险。
三层式历史城区,世界绝无仅有。也只有广州可以做到。
永庆片区的改造,成败得失,有待新老广州街坊的检视、体验和批评、建议。这虽然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我们不要那么早下定论,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广州的旧城改造也不是一天完工的。慢慢来,一步一步改。旧城的复兴,虽任重道远但却必定是未来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20: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fai6 于 2016-10-4 20:36 编辑
junozhaozihe 发表于 2016-10-4 17:50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城市。
荔枝湾一期;二期;永庆坊就是张、万、任在广州旧城 ...


如果咁讲,我老豆喺番禺D碧桂园买间屋,佢间中去住吓,都可以话係我祖居,但咁就冇乜意义啦!D三姑六婆见到李小龙三个字,就狗冲入去乜都望吓冇蚀底,但稍稍有少少见识嘅都会觉得係揾老衬,话李小龙祖居冇话唔得,可以细细只字放喺门口,你大锣大鼓咁卖广告法,搞到旅游景点咁,仲要係成间屋拆过重起,做到咁cheap就冇意思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nben9 于 2016-10-4 20:47 编辑
Hofai6 发表于 2016-10-4 20:34
如果咁讲,我老豆喺番禺D碧桂园买间屋,佢间中去住吓,都可以话係我祖居,但咁就冇乜意义啦!D三姑六婆 ...


名人曾经居住过的都可以被定为故居,冇咩问题,依啲就係卖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21: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nben9 于 2016-10-4 21:56 编辑
广州摩达 发表于 2016-10-4 21:11
广州再花太多精力、资源系所谓“旧城区改造”上就系嘥钱嘥时间,宜家总结过去10年经验,点解呢个10年广 ...


首先现在广州大力发展旅游业,旧城区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新城区所没有的,现在就是要把这些资源重新包装、升级,增加广州的旅游吸引力。其次老城区要产业升级首先就要环境升级才能吸引投资,老城区的经济增长垫底,拖广州后腿,难道不应该重新振兴老城区吗?是不是要等深圳超越广州才醒悟?过去广州一直被守旧派的声音所主导,令官员不敢作为,才耽搁了广州这么多年,现在正是越来越多批评守旧派的声音,才让政府开始敢作为,所以叫你思维别那么狭隘,别总认为老城区会分薄新城区的资源,现在荔湾打的是广佛牌,和天河、南沙没什么竞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22: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老城区的gdp和财税,无论增加值还是增速,所占全市的比重,都会继续进一步下降

反之,原来基数较低的南沙增城从化花都等新城区,可以接班

所以长远而言,小8无需忧老城区gdp低下,而影响全市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23: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须知即使是岭南天地,也是拆除旧楼得多,新建的多,保留的少;若保留原有全部乃至大部分老建筑,其商业流线、建筑品质都会不堪入目,更别想会有现在的几个精心打造情景绿地
保留真正有价值的老建筑并以商业开发角度看老城区,才是比较好的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6 10: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Hofai6 发表于 2016-10-4 20:34
如果咁讲,我老豆喺番禺D碧桂园买间屋,佢间中去住吓,都可以话係我祖居,但咁就冇乜意义啦!D三姑六婆 ...

笨!杨贵妃连洗澡的地方都能成为五星景区,今时今日你居然连名人效应都不懂吗?莫说曾经住过,就是曾经游览过,也可以成为卖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6 10: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摩达 发表于 2016-10-4 21:11
广州再花太多精力、资源系所谓“旧城区改造”上就系嘥钱嘥时间,宜家总结过去10年经验,点解呢个10年广 ...

这就很想当然了。广州的旧城改造顺不顺利,根本跟新区发展一点关系都没有。这10年广州发展得好不好,自有其他原因,关旧城改造什么事?上面有他坛友说了,旧城的经济影响力在广州早已不重要了,其对广州的影响,更多是形象内涵方面的,基本上是作为身为广州人的一种精神认同,所以,你很鄙视的“广州本土文化”对广州人是很重要的东西。
旧城改造其实也不一定要追求什么高大上的产业,能有高大上的固然之是好,就是能保持一个有浓重岭南特色的生活风貌并繁荣的社区,也已经很足够,这本来就是旧城区之于广州的使命。当然,并不是说这个社区里就不需要高端的东西,一切有利于旅游的要素还是要有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6 16: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gfdt 于 2016-10-6 17:16 编辑
cgr25 发表于 2016-10-6 10:53
这就很想当然了。广州的旧城改造顺不顺利,根本跟新区发展一点关系都没有。这10年广州发展得好不好,自有 ...



