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5-9-19 14: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常州大宝 于 2025-9-19 14:52 编辑
近日,普华永道与瞭望智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5》报告,中国城市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通过差异化发展路径构建多层次投资机遇生态网络,展现出“千城千面”的发展新格局。
本次评估对象含中国60个主要城市(按照2024年人均GDP排序),这些城市GDP总额占全国比重为56%,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7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全国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56%。
从总积分来看,中国城市发展呈现三个明显梯队:
第一梯队(总分超过2400)包括上海(2446分)、北京(2435分)和深圳(2420分),这三座超大城市继续保持绝对领先优势。
第二梯队(总分2000-2400)包括杭州(2372分)、广州(2250分)、苏州(2235分)、成都(2182分)、南京(2167分)、武汉(2086分)和长沙(2077分)。
第三梯队(总分1500-2000)包括青岛、重庆、无锡、天津、合肥等17个城市。
报告采用了位序计分法进行评估,各指标与维度均不设权重,每个指标均按照60个城市的排序计分,首位得60分,末位得1分。
在经济实力维度,深圳、上海、北京位列前三。中国已有27个万亿级城市,以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约40%的经济总量。其中泉州2024年以6.5%的GDP增速领跑万亿城市,南通、烟台、福州、合肥、常州5个城市2024年GDP增长率也超过6%。温州、徐州、大连、沈阳有望成为新一批万亿之城。
有意思的是,报告特别增加了“特色城市观察”,探寻城市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机遇,包括12个观察城市,以及4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区域),共计16个特色案例。常州:从“工业明星城市”转型为“中国新能源之都”,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等多元化格局。
常州总体排名在20位左右,和隔壁相比主要差距是在“数字化”“开放化”“城市韧性”这三方面较大,其他的“消费”和“区域联动”也有差距。其他方面差距不是太大都很接近甚至超出。说明常州现在的发展还是受限于地理问题,和上海距离以及南北通道带来的开放和区域联动问题。由此带来的消费,开放,联动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常州后续应该充分利用常泰大桥,常泰高速,宁武高速发展以及对无锡,江阴,丹阳,宜兴的高架通道。加快对外联络和沟通,大量吸引泰州扬州镇江江阴无锡丹阳等地客流和资金。打造杨泰镇常龙头作用,打造锡常泰都市圈核心布局。常州必须充分融入各种都市圈带来的利好和效应,否则独善其身早晚要被各种“朋友圈”淘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