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3-24 09: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少是正常的!以后的工厂是越做越小!不需要依靠人口来支撑! 之前上万人的工厂,现在只需要3千人就可以搞 ...
zhenlixing 发表于 2015-3-22 19:01 
广东副省长:东莞等地已开始大规模机器换人计划
【高端访谈】经济进入新常态,思维也要进入新常态
《中国经济周刊》 特约
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个大背景下,广东这样一个外向型经济大省如何转型升级,充满挑战。经济发展如何转型升级,如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两会期间各界关注的议题。3月8日,在广东省代表团驻地,《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
新常态要有新思维
我们对外资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要在法治的框架下,不宜再用以前那种为了某些企业而专门出台政策的办法了。
《中国经济周刊》:近期,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正撤离中国。广东省是外向型经济大省,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徐少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是有很大的确定性的。就像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我们对待经济的思维也要进入新常态,不能再用过去那种固有的思维模式,让经济进行高速的、规模式的、粗放式的增长,更不能用这种思维来看待现在的变化。
国内外经济形势有不确定的一面,但是经济基础在,广东的经济基础也好,全国的经济基础也好,都不会发生崩塌式的变化。因此,实现7%左右的增长目标,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到。
至于个别企业的进与退,要用正常的心态来看待。配置资源应该允许企业可以选择进与退,不能为了留住这些企业而去动用更多的政府资源、实施优惠的政策,而是要更多地去创造公平的环境。假如企业认为当前环境下已经不足以让它盈利了,要走这是正常的。
当然,我们希望这些有实力、对中国有贡献的企业能留在中国、留在广东,这也是常理所在。我们对外资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要在法治的框架下,不宜再用以前那种为了某些企业而专门出台政策的办法了。
新问题要用新思维去解决
佛山、东莞已开始大规模地实施机器换人计划;我们欢迎全国各地研究智能机器人的研究院来广东发展,也欢迎制造机器人的企业到广东投资,也欢迎更多的企业使用机械手、机器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