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7-26 16:45: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第一次听说洛中八俊这个词,说的是南北宋时洛阳地区的八个文化人,洛阳自古就是文化氛围浓厚之地,周公在洛阳造周礼,孔子在洛阳拜老子,洛阳纸贵,汉魏文章半洛阳,三曹,金谷二十四友,李杜相会,白居易九老会,平泉朝游,裴度绿野堂等等都是文人聚会游玩的场面。北宋时候洛阳是西京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北宋名人大多都和洛阳有着重要关系,高观国《临江仙·东越道中》:“俱是洛阳年少客,才华迥出天真。”,赵匡胤,石守信,赵普,范仲淹,欧阳修,文彦博,富弼,吕蒙正,司马光,邵雍,二程等不是洛阳人就是晚年定居洛阳葬于洛阳,李清照父亲李格非写的《洛阳名园记》就是记述这些这些名人的名园,还说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来过洛阳的人即使短暂停留,也会被洛阳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并对洛阳产生不同的情感。尽管有些诗人从未去过洛阳,但洛阳强大的文化吸引力也使他们向往并想象着洛阳的事物。陆游很多诗都写到洛阳,南宋诗人,对洛阳的纪念不仅是个人情感的体现,更是情怀的表达。在古代洛阳是众多文人的向往之地,除了洛阳城的繁华外,应该和洛阳的自然山水有着重要关系,洛阳古代也称三川,黄河洛河伊河,八关都邑,四面环山是古人游玩作诗的好去处,所有洛阳周边的大小山水都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洛中八俊中的朱敦儒就写了很多洛阳周边山水的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