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五谷渔粉

[江城资讯] 2017年2月19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9 10: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complex_system 发表于 2017-2-19 09:59
这两天武汉真是被网上的喷子给黑死了,唉。。。

尼玛完全不关武汉的是也喷武汉,武汉的宣传部门是真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9 10: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9 10: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9 1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9 10: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盲目乐观,也不妄自悲观,论坛里面各种唱衰武汉的言论也很让人心烦,武汉需要继续加油,但不至于被说得一无是处。凡事要有个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9 10:1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Hs  2017-2-19 09:15
人飺

20170219 07: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9 10: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9 1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是根基,科技创新与双创更是城市发展的未来;
既要累实基础,也要开拓进取,
武汉的方向是没错的,主要是新书记提到的落实与招商不到位,干劲不足,领导的带头作用还是蛮大的,大方向与目标已制定,需要有干劲抓紧落实,苦干实干不懈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0: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讯(长江日报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胡桂林 阮鹏)昨日,历时4天半的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武汉剧院闭幕。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勇,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瑞峰出席闭幕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时,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大会,选举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大会采用电子投票系统进行选举。
胡曙光当选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谭仁杰、侯晓华、彭富春、付明星、陈光菊、梁鸣、徐旭东、干小明当选副主席,倪子林当选秘书长,大会还选举产生96名常务委员。
上午10时48分,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闭幕大会,新当选的政协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闭幕大会由胡曙光主持。
大会听取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了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建议案,决定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加快长江新城规划建设的建议案》《关于加快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提升武汉对外开放水平的建议案》《关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防汛抗灾综合能力的建议案》。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协武汉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协武汉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
胡曙光说,这次大会是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武汉市委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委员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围绕我市创新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协商议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委员心系大局、服务发展的使命情怀,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和强大活力。
胡曙光代表新一届市政协向不再担任市政协领导、常委及委员职务的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说,未来五年是武汉创新发展、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全市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要全面准确地学习领会市党代会精神和战略部署,自觉把政协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谋划和推进,做“四有”政协人:把准方向,凝聚共识,做有定力的政协人;与时俱进,善作善成,做有智慧的政协人;植根群众,体恤民生,做有温度的政协人;牢记使命,克已修身,做有担当的政协人,努力开创我市政协工作新局面。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武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为复兴大武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有:贾耀斌、张曙、龙正才、胡立山、喻春祥、李述永、杨汉军、蔡杰、曹裕江、胡亚波、黄克强、潘汉生、胡洪春、邵为民、刘立勇、刘英姿、李忠、程用文、龙良文、何艳。
应邀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省市老领导有:吴超、王守海、谢培栋、李岩、赵零、刘善璧、叶金生。李传德、郭粤梅、胡继堂、石大鸿、黄卫国、吴一民,在主席台就座。
王晨、孙光骏、张林、但长春、靳雁、李作清、李强、谢宗孝、雷德超、彭浩、袁堃,应邀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执行主席陈光、陈汉桥、陈祖信、陈彩凤、陈新民、孟晖、胡朝晖、柳新、姜锋、费兰波、秦吉斌、夏建中、徐精华、郭永洁、席丹、能利、黄莹丽、崔庆琪、崔锦锋、康玲、斯朗·丹增曲培、韩禾、程中平、程宏刚、舒细记、程思军、游守本、舒晓刚、雷敏捷、赖展京、潘涛、穆书芹、魏静,在主席台就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0: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在中共武汉市委的领导下,政协武汉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政治协商的广度、民主监督的力度、参政议政的深度方面不懈探索,思想理论武装取得新成效,服务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协商民主实践取得新进展,政协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指出,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同志在政协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政协过去五年工作充分肯定,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政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明前进方向。全市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
会议强调,未来五年是武汉创新发展、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咬定新目标、扛起新使命,立足新起点、再创新辉煌。
会议要求,未来五年,要把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主线,协助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主动服务创新改革发展,倾力助推城市规划建设,积极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努力建言改善民生,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要有更大的作为;健全协商机制、加强民主监督、弘扬协商文化,在推进协商民主创新发展上要有更深的探索;认真做好合作共事、凝聚人心的工作,在深化团结合作凝聚力量上要有更好的作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更实的作风加强学习研究、以更高的标准加强委员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增强履职能力提高保障水平上要有更严的要求,致力打造务实、担当、有为的武汉政协。会议同意2017年政协工作安排。
会议号召,全市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武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拼搏进取,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9 10: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0: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网武汉2月18日电 如何落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成为今年武汉“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汉南代表团人大代表们认为,武汉经开区(汉南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处在凤凰涅槃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实现二次创业。

