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magictiger331

虹口161街坊新建学校项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5 22: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tmz 发表于 2025-9-4 12:49
老房子也要分的呀, 海伦路隧道口这些房子都是棚户,又丑又破,当然越快拆掉越好,而精致的老房子 像柳林 ...

另外补充说下,海拉尔路梧州路的江夏里,也就是现在新二中心校区里,大隐于市有家非常著名的开明书店,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前身,与商务印刷馆,中华书局并列当时全国三大书局。
是中国最早一批现代知识分子聚集地,巴金,林语堂,叶圣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过。,叶圣陶,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子夜,朱自清的部分作品,老舍的蛤藻集,丰子恺的代表作缘缘堂再笔,林语堂的开明英文读本,都是在这里出版。
另外当过开明书店编辑的更是个个如雷贯耳,丰子恺,沈雁冰,叶圣陶,赵景深,朱自清,朱光潜。。。

可惜要是现在估计可以在二中心校区里保留一座石库门建筑,就叫做开明堂。以此纪念开明书店旧址。纪念曾今汇聚着中国文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6 06: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fferyhsu 于 2025-9-6 06:51 编辑
asdqwerr 发表于 2025-9-5 22:03
也不完全都是棚户,海拉尔路梧州路江夏里晚个10年也会是风貌保护石库门。
可惜拆迁那时风貌保护政策还没 ...


他本来就不是很客观的一个人,海伦路拓宽还涉及瑞康里第一排,在他口中就变成破房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6 06: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asdqwerr 发表于 2025-9-5 22:47
另外补充说下,海拉尔路梧州路的江夏里,也就是现在新二中心校区里,大隐于市有家非常著名的开明书店,中 ...

如果保留一两座石库门建筑我认为学校是可以建成,二中心校区靠近海伦路桥的那个角部还有一个碉堡,是我们拓宽道路时候把它移过来,最早碉堡在海伦路老桥的桥头(拓宽后海伦路的中心线),我们把它移动到现在的桥边,其实还是桥头堡的位置,即确保了道路拓宽,又留住了记忆,在学校建设的时候还特地挖掘了碉堡当时抗战的历史,作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但是如果是整体肌理保留,全部保留石库门,教学楼可以结合石库门,那操场呢,总不见得叫学生在弄堂里跑长跑代替体育课。所以如果一定要整体保留, 学校就建不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6 13: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jefferyhsu 发表于 2025-9-6 06:50
如果保留一两座石库门建筑我认为学校是可以建成,二中心校区靠近海伦路桥的那个角部还有一个碉堡,是我们 ...

非常感谢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保留的贡献,可能是上海市区最后一个桥头堡了,在这块区域拆迁前我曾有幸去拍过照片,日本人造的碉堡,当时碉堡位置在一居民家中,一对老夫妇,外地人。

话回到开明书店旧址,我估计可能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不熟悉,老建筑不一定必须保留,但历史,文化必须保留。

二中心新校舍建设设计时,如果考虑到这段历史,其实可以设计一块空间区域来纪念这当年中国文坛巨匠汇聚,留下足迹,传播中国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让学子们以及更多的虹口人知道原来当年影响中国的许多著作都是在这石库门建筑的二楼编辑,一楼印刷,然后传播全国的。

我相信这不仅仅对于现在二中心的学子们有激励,对于海派文化虹口的文化传承工作也是有意义的。教育泰斗叶圣陶曾今在此工作,林语堂,巴金,丰子恺等一批文学巨匠曾今彻夜挑灯夜战在二楼编辑文稿,一楼印刷,然后发往全中国。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国人。这段历史,思想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虹口,也是上海,甚至全国的遗产,虹口有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9 09:2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mz 于 2025-9-9 09:38 编辑
jefferyhsu 发表于 2025-9-6 06:40
他本来就不是很客观的一个人,海伦路拓宽还涉及瑞康里第一排,在他口中就变成破房子了


我说的海伦路隧道口,瑞康里和隧道路口有半毛钱关系?我什么时候说瑞康里是棚户了?你的语文真的很差,吹牛找理由一只鼎,属于公务员里的废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9 09:3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dqwerr 发表于 2025-9-6 13:13
非常感谢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保留的贡献,可能是上海市区最后一个桥头堡了,在这块区域拆迁前我曾有幸去拍过 ...

你别被他骗了,你去看看他的留言,他可是号称要拆光虹口历史建筑的人,我和他吵了好几次了,说市一旧址该拆的是他,说麦拿里该拆的也是他。这人属于两面三刀的典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9 09:45: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dqwerr 发表于 2025-9-6 13:13
非常感谢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保留的贡献,可能是上海市区最后一个桥头堡了,在这块区域拆迁前我曾有幸去拍过 ...

