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9-26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起南宁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老友粉,柠檬鸭,生榨粉,梅子鸭,粉饺粉虫油炸粽......好啦,打住吧,在老一辈南宁人眼里,这些不过是小儿科。解放前,南宁市的美食多得很,小吃就有“乾泰”油炸虾饼凉拌粉,“隆记”冰化鸡蛋甜酒,“乾隆皇”鱼生粉,“珠江”鸭腿杠打面,“马连甫”马肉粉,“馍觞”及第粥,“林有记”鸡球大包,“大来”鲜虾粉角等等。更有名菜如“南宁三鸡”:德记酒楼的雕花醉子鸡、羡稚酒楼的挂炉脆皮鸡、一鄂楼的串烧金钱鸡,还有万国酒楼的“化骨酥鲫鱼”,“举记”的烙乳猪等等。很可惜这些名吃名菜随着酒楼食肆的消失,绝技手艺也大多随之失传了。
南宁众多老牌酒楼食肆消失的原因,一部分是政局的变迁,但更多是城市建设的拆迁之后不加以保护,也有在市场竞争中甘拜下风的结果。金山酒家和万国酒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解放前南宁市有名的酒家茶楼大多在民生路,最早且久负盛名的是林有记,还有羡雅、如天、金龙、金山、万国等等。全市有名的红白案大厨如周端复、黄美泰、韦益龙、吴耀、钟逢秋等等都云集于此。但解放后继续经营的却只有金山和万国两家。
金山酒家坐落于现民生路步行街与朝阳路交汇处、原民生路45号,建于1930年前后。酒楼宽17米,四层楼房高近20米,是当时南宁最高的房屋建筑。酒楼平面呈矩形,正面沿街是骑楼,里面设有舞厅、餐厅和客房,餐厅中西菜都有,西点也很有特色。四楼舞厅的木地板油亮光滑,在当时是南宁市最豪华的高级场所。
那时新桂系刚刚掌握统治大权不久,为了改变世人对他们的印象,不断向外界宣传自己,并邀请全国各地知名人士来到南宁。从四面八方到来的政界头面人物和商界的老板阔少,大都安排在金山酒家下榻。
1936年6月1日,粤系陈济棠和桂西李宗仁在广州召开西南两部会联席会议,决定北上抗日;同日,白崇禧在南宁发表《抗日救国》演讲作为呼应;随后,两广组成抗日救国军西南联军出兵湖南,两广事变爆发。当时粤桂的军政人物在金山酒家出入频繁,金山酒家和“两广事变”紧紧地粘在了一起,不断地出现于报端,成了市民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解放初期,金山酒家依然是南宁最高级别的饭店,政要商客频繁在这里出入。1950年1月下旬,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秘密访华,与中国领导人商谈援越抗法的大事。他途经南宁的时候,受到广西党政领导的欢迎,住进了金山酒家。金山酒家由此更是名声大噪。可惜,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平路(现朝阳路)延伸建设,金山酒家被拆除。
万国酒家的繁荣起源于1945年12月,当时已停业的羡雅餐室股东唐仲樵,联合德记酒楼的钟逢秋和羡雅餐室的周端复、黄美泰等名厨,在民生路的周屋祠堂(wg后的二轻经营部)开办“万国大饭店”。营业面积有900多平方米,能同时摆下60多台酒席。不仅有酒席,还有茶市,可以供应500多个菜式,以及上百种小吃和点心。当时国民党的一些军政要人和市里的达官贵人常在万国大饭店宴请宾客,李宗仁、白崇禧在邕时也专请万国的厨师为其烹调做酒席。但由于时局动荡,万国兴盛几年逐渐陷入衰落,此后曾两度停业。1952年在**大力支持下重新开业,并改名“万国酒家”。不久又将经营面积从原来的905平方米增至2558平方米,经营品种比过去增加了数十种。此后数十年,万国焕发了青春,并一度成为南宁餐饮业的标杆。它烹饪的红扣果子狸、花雕醉鸡、竹笙川鱼角、上汤鸡子丸、化骨酥鲫鱼、纸包鸡、菠萝炒鸡、龙虎凤大烩、雀肉油面筋、荔茸香酥鸭、蒜子扣水鱼、香肉火锅、蚝豉焗擘酥、鸡粒荔茸角以及“全牛席”等,都是远近闻名的菜肴,甚至外国的旅游杂志都有介绍。万国的茶点也非常有名,叉烧包、生肉包、小笼包、佛手酥名气很响,早晚茶市顾客盈门。上世纪80年代,万国酒家达到鼎盛时期,但此后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万国革新不力,日渐式微,以至于1993年倒闭关门。1993年饮食公司干脆把酒家场地租与他人做百货了,“老南宁”们都感觉可惜。
饮食行业的主力军尚且如此命运,大小食肆的结局更不用说。解放前南宁有名的小吃店铺可以说云集民权路、兴宁路、中山路交集一带,那时水街的小吃还排不上号呢。可是随着邕江大桥、民族大道的建设,已经拆除殆尽。如果当初象现在保护水街小吃一样,拆了店铺**另外安排地方营业,南宁的传统名吃何止现在一点点?
百年老店已成为各地的美食名片,如北京的全聚德、东来顺,上海的冠生园、老半斋,广州的陶陶居、莲香楼等等,它们积淀了地方浓厚的传统饮食文化,彰显独有的地方饮食特色,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南宁市本来就有这种名片的底蕴,可惜都没有珍惜与把握,酒楼食肆的老店竟没有留下一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