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科学之美来自博科园 奔擂手
中医独特(于世界其它原始医学)吗? 关于中医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百年多年,该不该废除中医的讨论成了极富中国特色的学术和社会现象。虽然在国际主流医学界并没有中医的一席之地,但依然有很多中国人会认为中医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神秘学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支持者认为,中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探索人体和疾病,是一个独立的、可以与现代医学并列的医学体系。所以,中医可以拒绝科学标准的检验,可以拒绝一切来自中医之外的质疑。 假设中医确实与人类其他的经验、知识、方法和思维都不相同,那么它就应该是独立和封闭的,不适合用科学标准评价。如果中医只是一种原始思维,与人类某种思想形态高度一致,那么中医就不具有本质上的独特性,就不能逃避质疑,就必须接受科学的检验。所以我们有必要做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医真的与人类文明没有任何交集吗?或者中医本来就属于人类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某种形态。 在人类文明史上,先后出现过经验、巫术、哲学、宗教和科学这几种思想形态,从未出现过其他独立的体系,难道中医就是这朵奇葩?中华民族真的如此独特吗?我们暂且放下具体的争论,反思一下中医究竟是不是一种独立的认知体系和思想形态,究竟是不是迥异于所有其他文明的神秘学问。只有给中医找到了真实的归宿,才能够准确地认识和评价中医。 然而我们找不到中华民族独特“智慧”在医学之外的任何成就,也找不到中华民族为人类奉献过独特方式创造的东西,我们也察觉不到自己与其他民族有什么本质上不同的智慧。虽然各个民族的文明进程不完全同步,但没有哪个民族有什么独特的思维和智慧。考古和历史证据表明,中华民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与其他民族完全相同。那么,我们只能假设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以及生产和生活中都不能应用。真的有这样奇特的智慧吗?这显然太过匪夷所思,有必要彻底弄清楚这个问题。 中医究竟有没有独特的探索方法呢?《黄帝内经》被视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石,但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方法与其他传统医学完全相同,都是简单观察加上主观猜测。只不过中医的观察非常粗糙,以至于谬误百出,与客观实际相去甚远。比如《黄帝内经》记载了心脏是主宰精神和意识的器官、脑是产生鼻涕的地方,还有不存在的三焦和经络、离谱的消化道长度等等。出现这样低级的观察错误很正常,因为中国古代不存在医学意义上的尸体解剖,《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的描述除了错误过多之外没有任何独特之处。 一直以来,中医在人体解剖结构上的错误被空口无凭地美化成独特智慧,但人体的真相是唯一的,不存在多元化的认识。准确、简洁、清晰地描述事物本质才是真实的智慧,错误的、含混的描述绝不是独特智慧。最接近事实的描述或解释才是正确的,所以,要么中医错了,要么现代医学错了,没有其他可能。在严重的观察错误基础上,无论采取何种独特神奇的研究方法都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我们仍然有必要进一步了解中医究竟是怎样搭建其理论体系的。 对比其他的传统医学,我们会发现各民族古人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没有哪种传统医学在思维上是独特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把人体看成“小宇宙”,认为人体结构与天体相对应,这与中医的“天人合一”观点几乎完全一致,但是早了中医几千年。比《黄帝内经》早上千年的古埃及纸草文医书认为人体由土、水、火、气等构成,并提到气与血应处于平衡状态,气血失衡就会产生疾病,这些观点与中医的五行及气血理论基本相同。古印度阿输吠陀医学认为机体是由地、水、火、风等元素组成,人体存在“元气”,这些观念与中医也非常相似。阿输吠陀医学共有5000多种单味药和复方,几乎所有的药材均需要炮制,与中药基本相同。与佛教传入中国的状况很相似,许多中医药古籍都含有古印度医药的内容。《黄帝内经》成书几百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创立了火、气、水、土四元素说,并提出了火变气、气变水、水变土、土生水、水生气、气生火的循环过程。认为这四种元素变化出世界万物,这些观点贯穿在古希腊医学理论中,与中医理论中的五行说极为相似。 进一步比较之后会发现,中医比其他几种传统医学出现得晚,理论体系更为粗糙,逻辑性较差,但唯独没有显示出任何特异性,所有的传统医学都是非常相似的。也许中医支持者不接受这个事实,仍然强调中医的独特,但不管怎样,中医终究不是来自神或外星人的传授,而是人类自身创造出来的。那么,中医就应该合理地归属于一种已知的思想形态,或者挖掘出中医根本上的与众不同,证明中医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思想形态。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解决“中医真相”这个问题。 中医是科学吗? 