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3-8 23: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五”时期,新会区成功引进超亿元项目184个,计划总投资超千亿元。其中,2020年成功引进项目53个,总投资额416.97亿元,数量、计划投资额均在全市排名第一。
在3月8日的新会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包括大湾西新技术产业园项目在内的19个项目签约落户新会,计划总投资超95亿元。
一份又一份“成绩单”,是新会招商引资成效的生动体现,背后凝聚了全区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奋力争先的汗水。
2020年,新会区印发《2020年新会区招商引资“大联盟”工作方案》,搭建起“区+镇(管委会)+园区公司”的招商引资“大联盟”组织架构,强化全区招商“一盘棋”,及时解决项目洽谈、签约、落户等过程中的堵点问题。
此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去年,新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很多招商引资的新办法:创新利用“云招商”“邮签约”等招商引资新方式,成功引进耀天齐民用航空地勤设备项目、年丰民用航空地勤设备项目等5个项目;进一步加大对招商机构的扶持与激励,鼓励瞄准京津冀地区,加大对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谋划今年乃至“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新会区依然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关键词。新会区委书记文彦近期接受本报专访时强调,新会将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吸引各类要素向新会集聚,不断拓展新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下一步,新会计划通过进一步聚焦产业链招商、强化招商引资项目精细化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等措施,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新会。
抓手三
平台建设
三大万亩园区成项目落户“香饽饽”
走进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挖掘机和工人来回穿梭于各个工地,各重大项目建设得如火如荼,昔日寂静的荒山已经成为繁忙的工地。
工业立区,离不开平台支撑。“平台建设”是新会扬帆启航的又一个关键词。2021年新会区开年工作座谈会上,新会区委副书记、区长林锡波指出,产业平台、银湖湾滨海新区、产城融合平台将是新会区在“双区”建设中的三个主要抓手。
2020年,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产业平台的管理,新会区挂牌成立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对辖区各园区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以“专门人干专门事”,确保各大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工作加快推进。
目前,深江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这三大万亩园区已完成首批道路、绿化、管网建设,并启动第二期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供水、供电、能源站、消防站、生活配套区等建设顺利推进,正以一个全新面貌展现在投资商面前,成为“香饽饽”。2020年,新会三大万亩园区新引进超亿元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超160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新建厂房面积15.6万平方米。3月8日集中动工(投产)的17个项目里,位于新会三大万亩园区的项目有4个,计划总投资近14亿元。
银湖湾滨海新区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目前,银湖湾滨海新区启动区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完成编制,碧海银湖、御泉国际、新澳重大技术项目稳步推进,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华立技师学院、华商职业学院实现了“当年引入、当年动工”。今年,新会区将力争年内建成银湖湾滨海新区三大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和碧道首期工程。同时,继续抓好新澳重大技术装备创意创业园、碧海银湖、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新区尽快聚人气。
产城融合平台建设中,珠西枢纽新城是关键。2020年,珠西枢纽新城公共配套设施12项工程启动建设,新城碧道示范段建成开放,英洲海水道(城区段)实现“不黑不臭”,新会实验幼儿园(枢纽新城分园)主体工程封顶。今年,新会将围绕珠西枢纽新城中央商务区,积极培育金融、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医疗、休闲等公共配套,为新会未来的发展汇聚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抓手四
营商环境
实施“模拟审批”力争“拍地即动工”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新会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当地政府也非常务实。优越的营商环境是亚太森博纸业选择继续在新会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2020年7月,亚太森博纸业与江门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新会新增200亿元投资,谈及原因,该公司总经理洪庆隆如是说道。
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关键,也是新会近年来常抓不放的又一“关键词”。
2020年11月,位于新会珠西枢纽新城的珠西综合交通江门站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广东第四大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不仅填补了珠西缺乏大型交通枢纽的空白,更进一步激发了新会发展潜能,提升了新会的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向新会集聚。
区位优势的提升只是新会营商环境持续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会区还出台了“黄金十条”“政令十条”“效益十条”等一系列措施来,不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如新会“黄金十条”,除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外,还持续完善政策自动兑付平台,推动“达标即付、马上兑付”成为常态。
同时,新会区还通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投资项目“模拟审批”监管平台等措施,倒逼全区各单位围绕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和“不断缩短审批时限”两大目标,优化行政服务水平。如今,新会区已经实现了重点项目45天内完成落地审批。去年3月,江门(新会)万洋众创城项目在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启动建设,该项目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从土地拍卖到正式动工所需的重要审批。
优越营商环境加持下,新会大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已经超700亿元,2020年,全区有4家企业上榜全省制造业500强,25家企业跻身全市工业企业百强榜。
今年,新会区将进一步强化项目引入预审机制,提高项目落地率和招商率,同时,计划实施“拍地即动工”新模式。一方面,各镇(街、区)将想方设法提前完成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及填土、清表等整备工作,确保挂牌出让的工业用地达到开工建设的“标准地”要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将充分发挥“模拟审批”模式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程审批辅导服务,各审批部门同步推进,联合审查,改“接力跑”为“并肩跑”,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
文彦表示,新会区将继续对照市委要求,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坚持“工业立区”,力争率先迈入我市千亿GDP强区行列,全力当好江门经济发展“主引擎”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