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规划建设] 工业富联前董事长陈永正:海芯项目广州、深圳选址,最终选择广州南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8 20:3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宝能三大项目今天同日破土

宝能动力电池研发及生产基地、宝能汽车研究院、宝能国际总医院三大“宝能系”项目备受瞩目。其中,宝能广州动力电池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将建设年产能8GWh的车载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厂,并引进上百名日本顶级电池专家开展电池产品研发等工作。项目预计于2021年第四季度正式实现量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约86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8 20:3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lbaba 于 2020-2-28 20:38 编辑
niceGZH 发表于 2020-2-18 22:19
上半年逆势扩产 粤芯半导体加快启动二期建设
   
近日,广州市政 协党组书 记、主 席刘悦伦一行抵达粤芯 ...


粤芯二期今天已经签约,兴森半导体项目已经动工
—————————————
芯片制造是该区近年重点发展的新产业。

今天,粤芯半导体二期项目签约,计划新增投资65亿元,采用65-90nm工艺制程,生产高精度数模转换芯片、高端电源管理芯片、光学传感器、车载及生物传感芯片等产品。据介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实现量产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粤芯半导体一期产品正在进行市场端验证,并爬坡量产。而当天动工兴森科技半导体封装产业基地项目,规划产能为30000平米/月的集成电路封装基板和15000平米/月的类载板,将有效弥补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短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8 21:3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硕贝德和海康是否在黄埔有拿地了?哪位知情人士可以分享下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08: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20-2-29 09:26 编辑

28日动工的还有昂宝集团研发中心,也是半导体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9 11: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在广州有动向的半导体芯片企业是不是只有6个?
粤芯(已投产,黄埔区知识城)、紫光(已签约,但还没动工)、中芯(???南沙区?)、兴森科技(已签约,但还没动工,黄埔区)、三芯半导体(已注册,黄埔区知识城)、南砂晶圆(已注册,没动工,南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9 12: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zgzing33333 发表于 2020-2-28 21:39
硕贝德和海康是否在黄埔有拿地了?哪位知情人士可以分享下消息

海康目前在黄埔注册 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2: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20-2-29 12:20 编辑
sooooooo 发表于 2020-2-29 11:57
目前在广州有动向的半导体芯片企业是不是只有6个?
粤芯(已投产,黄埔区知识城)、紫光(已签约,但还没 ...


兴森是封装基板,昨天已经动工,紫光应该没这么快

其他的包括粤芯二期、南沙两个应该都会在上半年动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2: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wsy1991 发表于 2020-2-29 12:09
海康目前在黄埔注册 没了........

毛衣大战打乱了海康的计划,暂时应该不会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9 13:0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lbaba 于 2020-2-29 13:09 编辑
sooooooo 发表于 2020-2-29 11:57
目前在广州有动向的半导体芯片企业是不是只有6个?
粤芯(已投产,黄埔区知识城)、紫光(已签约,但还没 ...


兴森半导体项目昨日已经动工,还有南沙之前已经动工建设的芯聚能半导体、晶圆半导体等项目,广州的芯片制造现在暂时主要集中在黄埔南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19: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出资50亿参与国家大基金二期 将协调返投广州集成电路核心企业

同花顺财经
发布时间:03-0417:27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独家获悉,因广州出资50亿元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二期基金,所以目前暂不考虑设立市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下一步,广州将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企业需求,积极协调国家大基金返投广州集成电路核心企业。另外,此前《广州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措施》印发,2019年已将芯片产品流片方向纳入广州促进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扶持范围。今年2月起,广州正在对集成电路企业进行摸查,推动产业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19: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再度出手 2.4亿投资广州兴科半导体公司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出资2.4亿人民币,持股24%,参与成立广州兴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广州兴科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2月24日,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封装产品设计、集成电路封装产品制造、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等。天眼查股东信息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A股上市公司兴森科技的运营主体兴森快捷电路,持股比例为41%。(证券时报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22: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集180多家AI企业,南沙战疫释放科技力量

2020-03-05 20:26 来源:南方+

“您好,请问您最近有没有出现发热、干咳或腹泻的症状?有没有接触过从湖北或是其他疫情地回来的人员呢?”

