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6-14 08: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届毕业生是重点引才对象
根据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通知,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户籍接收流程优化,具体包含三项措施。
一是增设个人申办方式。毕业生可自主选择通过个人申办、用人单位申办或个人委托代理机构申办三种方式办理毕业生接收。
二是毕业生报到实行网上办理、系统自动审核,取消户口本等多项报到材料,非深户毕业生无需现场报到。
三是取消纸质审批文件。毕业生审批信息在人力资源、公安、发改等部门间实行信息共享、自动推送,经审批同意引进的毕业生,即可根据公安部门短信通知办理入户手续。
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表示,学历信息审核网上完成,报到落户一起办,网上预约不等待,真正做到零排队,从网上申办到办理落户,全过程仅需一次跑动。改革创新接收流程后,6月11日至24日期间人才引进系统试运行,6月25日正式启动运行。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季,上述《工作方案》指出,出台此番措施的意图在于增强人才吸引力。事实上,应届毕业生正是深圳近几年吸引的主力人才群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公开信息,2015年到2017年,深圳接收的毕业生数量分别为7.1万、8.09万和10.11万,人数逐年创新高,连续几年的增幅分别达到了17.0%、13.9%和25.0%。
同期的三年里,深圳常住人口分别增加了60万、53万和62万,引进的应届毕业生所占比例逐年提升。
其中,针对2015年的应届毕业生引进情况,深圳人社局的一份分析指出,接收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0.03%,比前一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来自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也明显提升,引进市外毕业生前三名的院校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以专业来划分,2017年引进的毕业生主要集中于计算机、会计、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金融等专业领域;投身行业则集中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领域。
这很大程度与深圳当前正着力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四大未来产业相匹配。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四大未来产业包括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以及机器人(17.900, -0.39, -2.13%)、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产业。
在不久前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梁永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这些领域的人才总体仍然是短缺的,所以人才工作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