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keigo10

[600+] 广州国际时尚品牌统计|广州商业信息更新及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 00: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汇广场亮出首张“成绩单”
2017-03-01
南方日报讯        近日,广州天汇igc开业后的首张成绩单亮相,地铁为商场人流带来20%增幅。据新鸿基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南中国区总经理黎祥掀介绍,2017年1月12日,商场连接地铁5号线猎德地铁站自动人行道开通后,实现了地铁站与商场的无缝连接,为商场人流量带来了20%的增幅。据了解,这也是广州商场首条自动人行道连通地铁。
由香港新鸿基地产、广州富力地产及广州合景泰富地产合力打造的天汇广场igc去年国庆开业后,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领先的业态品牌组合成为市民购物悠闲娱乐的新宠。在业态组合方面,天汇广场igc在规划之初即强调业态组合合理规划,并大量引入首次进驻广州的品牌,为广州甚至华南地区的商业注入了新鲜活力。
新鸿基地产代理有限公司租务副总经理孙雅茵表示,目前,天汇广场igc各业态所占比例为:餐饮占30%、零售占50%、儿童及娱乐配套设施占20%。现零售商业项目中餐饮比例节节上升,不过有质素的品牌屈指可数,致使各商业中心同质化严重。天汇广场启动强大的招商团队,争取亚洲乃至国际顶级餐饮品牌进驻,为广州商场中之佼佼者。其中米其林二星餐厅御宝轩、米其林推荐日式料理餐厅田舍家Inakaya、顶级牛排餐厅莫尔顿Morton's Grille,以及首次进驻内地的花悦庭、靠得住更是位居大众点评人气榜餐厅前列。2017年,天汇广场igc会继续以标准的港式服务、创新的业态组合以及丰富的人气活动为市民创造一个互动社交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2: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tokidoki 开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3: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年广州商圈更迭版图:旧模式转轨与核心区求索
2017-03-0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广州商圈二十载 更迭与转型
从荔湾区上下九步行街和北京路一带,到如今的天河路,广州市核心商圈几经更迭。在这背后,品牌店铺的开业和转移,新旧商圈租金起伏,消费者习惯去向的养成等,也反映出经济环境变化下,电商快速兴起之后,实体商业项目的发展路径和思考。
Apple Store首家旗舰店和line friends的落户,在广州打出巨大水花。而两家店所在位置,恰是广州市中轴天河路商圈。
2016年3月,被称为“天河路商圈收官之作”的天环广场正式试营业。紧随而来的是,天河区正陆续开业一批新的购物中心。
这也为运营者们带来挑战。
多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在目前的广州市场,商业地产培育期正从3年拉长到5年。
如Apple这类关注程度高的品牌入驻所带来的效应,正成为其中一种突破口。但是否完成差异化定位,精准招商;是否打破固有思维,甚至尝试破坏式创新,都将成为培育期的加速器。
广州的零售品牌聚集地较早集中在荔湾区上下九步行街和北京路一带,发展到如今的天河路,核心商圈几经更迭。在这背后,品牌店铺的开业和转移,新旧商圈租金起伏,消费者习惯去向的养成等,也反映出经济环境变化下,电商快速兴起之后,实体商业项目的发展路径和思考。
分析认为,如今人们更追求体验和定制,在IP盛行的年代,适时把握这些切口是关键。据戴德梁行统计,2015-2016年以来,电商红利减少,运营成本有走高态势,在此环境下,2017年开始,实体零售也将迎来新的机会。
步行街的内生变化
北京路和上下九,这两个较早承载广州市消费和文化的商圈,已经内生出变化。
在购物中心崛起,中低端消费受到电商冲击的环境下,在一定意义上,两条步行街的旅游功能愈发凸显。布局都以省内品牌居多,且都有对老式建筑采取保护或进行展示介绍。
元宵节后的周末,正值广州市举行广府庙会期间,北京路步行街道路中间摆设了各色小吃或工艺品铺位,入口处人潮汹涌。
与此同时,几站地铁之外的上下九步行街人流与前者形成明显对比。尤其一旦走出步行区,街铺依旧林立,行人三三两两。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上下九步行街尤以传统广州小吃和本地品牌服饰居多,但品牌重叠率较高。经不完全统计,省内品牌以纯在其中开设有不少于5家门店,运动类品牌361和安踏也有不少于2家门店。在北京路,以纯品牌也开业了3家门店。
