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亲身感受白居易诗中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吗?本周五晚,来参加洛阳博物馆的夜游活动吧! 洛阳博物馆的夜游活动已连续推出四周,目前线上线下观众累计已达数万人。本周五晚,该馆为观众准备了精彩的琵琶演奏。具体演出信息如下—— 时间:7月31日19:00—19:30 地点:洛阳博物馆内 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会员、青年琵琶演奏家钟志慧 直播观看平台:洛阳博物馆官方微博
关于琵琶的历史,还有一个冷知识。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主要的乐器之一,在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巩义石窟等石窟寺遗存都能见到琵琶形象。琵琶最初出现时并不写作现在的“琵琶”二字,而是因当时的弹奏方法,被称作“批把”。东汉刘熙在其著作《释名》中提道:“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像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后来,文中的“批把”演变成了“琵琶”,演奏技法也逐渐由横抱变为竖抱演奏,用手指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 在洛阳博物馆中就珍藏着一件唐代黄釉陶伎乐俑,出土于洛阳唐代贾敦赜墓中。只见她下着曳地长裙,怀抱琵琶,手拿“拨子”轻轻拨动琴弦,端庄优雅。《琵琶行》中“沉吟放拨插弦中”指的就是演奏结束后把拨子插在弦间,专注的神态再配有唐代女子常见的螺髻,更加秀美可人,温婉优雅。 观看琵琶演奏后,您也可以和文物来一场时空相遇,感受《琵琶行》中“轻拢慢捻抹复挑”的魅力。(洛报融媒记者 智慧 实习生 王奕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