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jianzpf813

[原创] 老城,如何走出孤岛?意淫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8 09: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蜀山大侠 于 2021-3-8 09:28 编辑

没上过很多学,查字典知道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研究了交通和食堂和教育。

城市是众人【集中】居住的地方,理应该超大规模发展【公共产品和服务】。譬如上次S1还挖空心思要减去站点的原理一样。3公里间距是针对井字形地铁逻辑,中点的确是1.5公里,住在中点的两头跑,但是对于地铁稀少的地区来讲这种设计是错误的,很多人不住在中点位置。

大量投资的恨不得10层高的高架桥晚上10点之后都闲着的。大量的私家车停车场投资*2倍。车辆保养等一切费用。

家家的厨房制造的高大上。如果大力发展干净卫生的公共社区食堂,发明校车,地铁公交。

城市只有发展公共产品合服务才集约高效,虽然外表长得都像城市。疲于奔命接送小孩,带饭,外卖,堵车。把车子都卖了的钱完全可以造一些地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09: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蜀山大侠 于 2021-3-9 10:40 编辑

大量的汽车和旷大的立交桥,很多没有停车位就买车了,或者家里有车位,单位没有车位。大量的车道阻隔了城市社区。老城区还好有一点点弄堂和支路。

新区清一色平面直角大马路给汽车大白天无效率的去滚轮子。文化不玩汽车

关于司机,看过很多视频斗气。很多人嘴硬不喜欢认错(其实斗气车中肯定存在一个过错方。)

而且脾气着急,不喜欢堵车。于是乎大量的制造立交桥高架桥。甚至拆房子造路铲绿化造车位,每年收入很多的费用,皆大欢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09: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城泊集团利益作祟,停车位一天得赚多少啊,我得说除非ZF大盖停车楼,交给城泊集团管理,这样都得利,路面停车导致堵塞情况也解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09: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物理上的交通,老城从小就是城市,老城在中如同匡河,现在城市交通是大段位格式,大约两公里一个大框架交通轴。轴与轴之间缺乏毛细,都会产生堵车节点。路是修不完的,车是堵不完的,高速公路一样堵车,所以要改变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5: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老城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5: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护城河要是能通航小船就好了,包公园、杏花公园、逍遥津一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7:4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my123 发表于 2021-3-8 15:40
护城河要是能通航小船就好了,包公园、杏花公园、逍遥津一圈。。。

可以把水系打通,让静水流动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22:0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oung洋 发表于 2021-3-8 15:02
希望老城越来越好

看规划,肯定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voicewang 发表于 2021-3-8 09:42
城泊集团利益作祟,停车位一天得赚多少啊,我得说除非ZF大盖停车楼,交给城泊集团管理,这样都得利,路面停 ...

很多人昼夜炫耀家里四辆车。殊不知司机只是一种代步工具且需要劳动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1: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方法是在老城底下建个同面积的地下城用于交通。地上复建城墙,路上只允许跑人工智能驾驶的公交车和的士。这样合肥就世界出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2: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环、二环两个保护壳在,老城区的交通功能不需要过度强化。即便要补强,也应该是地铁、隧道等地下形式,辅以打通微循环,盘活地块,改路面停车为立体停车等手段,并加强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再次呼吁寿春路改造应考虑将百盛广场和逍遥津直通,东西向下穿。市府广场改造也是个大学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逍遥津公园改造有地下车库工程吗?这么好的机会。老城区宝贵的道路资源应该用来行车而不是停车,应把线状停车模式改造为点状,向地下和空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13: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xwxfy 发表于 2021-3-9 12:46
有一环、二环两个保护壳在,老城区的交通功能不需要过度强化。即便要补强,也应该是地铁、隧道等地下形式, ...

老城的微循环是有的。比如说老县桥,寿春路那边的小巷子,也是可以跑车的。

但是几条丁字断头路舒城路红星路庐江路淮河西路六安路基本无解。

唯一有可能被拯救的就是我帖子里说的宿州路。

交通功能分为两类,通过和服务。老城可以减弱通过功能,但是要强调服务功能,满足车辆的出发和到达。

即便是公交车,道路顺直了,断头路少了。线状的公交线路就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便是地铁,我也丝毫看不出老城区补强的影子。我说老城区地铁站至少需要再加三到四个站,依然有人说了合肥目前的定位达不到。那合肥南站周边,望湖城周边多少个地铁站。明显不匹配。

我的意思是强化的前提是,老城区应该被定义为城市的核心,集中的商业街区和商圈。

合肥多中心组团发展,但是起码要有个一主多副这样来吧

本来的规划是滨湖湖边是未来城市的核心。那老城区走现在这样安逸祥和的局面大家都满意。但是核心区现状这样高不成低不就,

城市客观发展规律呼唤城市需要一个核心地带的出现。

市里年年出文重点空港运河小庙东部新骆岗什么的都还是在摊大饼。

你可以摊,但是现在合肥到了可以精细化运作城市的阶段。补齐交通短板就是精细化中的一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5: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morrowPeople 于 2021-3-9 15:42 编辑

官僚机构的路径依赖和问题导向这两个痼习是难以从内部打破的。一旦发现了土地财政来钱快,房住不炒就成了中央和地方的博弈,财政与货币的权衡,阳奉与阴违的演戏。一旦发现摊大饼比老城改造与提升的难度小得多,见效快得多,大饼摊完之前就不妨让老城一个烂摊子继续烂下去。把这两个习惯综合起来,他们倾向于选择最轻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用城泊解决停车难也是一样的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09:31 , Processed in 0.04401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