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25 15:2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县大手笔建设临空经济区核心区 连日来,湖南省长沙的天气有些阴冷,透出几分寒冬的萧瑟气息。然而,此刻长沙临空经济区各大项目的施工现场却一派热火朝天,被围挡圈起来的地界,推土机发出嗡嗡的轰鸣。 省委书记杜家毫曾指出:湖南不靠海、不沿边,走向世界靠蓝天。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也要求长沙县依托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加快实现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率先突破。 备受瞩目的长沙临空经济区核心区以“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生态新城”和“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发展定位,坚持航空特色、现代服务、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理念,重点发展具有临空特色的航空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发展潜力的临空现代服务业,突出宜居、绿色和生态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近年来,随着黄花国际机场成功跻身千万级国际机场行列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其被定位为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长沙临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 优势凸显 占据“一带一部”核心区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场实力持续增强,以及周边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黄花国际机场周边区域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潜力的经济动力区之一。 黄花机场是我国十大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1871.5万人次,随着总投资41亿元的飞行区东扩工程开工,2016年将建成3800米长的第二跑道,满足空客380、波音787特大型飞机起降。2014年6月和2016年1月分别开通了德国法兰克福与美国洛杉矶国际航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湖南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以下简称“一带一部”)。长沙作为“一带一部”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湖南(长沙)临空经济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东西连线、京津唐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南北连线的中心。随着京深高铁和沪昆高铁通车运行,长株潭城市圈和长沙临空经济区与中国主要经济区和城市的空间距离进一步拉近,经济一体化联动发展效应将日益凸显。黄花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发达,机场、长永、京港澳、长株、平汝、沪昆高速公路与武广、沪昆高铁在此纵横交汇,人民路、劳动路、地铁2号(东延)线、地铁6号线、长浏城际轻轨都将直达机场,在高铁与机场之间建成了我国首条自主研发的中低速磁悬浮专线,航空—高铁联运立体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形成了长沙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 产业优势方面,长沙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周边国家级长沙经开区范围内的32家世界500强及蓝思科技、长城信息等企业,是机场货运的重要客户;浏阳经开区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健康食品三大临空产业集群。“长沙是全国重要的传媒、出版、动漫产业基地,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优势明显,临空指向性较强。与此同时,长沙市是我国最早的航空工业研究与制造基地,拥有一批航空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临空业态发展基础较好。”据长沙临空经济区核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真抓实干 速度造就卓越城市 翻开长沙临空经济区核心区波澜壮阔的蓝图,这里以黄花国际机场为依托,紧邻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长沙县城,距长沙、株洲及湘潭等中心城市约15-25分钟车程,距长沙港口主枢纽霞凝港及高铁南站均为25分钟车程,处于空港、高铁及经开区三片辐射的核心范围。 高起点规划催生高规格定位。启动初期,委托香港洪达仁公司实施商业策划,将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定位为“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生态新城”和长沙县产城融合建设示范区。并委托具有中国“脑库”之称的中国(深圳)城市综合开发研究院开展了发展战略课题调研,从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分析定位,将战略定位为“长株潭都市核心区”“对外开放门户区”“两型创新示范区”。随后,委托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曹允春教授团队编制第一期、第二期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产业布局。与此同时,委托长沙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都市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明确了产业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此外,委托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公司对投资发展环境进行全面研究和利弊分析,编制了投资环境研究报告,指明了产业发展潜能。 顶层设计之后便是真抓实干的建设。主干道路方面,已建成的人民东路东延线作为连接黄花国际机场与主城区的第三条快速通道,是临空经济区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轴线和景观形象轴,也是长沙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载体,成为了省会的“生态路、景观路、形象路”。其与黄金大道(S207)南延线构成“十”字架主干道路网,黄金大道(S207)南延线黄花段已建成通车,黄兴段预计今年底建成通车。 另外,片区道路建设方面。2015年8月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与中国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民生银行正式签约,以PPP模式,对临空经济区一期10平方公里片区进行开发建设。目前,片区道路建设已全面启动,区域内机场联络线(S210)南延线、天祥东路、合心东路、大元东路、盛祥路、鹏盛路、莲湖塘北路、小康路、机场高速北辅道、思源东路等道路于2015年陆续开工开建。同时,正在筹备远大路、临空北路、龙峰大道等三条道路的建设前期工作。 大批项目的落地,势必推动着拆迁安置工作前进。截至目前,共完成征地拆迁面积4350多亩,按时征拆腾地保障了项目顺利签约落地和开工开建。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开始,由省市发改部门牵头,规划申报国家级湖南(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其规划面积130余平方公里,主要涉及黄花镇、黄兴镇、江背镇。尤为引人关注的是,黄花综合保税区选址长沙临空经济区核心区,核心区将全力配合和支持综保区建设。 绘就未来,打造湖南经济第一增长极 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刚刚闭幕,报告中提出的新目标、新愿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值此长沙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召开之际,翘首以盼,未来将以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目标引领,推动临空经济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构建以航空枢纽为带动,以航空偏好型产业为主导,以航空关联服务业为支撑的临空经济体系,建设创新驱动、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临空现代都市,加快建成与长沙市“东西两翼”功能互补、相对独立、融合共兴的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高规格打造长沙乃至湖南经济第一增长极。 顶层设计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 下一阶段,临空经济区将站在“一带一部”核心区的战略高度来制定临空产业发展战略,围绕“打造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形成大都市”的工作思路,加快发展我省临空产业,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 据其负责人表示,“发展临空产业, 应以区域性航空枢纽为平台,以临空产业园区为支撑,紧紧围绕航空客货运输,带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融入全球供应链和消费链, 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经济大循环。”并围绕“国际知名的航空物流中心、现代化的临空产业两型示范区、富有湖湘特色的国际化空港都市、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核心增长极”的战略目标,争取到2020年,成为推动长株潭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枢纽建设 打造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临空经济区” 加快黄花枢纽机场建设,全面增强货物集散、航空货运支撑能力,以机场为主体,把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于园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社区管理、企业运营、政府服务、生活配套、能源职能控制等领域,努力打造、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临空经济区”。同时,打造机场立体综合交通粗纽,形成机场至全省乃至周边外省市州的机场快线网络。 再者,建设大口岸开放平台,启动大通关基地等配套工程建设,提高口岸通关速度和效率,争取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部委支持综合保税区建设和航空口岸发展,先行先试“单一窗口”等政策优化通关服务,并建立统一的空港信息平台。此外,争取多个国家在长沙设立领事馆。 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临空制造、高端服务、通用航空产业 在积极创建长株潭临空产业园并争创国家级园区的同时,培育壮大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业,重点发展与航空运输密切相关的仓储配送、分拨转运、大型设备租赁、物流金融、高端食品和种苗进出口等业务,争取将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落户空港物流园。二是大力发展临空制造业、航空工业、航空关联型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制造产业基地。三是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旅游、高端商贸、文化休闲、服务外包、航空维修、教育培训等高端服务业态,依托国际会展中心,大力发展高端会展、文化展演、旅游休闲,打造百亿级商圈,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 促进保税商品跨境自由服务贸易。四是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抓住国家扩大开放低空空域的机遇,抢抓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先机,开拓通用航空市场,发展航空培训、航空旅游、航空运动、航空博览、航空作业、应急救援等通航应用业务, 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