一名以纯门店内员工告诉记者,这些门店有直营和加盟之分,有的为旗舰店,有的则是折扣店。面对记者关于门店重复的疑问,上下九多名不同店铺员工都表示“产品不同”。但据记者观察,其中新老款仍难免重复,店铺布局思路也大致相同。
记者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广州这两条传统步行街的客群多来自外省或珠三角其他地区。尤其上下九步行街店铺产权分散,成为引入品牌过程中的一个掣肘。而曾经汇聚于上下九的市内客群,则转移到距其不远且体验更好的西城都荟购物中心。
步行街显露的短处开始呈现在租金表现上。据戴德梁行高级助理董事冼嘉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从平均租金价格来看,北京路目前约为2000-2500元/平方米·月,上下九近1200元/平方米/月,近2-3年来租金相继下调约15%、40%。
不过在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看来,这也是传统模式实体零售发展至今的一个趋势所在。“老城区的优势就在于历史和文化沉淀,这突出了它自身特色。”
新旧商圈的更迭
从荔湾区的上下九、北京路,到越秀区的陵园西路、环市东路,再到天河区的体育中心和珠江新城,构成了零售品牌入驻区域的偏好迁移图景。在这背后,也显露出广州新旧商圈的更迭。
2月下旬一个天气晴朗的周六,原东山区(现并入越秀区)首家购物中心中华广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陆续有行人走入商场。其中占地面积相对大的品牌map by BeLLe为百丽集团旗下多品牌集合店,却少有购买者停留;主力店H&M消费者相对略多,但其流量也不甚充实。
这两家店实则是两个品牌在广州首个落地的门店。
“电商起来了。”面对记者对于门店内周六依旧客流稀疏的疑问,百丽门店内的收银员这样说道。
该门店一位从业时间较长的销售员告诉记者,“客人确实是少了,之前店里面都有50多个销售员,现在只有接近20个人了。”据记者观察,当天在店铺内的销售人员逾10人。据介绍,该类集合店此后还分别在广州市内的天河城、正佳广场等地相继开设五家门店。
“我们这家店已经开业了五年,是公司第一家门店。但在中华广场逛街的人现在确实在减少,都更愿意去天河城或者正佳广场。”阿陈是广州本地人,在中华广场写字楼内的一家美发店做资深造型师。
作为曾经参与中华广场招商的运营者,黄文杰分析,中华广场人流减少主要有两重原因。在电商兴起之下,原本陵园西路商圈内其他吸引人流的板块功能在走弱,如电讯街等不再兴盛;此外新的操盘方接手运营后,引入百佳集团旗下超市taste,接替原来的吉之岛,但超市体量大幅缩小,拉动客流动力也因此缩小。
转型调整迫在眉睫。据媒体报道,该商圈内运营商目前的定位思路是,从最潮商圈调整为区域生活商圈。
在戴德梁行高级助理董事冼嘉曦看来,中华广场所在的陵园西路商圈属于越秀区“做得比较旺的商业圈,但近几年来始终没有什么惊喜,也停留在一般消费水平”。目前该购物中心租金依旧居高不下,一至三楼零售品类租金均价逾1000元/平方米·月。高于邻近商业体地王广场。
当然,品牌开店路径显示出的商圈变迁也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在我看来,是随着城区功能转变而转变。”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商铺部高级经理张宸豪分析道。
新增商业的涌入
在广州核心CBD珠江新城内花城广场,新晋广州第一高楼周大福中心旁,配套综合体正紧锣密鼓施工中,那正是备受关注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开业的K11艺术购物中心。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广州市中心区陆续开业一批综合体项目。天环广场之后,位于猎德的天汇广场、邻近K11的高德置地冬广场也于去年底开始试运营。天河区内今年还预计有天河新天地、漫广场陆续开业。
尤其天河路商圈与珠江新城商圈毗邻,且都有定位中高端的商业综合体,其中运营商也不止一家对引入品牌的定位是“首次进入广州”。这将对接下来的广州商圈带来怎样的变化?
2月下旬记者走进天汇广场,发现目前其中仍有少数铺位被帘幕遮挡,并没有装修或品牌入驻迹象。高德置地冬广场中仍有部分商铺在装修过程中,周六时分,前往其中的人流较少,只有四楼联合书店有一定客流驻足。
据戴德梁行研究部分析,2016年末广州核心商圈优质零售物业存量攀升至172.5万平方米。受新项目入市、商场业态调整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广州核心商圈优质购物中心空置率环比上升6.8个百分点至14.5%。这一空置率是2014年一季度以来的高峰。
受此影响,戴德梁行称,处于转型期的广州核心商圈优质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录得每月每平方米1266.6元,环比下滑4.9%。这一增速也是同一统计周期内租金下滑幅度最大的时间段。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新增商业涌入的环境下,天河路商圈的老牌购物中心也在不断升级业态组合,二者在招商层面难免形成一定竞争关系。