近期,不少广州市民接到了类似的随访电话,而在电话另一端“嘘寒问暖”的,则是由科大讯飞研发的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

据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南沙区AI企业大展身手,从智能语音呼叫、人脸识别测温到AI辅助诊断,释放抗疫科技能量,成为许多地区防疫一线的重要助力。

南沙区人工智能产业稳步壮大,推动数字经济脱虚向实。截至2020年2月份,南沙区已聚集了小马智行、云从信息等18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2019年南沙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39.18%。

机器人呼出随访电话可达10万通/小时

“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目前已涵盖60多个疫情防控随访场景,一小时最多可以呼出10万通电话。”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工程院执行院长周国华介绍,这款电话机器人运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等核心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批量人员随访和量化统计,支持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点人群筛查、防控和宣教工作,大大减轻基层人员排查和监测的压力。一般而言,通过人工呼叫排查记录重点人群信息,8个小时只能呼叫约100人,相比之下电话机器人的效率可提升过百倍。

疫情出现以来,科大讯飞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至今已在安徽、北京、浙江、吉林、湖北等30个省市地区应用,1月21日-3月4日期间在全国进行重点人群随访、疫情宣教累计2772万人次。在南沙,这款电话机器人已协助相关**部门发出智能语音外呼超过1.6万次,获得有效答卷近70%,大幅减轻了基层工作量。

除了智能电话机器人,科大讯飞还在教育、医疗等领域频频出手,广雅中学、南沙一中等中小学使用该企业的智慧课堂智能平板、智学网系统等产品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享受人工智能发展红利。

医疗、安防、教育行业防疫显神通

位于南沙城的广州国际AI产业研究院入驻企业零氪科技,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通过AI技术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辅助医生筛查肺部CT影像中的可疑病变,目前已在天津、河南、福建等省市上线。

南沙区不少人工智能企业在春节期间就加入了抗疫的一线队伍。云从科技开发出“人脸识别+红外测温”一体机,已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南沙海关等地投入使用,实现了体温异常人员筛选、未戴口罩的识别与预警、人脸实时抓拍、体温异常人员轨迹还原等功能。暗物智能研发的智能教研分析云平台,依托认知智能对在线课堂场景进行全方位分析,疫情期间为多个知名教育培训品牌累计服务超过10万节课。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更多AI企业正逐步恢复活力。在南沙科创孵化平台香江独角兽牧场,入孵入驻的80多家企业现今实现了98%的复工率。独角兽牧场副总经理陈金章介绍,作为微软落户广州的首个针对人工智能的孵化平台项目,他们还向疫情期间生产经营受影响的中小企免费提供“企业复工急救包”,其中包括免费的微软办公软件及Azure云资源,以此帮助科技创业者应对疫情挑战。

南沙AI企业获扶持资金超6亿元

南沙明星AI企业小马智行于2月17日全面恢复自动驾驶车队的路测。“目前我们在南沙的车队约有50辆车,每天消毒四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事现在通勤基本使用公司的共享打车服务,乘坐自动驾车汽车上下班。”小马智行战略发展部总监施雨介绍,2018年该企业在南沙落地了中国首个自动驾驶移动出行项目,并实现常态化运营。

截至2019年底,小马智行的公开道路自动驾驶总里程已经突破150万公里。值得一提的是,2月底,小马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4.62亿美元,企业估值超过30亿美元,跻身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全球排名前五。