最近虹口又拆掉了 保定路唐山路口的真酱园,去海宁路造了个假酱园,我原以为他们会发发善心留层皮的,最后是偷鸡摸狗一样的偷偷拆掉了。另外同116地块唐山路边的新民机械厂,前厂后宅属于有革命纪念意义的了,也瞬间拆了。你可以看看他等会怎么狡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9 21: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fferyhsu 于 2025-9-10 07:55 编辑
tmz 发表于 2025-9-9 09:34
你别被他骗了,你去看看他的留言,他可是号称要拆光虹口历史建筑的人,我和他吵了好几次了,说市一旧址该 ...


我什么时候说过拆光历史建筑,我反对的是风貌原教旨主义者,我一直说历史建筑保护和社会发展应该平衡,既要保住文脉和记忆,也要考虑民生和发展

而风貌原教旨主义者,是不允许动一动,甚至让那些住在里面倒马桶的原住民继续居住,保持里弄原生态。

第一我没有说麦那里要拆,我只是说并没有完全拆,当时麦拿里动迁时还纳入文物,所以动迁了,而且麦拿里现在也整体保留了。

第二,市一旧址就是现在的苏宁酒店,你误导别人说市一旧址的历史建筑全部被拆了,其实,市一旧址历史上有三栋历史建筑,一栋目前还保留着,一栋体量最小的的确是在2000年之后拆除,但体量最大的一栋,其实我查过档案,在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因为安全隐患拆除了,当时还没有风貌保护的理念。然后你误导别人,拿出历史照片,搞得好像是2000年之后才把这些历史建筑拆除的。

第三,你连旧里石库门没有卫生间都不知道,还在为什么要旧改,不就是卫生间合用,我当时指出,新里是有卫生间的,大部分旧里是没有卫生设施的,然后你从没有答复这句话



其实这些人真的不体会老房子里的人的苦,如果他们愿意在和那些那些没有卫生设施和管道煤气的房子里住上两年,倒马桶,搬液化气,然后还能说出这房子蛮好,不应该改造的话。那我也佩服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9 21: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tmz 发表于 2025-9-9 09:45
最近虹口又拆掉了 保定路唐山路口的真酱园,去海宁路造了个假酱园,我原以为他们会发发善心留层皮的,最 ...

116街坊地块,正在进行保护建筑平移,里面所以的文物建筑的处理,都经过市文物局批复。

你这种人,文物建筑被住的人搭建违章,弄得破破烂烂不会说的,一旦动迁就开始跳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9 21: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fferyhsu 于 2025-9-10 07:51 编辑
tmz 发表于 2025-9-9 09:28
我说的海伦路隧道口,瑞康里和隧道路口有半毛钱关系?我什么时候说瑞康里是棚户了?你的语文真的很差, ...


人家也说了,江夏里可是在隧道口的。也是有历史的。

另外,你一边享受着社会发展的红利(道路拓宽,地铁,自己住的新房子),一边却指责拆除老建筑。
历史风貌是要保护,但绝不是你这种保护,按照你的理论,上海道路夏天会天天淹掉,因为泵站造不了。也不要拓宽道路

现在风貌也是要甄别的,不是所有的历史建筑都要保留,而是应该根据甄别结果,重要的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必须保留,一般的可以平移或者复建的复建,没有保留价值的就拆除,可以为社会发展腾出空间,有问题吗


就以海伦路拓宽的瑞康里为例子,按照道路红线,瑞康里有两排房子划入了海伦路拓宽范围。其中第一排房子,位于规划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如果不拆,海伦路就会缺失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那肯定不行。但第二排房子,原来方案是拆除用于拓宽人行道,但其实这排房子对人行道的影响并不大,其实不拆的话,人行道也只是稍微窄了一点,因为我也向**建议不要拆除,尽可能保住老城市肌理

这就是平衡风貌和城市发展,即不能为了瑞康里一点不能碰而让海伦路无法拓宽,但在拓宽的同时也尽可能减少对风貌的影响。

就像前面那位网友说的,如果在二中心校区内结合学校建设用部分区域去恢复开明书店的故事,也是既能提升学校的硬件水平,也能留住历史记忆

但是有些极端的人就不同了,因为现在房子也拆了,学校也建起来了,他说房子是棚户。如果当时刚刚启动动迁,就会说整个江夏里也是有历史的,为什么不保留,那按照他的说法,学校也建不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18 14:40 , Processed in 0.04128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