胡亚波代表提出,要把招商引资与创新创业并重,招商引资是“移别人家的树”,创新创业是“种自己的树”,在奋力做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同时,大力聚集创新创业要素,将“双创”的种子深深埋在开发区的土地上。政府各级部门要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必须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一视同仁,抓紧建立企业服务网络直通车,第一时间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王卫国代表提出,应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制约开发区发展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诸如发展空间不足、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重大项目布局和招商引资政策应进一步倾斜等,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务院〔2017〕7号文件精神,促进和支持开发区二次创业。

黄开明代表建议,要招大商、引中商、育小商,培育本土企业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开区(汉南区)经济增长的后发实力。同时,要注重全面多样化招商,多方面发展产业,形成一业为尊百家争鸣的新格局,而不仅仅是发展汽车产业。

作为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也是武汉天源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黄开明对企业发展环境感触很深:在建设金融服务中心过程中,要考虑让企业和资本挂钩,大力推动和扶持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要重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全面服务新理念,促进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要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在筑巢引凤的同时,让现有的居住在区域内的居民生活更方便幸福感更强。(武宣)
武汉开发区累实工业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0: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网武汉2月18日电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三化大武汉”引起关注。在武汉“两会”期间,该市人大代表、蔡甸区委书记刘子清表示,对标全市“三化”,以深化改革促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生态化发展目标,是蔡甸区发展的首要任务。

刘子清说,深化改革既有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的外因推动,也有蔡甸区由传统农业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转化的内因需求。只有深化改革,向改革要红利要效益,做好“破”和“立”的文章,打破固有利益格局,才能补短板固长板转劣势赢胜势。

刘子清表示,目前蔡甸区致力于强化产业支撑,优化产业布局,统筹东中西部发展,着力打造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蔡甸经济开发区、南屏通航产业园及沉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3+1”经济增长板块。针对目标,蔡甸提出要勇做全市深化改革先锋,并展开一系深化改革动作。

推进常福奓山沌口一体化发展

刘子清介绍,奓山街与原常福工业园区相邻,与沌口办事处相望,是全省首批31家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之一。

推动奓山街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二步走:第一步首先针对蔡甸区工业园区小而全、分散乏力、各自为政、效率低下等问题,从管理体制创新入手,将分散的沌口、常福等园区整合,重塑省级蔡甸经济开发区品牌,实行实体化运行,开发区焕发了新的活力。第二步,针对蔡甸经济开发区空间不足,与奓山街区域互相掣肘等问题,结合奓山街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推动沌口、常福、奓山融合发展,实施六个一体化:领导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项目布局一体化、企业服务一体化、行政管理一体化,按国家级开发区标准打造新的蔡甸经济开发区。