资本对小马智行的青睐,为南沙AI产业发展添上了新动力。南沙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沙区持续推动AI产业向成熟期迈进,截至2020年2月份已聚集了小马智行、云从信息、蓝胖子机器人、暗物智能等180多家AI企业,业务范围覆盖人工智能芯片、基础软件算法、生物特征识别等领域,2019年这些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超过24亿元。科大讯飞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云从科技国家级光环境图像采集实验室等人工智能企业“国家队”在南沙落地发展,正显现出强劲的产业发展动力。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2017年至今,南沙区按照《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扶持政策,通过落户奖励、人才团队引入奖励、应用示范项目补助等方式共向区内的人工智能企业安排扶持资金超过6亿元。据悉,南沙区工信局正计划制订《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上,新增对智慧城市、区块链、5G、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的扶持措施,促进相关产业做大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12: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50亿参与国家大基金二期,广州称正在摸查,A股“芯”势力名单请收好
2020年03月06日 08:34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深圳,记者 莫磬箻)讯,近日,广州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的“重磅”消息不断。
除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兴森科技(002436.SZ)等联手在广州设立兴科半导体,广州市还出资50亿元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二期基金,接连在业界引发关注。
业内人士评价,这正是广州加速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的积极表现。
业内:投出还需时日
近日,广州市出资50亿元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二期基金的消息,引发了业界关注,诸如由哪些主体实施投资,主要投资方向是什么,潜在投资标的可能有哪些。
《科创板日报》记者查询天眼查信息进一步获悉,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的27名股东中,其中有2名来自广州:一是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30亿,持股1.47%;二是黄埔投资控股(广州)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20亿元,持股比例为0.98%。二者合计认缴出资额恰好为50亿元。
有广州本土产投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应该就是以现有的这两家投资单位作为地方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平台。“广州产投基金自然是不用说,黄埔投控所在的黄浦区是粤芯半导体等行业龙头的聚集地,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广州目前暂不考虑设立市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该人士指出,“近两年广州**对集成电路产业支持力度很大,给政策,给地。”
2018年底广州出台《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措施》指出,到2022年广州市将争取纳入国家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建设国内先进的晶圆生产线,引进、培育、壮大一批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分析以及深耕智能传感器系统方案的企业,争取打造出千亿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近期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封测、设备及材料,完善产业链条。从多个落地动作来看,广州响应的态势积极。
据报道,下一步广州将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企业需求,积极协调国家大基金返投广州集成电路核心企业。今年2月起,广州正在对集成电路企业进行摸查,推动产业发展。
50亿元巨资,接下来可能投向何方?
在业内看来,这需要契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二期基金本身的投向。
资料显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二期基金成立于2019年10月,注册资本达2041.50亿元。截至目前出资股东共27位,得到包括财政部、中国烟草、三大运营商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公司等多方资金的支持。
据官方公开,与首期基金主要完成产业布局不同,二期基金将重点投向芯片制造及设备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产业链环节。
“对广州当地集成电路核心企业的投资,预计也是参考这一方向。”广州某半导体产投研究人士分析。“但真正投出估计还不会太快,募资完成后迄今整个二期基金还未真正出手。”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天眼查数据统计确认,截至目前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二期基金尚未有公开投资公司,也包括并未直接投资任何一家A股上市公司。
潜在标的追踪
在回答可能有哪些被投企业前,广州有哪些潜在“芯”势力?
对此,《科创板日报》记者展开了追踪。
采访中,“粤芯半导体”屡屡被提及,作为投资圈公认的“一号”标的。
“上市公司智光电气(002169.SZ)持股。做12英寸代工,实力还行。”当地一家产投机构研究人员介绍。
据了解,粤芯半导体于2017年设立于广州黄埔区,是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一期投资额约100亿元,建成后将月产4万片12英寸晶圆芯片,主要产品为模拟芯片、功率器件、微控制器;二期投资额约188亿元,月产能将达4万片12英寸晶圆芯片。
同样带有上市公司烙印的,还有“慧智微电子”。
慧智微电子成立于2011年,据称是全球第一家实现可重构多频多模射频前端技术并量产的芯片公司,产品已经进入国内主流智能手机厂商。在它身后,除了金沙江创投、祥峰投资等知名机构,还有上市公司珠海港(000507.SZ),后者通过股权投资基金间接持股。
还有“中科宏微半导体”,该公司主营MOCVD装备设计、制造和生产,主要应用于半导体照明产业,勤上光电(002638.SZ)、洲明科技(300232.SZ)直接持股。
当地传感器龙头“奥迪威”(832491.OC)在新三板挂牌,“风华芯电”为风华高科(000636.SZ)相关公司…
另外在当地还有一批“实力”选手:

芯恩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背后大有来头——由中国半导体之父、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设计打造。第1期总投资约68亿,规划产能为8寸晶圆每月3万片、12寸晶圆每月1万片,预计量产之后可创造产值31.6亿元。
泰斗微电子,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持股孵化的第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专注于提供位置和时间基础信息的卫星导航芯片设计和研发。公司迄今已成功融资D轮,获光量资本、中兴合创、中信建投、广州金控等投资。
芯聚能半导体,2018年9月落户广州南沙,总投资25亿元,主产用于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汽车功率模块、半导体器件和系统产品。
除此之外,广州还冒出了安凯微电子、广晟微电子、润芯信息技术、硅芯、高云半导体等一批集成电路细分领域优势企业。
据了解,与此同时广州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正逐步完善,以晶科电子、风华高科(000636.SZ)、飞虹微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封装企业发展迅速。
日前备受市场瞩目的兴科半导体,共获出资10亿,也将用于建设半导体封装产业项目。
后续这些广州核心企业能否收到国家大基金二期的橄榄枝,《科创板日报》将保持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6 13: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可是超高尖端的产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9 03: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是华润微电子,北面已经去了合肥,南面选择了南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00:25 , Processed in 0.04213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