在黄文杰看来,这也是正常现象。“新商业体的出现,对原有市场格局会有调整和变化。所以做好差异化经营就很关键。”
在此情况下,实体商业的培育周期也有所拉长。
黄文杰观察认为,本世纪初至2015年前,购物中心培育期需要至少3年左右,但因为现在的市场状况、消费和商业体量供应状况变化,调整成熟期需要更长,经他判断约需5年。冼嘉曦也认同,如今广州商业项目培育期将需要3-5年。
不过在招商层面,太古汇(广州)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隋颂伟向记者透露,他作为天河区政协委员,“几年前我曾答应时任区长林道平,太古汇有招商引资的责任,对于招商品牌我删掉了排他条款,不阻碍品牌同样去其他商业体进驻。”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商会会长、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谢萌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天河路延伸到珠江新城的整个大天河商圈内,目前已经发展成熟的商业体之间,呈差异化经营生态。据其观察,“天河路商圈内品牌重叠率低于30%,但其他商圈重叠率在50%以上。”
天河路商圈的进击
从全国第一家购物中心天河城的建设运营,到如今天河路沿线鳞次栉比分布着各类型商业体。天河路商圈无疑已是华南市场影响力和人流量最大的商圈。其间主要商业体在业态配比、组合升级过程中的调整和思考,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商圈经营样本进行观察。
从同质竞争到差异化运营,谢萌表示,天河路商圈目前正在探索的商业与旅游、文化结合模式,正是在提出一种购物中心运营的尝试方向。
黄文杰就曾参与过天河城项目的运营。据他介绍,在建设之初,国内对于购物中心尚未形成认识,天河城团队于是邀请一家香港建筑师事务所来进行项目的商业概念设计。同时业态组合也参照了本世纪初的“黄金比例”:零售65%,非零售35%。
不久,邻近的正佳广场开业,但由于与天河城未形成明显差异,没能改变商圈内购物习惯。
此后,正佳开始创造性大规模引入非广州品牌餐饮企业入驻,并率先引入儿童类业态,2011年申请下商贸类4A级景区后,通过调整部分零售和家居业态,正佳极地海洋馆开始建设。
据介绍,目前正佳正在通过调整部分家居品牌,并对部分后勤区域进行改造,计划引入自然博物馆、广府文化街等更多体验类业态。
“未来一定是城市之间的竞争,争夺的焦点就是流量。而假如没有强旅游基础设施、商业元素、文化元素等,流量为什么会来呢?”谢萌如此分析道。
据广州正佳广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翔介绍,“我们初步计划是,到2018年业态配比将是体验类30%、餐饮类30%、零售类40%。”
“6年前正佳广场的人流远不及天河城,但如今人流量在明显趋于平衡。”冼嘉曦回忆道。在黄文杰看来,如今正佳广场的租金成长率也比天河城有更好呈现。
自开业以来,太古汇也不断对项目内产品组合进行调整。对于其中逻辑,隋颂伟介绍道,主要在于差异化经营,引入本地未见过品牌,带来新鲜感;通过业态配合,解决客户大部分需求。
他向记者透露,目前太古汇的业态配比中,餐饮类占约30%。就坪效前五位品类而言,“奢侈品类、化妆品类、首饰、藏品类都有。我觉得挺健康也挺平衡。”
在电商冲击和商业体有意识不断调整业态组合的环境下,实体零售的业绩难免受到波动。
记者翻阅财报发现,广州太古汇自2012年正式运营以来,2013年至2016年第四季度年零售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4.9%、11%、16%、9.9%。
另一家商业体天河城,剔除外币结算影响后,2016年第三季度天河城广场收入来自购物中心和办公大楼租金同比去年平稳增长2.9%。但近六年来,这一财务数据从2011年的9.4%已下降至2015年的0.5%。
对此,隋颂伟向记者表示,市场有波动很正常,在过去几年太古汇实现了较高速的销售额增长,基数已经达到一定水平。除了自身营运,外围经济环境也会带来影响。“2016年9月份开始,我们已经重回双位数增长。”据他介绍,2016年太古汇整体客流量增长同比2015年增加了超过30%,客流量在2016年的平安夜更创下历史新高。
隋颂伟直言,“实体商场要回到原本,(从服务上)如何对待顾客,让他们不会因为渠道开放而转到别的地方消费。把线上、线下结合,共同推进很重要。”
“美国第一家购物中心是由维克多·格伦先生创立,建成之初的定位就是一个中立的安全的第三空间。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交流,替代了工作之外的自由空间。但我们现在做的商业占了绝大部分比例,不要忘了商业体本身有社会交往和情感交互功能。”谢萌总结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8: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廣州的消費市場,特別是中高檔品牌消費,主要受本地收入水平影響,加上每年的新建商場面積不斷增加,必然影響各個商場的消費人流。

