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9-9 21: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fferyhsu 于 2025-9-10 07:51 编辑
人家也说了,江夏里可是在隧道口的。也是有历史的。
另外,你一边享受着社会发展的红利(道路拓宽,地铁,自己住的新房子),一边却指责拆除老建筑。
历史风貌是要保护,但绝不是你这种保护,按照你的理论,上海道路夏天会天天淹掉,因为泵站造不了。也不要拓宽道路
现在风貌也是要甄别的,不是所有的历史建筑都要保留,而是应该根据甄别结果,重要的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必须保留,一般的可以平移或者复建的复建,没有保留价值的就拆除,可以为社会发展腾出空间,有问题吗
就以海伦路拓宽的瑞康里为例子,按照道路红线,瑞康里有两排房子划入了海伦路拓宽范围。其中第一排房子,位于规划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如果不拆,海伦路就会缺失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那肯定不行。但第二排房子,原来方案是拆除用于拓宽人行道,但其实这排房子对人行道的影响并不大,其实不拆的话,人行道也只是稍微窄了一点,因为我也向**建议不要拆除,尽可能保住老城市肌理
这就是平衡风貌和城市发展,即不能为了瑞康里一点不能碰而让海伦路无法拓宽,但在拓宽的同时也尽可能减少对风貌的影响。
就像前面那位网友说的,如果在二中心校区内结合学校建设用部分区域去恢复开明书店的故事,也是既能提升学校的硬件水平,也能留住历史记忆
但是有些极端的人就不同了,因为现在房子也拆了,学校也建起来了,他说房子是棚户。如果当时刚刚启动动迁,就会说整个江夏里也是有历史的,为什么不保留,那按照他的说法,学校也建不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