首先应该认清的确凿事实就是中医不属于科学范畴。虽然现代中医总是用科学标榜自己,总是想方设法攀附现代医学,但没有任何人能用事实和逻辑证明中医是科学。虽然中医最高研究机构“中医研究院”早已改称“中医科学院”,虽然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已经开展了数十年,虽然众多中医研究者采用了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这一切都是掩人耳目,中医始终未能显示出任何科学属性。相反,证明中医不是科学却轻而易举。 判断一个体系是不是科学并不困难,因为科学具有鲜明的属性,符合的即为科学,不符合的就是非科学或伪科学。当然,做出判断需要一定的常识和逻辑,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可以很容易做出判断。 科学的属性包括:必须自洽,不能自相矛盾;可证伪,不能永远正确;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应用,不能用于世间万物;有事实依据或证明过程,不能空口无凭;可以重复验证,他人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与其他相关科学理论兼容,不能相互抵触;不能有国家、地域、民族、信仰、文化等属性,任何人都可以同样理解和掌握。 符合这些特征的才可能是科学,不符合的绝对不是科学。如果我们据此去判断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现代医学,就会发现这些学科都具备上述属性,所以这些学科都是科学。如果用这些特征去衡量巫术、宗教,很容易发现这些体系都不是科学。同样道理,中医不具备科学的基本属性,尽管支持者用无数的谎言粉饰,中医都没有显示出丝毫的科学特征。 事实上,中医界人士也常常把中医与科学对立起来,比如他们常说“不能用西方标准来衡量中医”,他们所说的西方标准就是科学标准。如果中医是科学,就不能强调东方和西方,而是必须接受全人类认可的科学标准的检验。但实际上,需要逃避科学检验的时候,中医界人士会主动与科学划清界限;需要借助科学旗号的时候,他们又会用科学来装扮中医。这样自相矛盾的举动恐怕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因为无德。 如果还有人企图把中医和科学联系起来,那么请先把《黄帝内经》中的重要观点“天圆地方”融入科学体系。肯定会有人说,“天圆地方”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世界,与科学并不矛盾。那么好,依照奥卡姆剃刀原则,剃掉这个莫名其妙且没有任何意义的角度才是科学的。何况在事实面前这个愚蠢的角度得出了完全错误的结论,把“天圆地方”直接砍掉才是科学的。如果用科学的标准一刀一刀剃去,《黄帝内经》没有一个字具有医学价值,所有的中医理论都会瞬间无存,中医体系立刻就会崩塌。总有些人说科学还解释不了中医,实际上用科学解释中医非常简单,一把奥卡姆剃刀就够了,只是中医界人士不敢面对罢了。 所以,中医不过是躲在距离科学殿堂很远的角落里谎称自己是科学,因为没有登堂入室的资格,更没有面对事实的胆量。就像赤身裸体的原始人去参加一个流光溢彩的现代舞会,根本无法在众人面前掩饰其本来面目。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中医不仅不是科学,而且与科学是根本对立的,是互不相容的,是你死我活的。中医与科学没有任何可以通融、结合或共存的可能。当中医支持者声称中医是科学的时候,中医就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 中医是哲学吗? 一部分中医支持者认为,中医不是科学,但中医是哲学。而哲学研究的是最根本的问题,是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终极武器。似乎中医属于哲学范畴,马上便高大上起来,马上就可以无视任何质疑。 哲学曾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虽然哲学在科学诞生之后就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哲学确实曾经帮助人类思考过这个世界。然而哲学却不能解决任何具体问题,在人类历史上,我们找不到任何被哲学创造出来的、改善了人类生存状态的文明。石器、金属工具、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现代科技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里边没有哲学的功劳。 当科学像巨人般矗立起来之后,哲学的无能便暴露无遗了。哲学从来不曾认识到一个具体客观事物的真相,哲学也从来不曾用客观事实作为最基础的依据。哲学的思辨往往脱离现实,对同一事物有多元化的解释,并且因为没有事实依据而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中。哲学不能帮助人类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其衰落是必然的。 虽然中医理论中确实存在一些混沌的初级哲学思想,但中医理论的粗鄙和混乱距离哲学的严谨和逻辑还很远,所以中医并没有多少哲学色彩。如果中医是哲学,那么中医就不是医学,也不可以治疗疾病。因为任何哲学都不能治病,任何哲学都不能正确解释最简单的病因和病理,无论多么伟大的哲学家都不能自然成为医生。假设中医是哲学,还会引出非常尴尬的问题,中国哲学的思辨能力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中医混乱的逻辑更是与哲学格格不入,这恐怕是中医界人士非常害怕面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