如果商場沒有特色,必然陷入營運困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5 16: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时捷也要开个展厅在天环一楼,我真是无语了,卖车尝到了甜头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5 21:3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有个大神解释一下为什么天汇广场能跟之前的预期差了这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5 22: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nben9 于 2017-3-5 22:27 编辑
asd321 发表于 2017-3-3 13:51
二十年广州商圈更迭版图:旧模式转轨与核心区求索
2017-03-0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广州商圈二十载 ...


天汇广场和高德冬广场现在比较冷清很正常,因为东塔那边几栋主要的写字楼都还在装修,根本就没多少企业进驻,当然没人气,等企业陆续进驻人气自然就来。怎么不说说西塔、高德春广场那边人气爆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5 22: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好消息没几个,坏消息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5 23: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nben9 于 2017-3-5 23:28 编辑
LAWDEFENDER 发表于 2017-3-3 18:42
廣州的消費市場,特別是中高檔品牌消費,主要受本地收入水平影響,加上每年的新建商場面積不斷增加,必然影 ...


深圳的奢侈品市场也不大,因为收入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7 2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benben9 发表于 2017-3-5 22:14
天汇广场和高德冬广场现在比较冷清很正常,因为东塔那边几栋主要的写字楼都还在装修,根本就没多少企业 ...

不全是这个原因,西塔组团企业入驻率那么高,每天花城汇吃饭挤爆,但是看看友谊的人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00: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南站商圈雏形初现 以千亿商圈姿态走向世界
2017-03-06        国际在线   
  
  广州南站。(供图 广州市番禺区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广东频道消息:东新高速、广明高速、新光快线围绕周边,汉溪大道、海怡大桥直通此地,地铁2号线、7号线直达这里,一座座高楼大厦在这块炙手可热的区域拔地而起。广州南站商圈雏形初现,正以千亿商圈的姿态走向世界。

  规模宏大吸引世界目光

  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车站,能够像广州南站那样,40天时间到发旅客1474.34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36.86万,客流高峰时一天到发旅客近45万人次!这是广州南站2017年春运累计到发旅客的数据。广州南站,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断报道,国外一些媒体也纷纷对此给予关注。这里,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而在这片区域内,一个千亿商圈正在崛起,同样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目光。随着广州南站商圈雏形初现,各路投资商蜂拥而至。奥园越时代,楼盘卖完了;敏捷时空一号,没有房可买了……从江西,从湖南,从广西远道而来的商人,张大了嘴巴,只好打中介的电话,想买二手楼。