你此时的立意明显就摆错了
包括岸线那贴,你的立意也是错的,立意错了,内你容再对,也是空炮!
岸线那贴主要立意和目的,是教育某些人不要被继续洗脑还浑然不知,同时不浪费版面,顺便帮助那些不大懂历史的朋友,科普一下历史
而你明显不懂这样的立意
自以为高深地想去讨论很专业的层面
所以你会觉得我们说的都是废话

我们对于这种旧城怀旧帖子的立意是两大点

第一,并不是你认为的,去鄙视本土文化,也不是说,绝对放弃老城区的改造,我们也体谅和理解老城区市民的旧城情结
实际上我们一直支持保护旧城文化
方法论就是: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展开旧城改造,成熟一个改造一个,不能像某些盲目借鉴者那样,性急火燎,操之过急
同时必须的,我们提出的兼顾旧城改造的一个大前提是
资源和资金,必须绝对优先投放于新城和新经济项目,然后才是旧城

第二,第一点既然明说不会绝对放弃旧城了
那就奉劝各位,不用再各种论坛反复发这些帖子来叽叽喳喳讨论来讨论去了
不用害怕不关心旧城了
就正如摩达的建议,在各大论坛,转而多一点去关注世界形势,新区发展,新经济发展态势吧,这才是更有意义的

更为重要和紧迫的是
我们是在苦口婆心地奉劝那些真正想长期关心canton城市建设的网友
一定要按照广州的特点(主要是自然禀赋)去思考,去做
不要和别的、不同禀赋的城市去盲目攀比
以为自己看到了别人的做法,然后照搬过来,自己想怎么干好,就能怎么干好
一旦暂时条件不够,暂时还没干好,他就无下限地自黑
实际上和岸线那贴是一样的严重性:他们是被深刻洗脑后,长年累月地,不停顿的自黑,却浑然不知

你的立意显然理解错了,认为,乃至纠缠于:
1,你们鄙视本土文化,拿点钱出来小局部改造一下你们也不大同意,
2,明摆着不是很花钱,只需学习一下别的城市,只需稍微改造一下的,就有效果的,你们也是不大愿意去学
3,明显看到老城区越来越冷落了,你们就是毫无感觉,根本不体谅我们的旧城区情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6 16: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gfdt 于 2016-10-6 17:17 编辑
cgr25 发表于 2016-10-6 10:53
这就很想当然了。广州的旧城改造顺不顺利,根本跟新区发展一点关系都没有。这10年广州发展得好不好,自有 ...


包括在岸线那个帖子里
你还有一个立意想摆出来,就是你所谓的玩点专业的东西,这个可以有
如果有比较专业的朋友
想讨论专业方面的事情
譬如前面有网友提到这个永庆片区某些新建的古建筑,并不大像是岭南建筑的样式
这个可以在版面乃至任何公众论坛进行讨论
但前提是:这个人不是上述的被洗脑者
人被洗脑了后,他想谈的任何专业的东西,最终说着说着,都会绕回到“自黑”的绝路上去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6 16: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gfdt 于 2016-10-6 16:50 编辑
cgr25 发表于 2016-10-6 10:33
笨!杨贵妃连洗澡的地方都能成为五星景区,今时今日你居然连名人效应都不懂吗?莫说曾经住过,就是曾经游 ...


这种思维就是对的
不但李小龙
包括黄飞鸿、方世玉、贝聿铭、黄霑这些大大小小的名人
甚至传说中的名人,可能真没这个人,或者事迹是传说中的
都要创造条件和机会
或明摆着宣传
或暗地里,嫁接式的宣传
譬如说,把黄飞鸿的港产片全部接到这个区,天天放映,顺便搞个纪念品街,明清时代的各种道具,大卖特卖
包括“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这个形象和概念,都该大力利用
而不是当年某些老家伙带着道德标签跳出来说:当年东山少爷实际上是剥削阶级的形象,现在不能宣传
屁吧,我们要的是那种小资情调,跟剥削阶级与否毫无关联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加上法律配套日益完善,所谓的是非曲折就没有过去那样,必须界限分明了
就不必老是站在卫道士的角度忧心这忧心那
你别老投诉说咱们老放空话,没干货
这些是不是干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6 17: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摩达 发表于 2016-10-4 22:10
我已经讲过,老城区以后历史责任就系唔好拖后腿,我无话一分钱唔分比老区,只系无必要搞大规模改造,搞两 ...

广州旅行足够强?呵呵,差很远,除了广州塔,没有牌打了,这么单薄是撑不起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像北京那样,有新有旧,才是城市旅游的典范。至于西关东山旅游吸引力问题,只是在于怎么建设,怎么去宣传去吹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07:07 , Processed in 0.05540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