融合后的蔡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奓山街)设立5个派驻分局,负责招商引资、集中审批和综合执法等业务,基本实现了“服务不出社区,审批不出街”;制定务实高效的“三定”制度,进一步精简了人员和机构;探索财政管理新模式,赋予经济发达镇充足的财务自主权,区级财税所得大头归经济发达镇所有,土地出让金实行5:5分成,保证其自我开发,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蔡甸强调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0: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武汉2月18日电(记者李思远)82所高校120多万在校大学生,高校聚集、人才富集,但武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为"人才输出地"。
如今,依托"青桐计划""城市合伙人""创谷计划"等项目,武汉本土创新创业如火如荼,还成为中部人才回流的新高地。
从"东南飞"到"海外回"
初春,气候转暖,草木萌发,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sbi创业街熙熙攘攘。短短1公里的街道上,集中了近200家高科技创业企业、数千名创业者,是中西部高科技企业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除了表面喧闹,内里也在发生质变。"武汉天使翼创业服务公司项目总监习春光告诉记者,创业者质量正在显著提升,与其合作的创业者中,海归教授、博士,北上广深的高科技顶级人才占了近一半。
很难想象,数年之前,武汉还被称为"人才输出地"。资深投资人杨蓬等说,武汉拥有包括7所211重点大学在内的82所高校。但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或被动"掐尖"或自主"外飞"。本地公司常常"挖地三尺"找人才。那时,不少公司跑到北上广深重金求贤,却发现不少人都是"武汉造"。
事情在2015年得到改观。当年下半年开始,武汉一些初创企业开始能够在北上广深拿到投资,顶尖人才开始回流。与之对应的是具有高成长性的武汉企业迎来爆发。湖北互联网"四小龙"盛天网络、斗鱼直播、卷皮网等一批"独角兽"企业逐渐崛起,百纳信息、斑马快跑等公司也在各自领域呈现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从一线城市回流的年轻人正以每年20%的增长率增加,年轻人口新增率、净增率领跑中部,武汉已成为二线城市的"人才绿洲"。同时,每年留汉的大学生数量已经由2012年的8万增长至15万。
多重优势助力逐梦,形成引才全产业链
"90后"小伙儿张亮,在北京求学期间就参与创业。毕业后,再三比较斟酌后,他选择到武汉创办小狮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高精度3D视觉测量技术研发。
"背后原因不仅是这座城市朝气蓬勃,更是基于创业环境成本优势。"张亮说,在武汉招10个人,在人才质量不降低的情况下,企业每年成本就要比北京节省上百万元。
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看来,近年来一大批企业落户武汉,使这座城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加上基础设施完善、工作生活成本适宜,由此吸引大量人口持续流入,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遇,"城市先天优势加上政策引领,使武汉成为青年群体的'梦想工厂'。"
早在2013年,武汉市就启动了覆盖国内外从专科生到博士后在内所有大学生的"青桐计划",对大学生在孵化器创业给予场所房租补贴、天使投资基金引导,风投基金风险补偿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
新疆籍学生张培文大二时创立了自己的视频工作室。创业初期,张培文就从母校拿到20万元的资金,经过6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30余名雇员、年营收达到千万元级的中型企业。
更让张培文心生感动的是一对一的创业辅导制度。原来,由共青团武汉市委牵头,建立了一支由企业家、经济学者、创业培训师、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近600人构成的具有丰富创业经验、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创业导师队伍,专门为经验匮乏的创业者答疑解难和进行战略规划,实施"滴灌式"帮扶。
在此基础上,武汉整合出了一整套全链条、多维度的创新创业扶助体系。建立了意识培养、技能提升、项目遴选、资金帮扶、导师辅导、孵化发展、加速助力、产品推广、爱心传递九个阶梯渐进式创业帮扶架构。
2016年起,武汉还实施了"城市合伙人"和"创谷计划",瞄准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产业领域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目前武汉已经认定了包括13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的116名"城市合伙人"。
"留下来"更要"干起来"
在近日召开的武汉市两会上,"留住大学生""建设梦想之城"成为最热话题。武汉市正式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计划5年内留住100万大学生,全力打造"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
"留住大学生,我们不能'顺其自然',一定要'刻意人为'。"新任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实现"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政府和政府部门还要行动起来,整合提档升级,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让他们"留下来"更要"干起来",从而扎根武汉、立业武汉。
武汉市政协委员、卷皮网创始人夏里峰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入职深圳华为,3年后回武汉创业。他表示,优秀年轻人才是武汉的未来,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必要但并不容易,考验武汉的诚意和智慧。
一些委员和代表认为武汉的创新、产业、薪酬水平、公共环境等等,与人才流失目的地仍有一些距离,任重而道远。建议武汉市除了提升硬件之外,还要在软环境上下功夫,只有全市形成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东湖高新提出创新创业,留住百万大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23:56 , Processed in 0.24364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