  广州南站地处广佛都市圈的地理中心,便捷联系珠三角经济圈各重要产业核心区。广州南站商务区以广州南站为中心,北至滨河路和东新高速公路交接处,南至沙湾象骏中学,西起陈村水道,东至新105国道。涉及石壁街、钟村街、沙湾镇、大石街、沙头街、洛浦街等6个镇街,总用地面积36.2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

  广州南站商务区是番禺“双核”战略中“商核”的核心区域,将与周边已成熟的万博商圈融合发展,与市桥城区传统商圈错位发展,与华南居住板块互动发展,成为番禺未来现代服务业的强大引擎。综合发展商务、商贸、会展、旅游、休闲、购物等功能,打造“泛珠合作平台+华南枢纽门户+综合商贸新区”三位一体的“泛珠CBD”。

  一座座高楼大厦在南站商圈拔地而起。(供图 广州市番禺区委宣传部)

  区位优越客商纷至沓来

  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优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显示,未来广州南站地区将形成“一心、两轴、三环、六片区圈层式辐射发展的整体格局”。一心:商务商贸服务核心——广州南站交通枢纽;二轴:汉溪大道和兴业大道两条主轴;三环:山水生态环、岭南文化活力环,公共服务环;六片区:枢纽核心商贸区、泛珠预留发展区、东部康体服务区、石壁商贸物流区、产业升级示范区、沙湾综合发展区。整个地区将分为六大功能片区:交通枢纽区、中轴广场区、商务配套区、展贸商务区、商业综合区以及滨水生活区。

  铁路、地铁、公交、城轨和公路客运在这里无缝接驳。不久的将来,从广州南站出发,半小时可抵达白云机场、南沙港,以及佛山、中山等地,45分钟左右直抵香港、澳门。

  在优越的区位优势带动下,华南城集团项目、美国三五集团项目、恒大超大型专业足球场、大型城市综合体、广东省大中型骨干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华南大中型骨干企业新业态总部经济基地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项目均有意选址落户广州南站商务区。2006年至今,十多个省市重点项目落户南站商务区累计征地面积达4500亩,市政府储备用地近7500亩。

  随着两个多月前地铁7号线开通之后,广州南站商圈真正爆发的时机已经来临。除了较早建成的奥园越时代、敏捷时空一号售罄之外,在广州南站商圈,路福联合广场也于去年开盘了,大约3万元/平方米;臻尚苑也于此前开盘了。历时6年,在各项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广州南站商圈内的万科世博汇项目2#、4#、7#地块已先后动工建设,多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其它项目地块正筹备动工,整体项目将于2019年完成并交付使用。万科世博汇项目由15个地块组成,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纯商业用地,约占据广州南站核心圈可开发用地的四分之一,将成为南站核心圈最大的开发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2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中国最大零售超市的掌舵人,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今日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看好广州实体经济发展和供给侧改革,对广州商业环境充满信心,今年将加大在广州投资,将在天汇广场新开一家Ole’高端超市,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将是广州最大的高端超市之一。同时,华润集团将加快在广东的开店步伐,今年新开超市5家,以高端超市为主。

---------------

天汇的超市确定是ole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11: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motianboy 发表于 2017-3-8 20:04
作为中国最大零售超市的掌舵人,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今日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时 ...

那么快taste就要 退出了啦   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0: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pengzhibiao0621 发表于 2017-3-9 11:34
那么快taste就要 退出了啦   挺好的

天汇-2层的超市位一直空着,Taste根本就没有被确认过,也没有任何官方迹象说明天汇的超市是Taste,唯一来源是赢商网在天汇开业前写了篇文章造的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20: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motianboy 发表于 2017-3-8 20:04
作为中国最大零售超市的掌舵人,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今日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时 ...

天汇和高德冬那么近的距离,开两家O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4 16:05 , Processed in 0.07711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