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22 08: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从县到市的1600多年
岁月流逝,古驿道逐渐荒废,掩埋在杂草乱木之下。偶有人迹所至,不过为踏青健身。
东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乐清建县,取名乐成县。370年后的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乐清第一次修建城墙。此后明清时多次重修。
对照明清的乐清县志可以看出,明代乐成有五街二十坊,清末则有七街二十三巷,街、坊、巷名虽然有变动,但总数和范围没有增减。
从县署(今人武部)向南延伸的北大街和南大街,为乐清老县城的中轴线。北大街纵贯而下,东西大街及坊巷平行伸展、井然有序,城内河道疏密相间,显示出古人规划的统一、和谐、严谨。
“北大街真让人佩服古人的整体规划意识,大街小巷上全铺着石板,东西各有一条河,河水引进水渠供居民盥洗和消防之用,整座老城清爽、洁净。”退休干部石进才1953年进入县人民银行工作后,在北、南大街住了60多年,见证了南大街的变迁。
今天的北大街年久失修略显颓旧,老街,断墙,旧宅,仍透出几分古风雅韵。南大街则建于近四十年内,打上明显的时代烙印,过程曲折、混沌而耐人寻味。
“南大街的建筑基本修造于文革中和文革后,谈不上统一规划。”石进才回忆说,文革中“联总”派人多势众,占领了南大街靠近东大街的照相馆,建起了人民银行大楼,成为新南大街建设的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