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LAWDEFENDER

[综合数据] 中国城市地铁里程排名( 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7-7 0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江口7条通道,将珠江口两岸城市拉近距离,连为一体,同时成就广州南沙区成为大湾区的地理中心。


广州南沙区到深圳的距离50公里左右。

广州南市区到中山市的距离50公里左右。

广州南沙区到珠海的距离80公里左右。

**************************






南沙至中山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
2024-08-28 中山日报

   南中高速航拍,前方不远处就是深中通道。


   广州天一市场推广顾问有限公司的直播间。

夕照晴空,桥影流虹。站在建设中的南中高速桥面,不远处的深中通道巨龙般盘旋于伶仃洋上,海天一色,形成一幅绚烂的风景图。

“我们现在所在的桥面就是南中高速,一头是主线,到达中山城北高速收费站(原港口收费站)全程仅20公里;另一头是南沙线,接驳深中通道,大约10公里。通车后,南沙至中山的车程缩短至20分钟。”站在通车倒计时的南中高速建设现场,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龙向记者介绍。

8月15日,“大桥时代·走读湾区”中山采访团一行经过50分钟左右的车程来到粤港澳合作三大平台之一的广州市南沙区,聚焦南沙日新月异的交通建设,了解在“超级枢纽”与“超级通道”加持下,南沙枢纽先行启动区如何借势腾飞,成为大湾区快速直联直通的核心枢纽节点。

深中通道刺激出行需求带来车流增量

“深中通道对于珠江东西两岸城市的连接作用十分关键,目前你们从中山到南沙需要50分钟左右的车程,几个月后南中高速南沙线通车后,缩短一半以上时间。”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相关负责人朱强笑言,有亲戚朋友在中山发展,经常往返南沙中山两地,所以对南中高速,他有着“亲上加亲”的感情,期待早日通车。

朱强介绍,深中通道建成前,南沙与湾区东岸城市的道路联系存在珠江口过江通道“卡脖子”,南沙大桥、虎门大桥两条通道承担超过70%的湾区两岸过江交通量,其中南沙大桥日均车流量达到16.0万标准车/日,高峰饱和度达到0.91;与湾区西岸城市如中山、珠海、澳门联系的两条道路通道中,广澳高速承担约82%的流量,饱和度超过0.9,而国道G228存在双向2车道、双向4车道的瓶颈路段,南沙与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之间的道路交通拥堵频发。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一月有余,据统计,利用过江通道往返珠江口两岸城市的日均车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5%,其中通过深中通道的车流约占25%。深中通道的开通既分流缓解了交通压力,还刺激了新的出行需求,带来了车流增量,也使得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格局更加均衡和完善。

南中高速建成通车后,一方面是交通便捷性显著提升。南中高速南沙线作为深中通道连接南沙的关键接口,通车后,给市民的最直观感受是南沙至周边城市的通行时间大大缩短,南沙至深圳前海的行车时间将缩短至25分钟以内,至中山将缩短至20分钟以内,南沙与珠江两岸城市的联系便捷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强化了南沙作为湾区交通中心功能。南中高速南沙线通车后,将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硬联通”水平,有利于强化南沙与湾区东西两岸城市的快速联通能力,进一步缓解广澳高速、国道G228以及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的交通压力,南沙从“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向“湾区交通中心”的转变将进一步加速。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沙区与中山市之间已有K981和980两条跨市公交线路,深中通道(南沙线)开通后,南沙与中山、深圳等城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为方便两地市民的出行,充分发挥深中通道交通引领作用,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正积极与深圳方面沟通对接,研究推进两地跨市交通线路开通事宜,目前正有序进行,争取随南中高速南沙线同步开通。此外,后续将根据客流出行需求及现状交通线路等情况,适时研究推进南沙与中山等周边城市经深中通道的跨市交通线路。

“轨道网+高速路网”使东西两岸互联互通

通过即将建成通车的南中高速南沙线实现直连深中通道,配合正在建设的南沙站,南沙将通过轨道网+高速路网拉近南沙与大湾区各城市距离。

除了南中高速和南沙站,南珠(中)城际也是中山市民非常关心的。南珠中城际为国家批复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的近期实施项目,线路起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站(既有),止于中山市兴中站。正线长度47.6公里,其中中山段28.5公里,线路设计时速160公里。项目总工期为5年。全线新建12座车站,中山境内车站共有9座,分别为香山、火炬东、火炬、张家边、中山、岐江新城、世纪路、石岐、兴中,2023年3月,南珠中城际万顷沙至兴中段动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7 1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零丁洋  700年后——会基本填没:杭州湾也是如此
那时候钱塘与虎门口外、东江都将变成纯粹的两河口地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7 13: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南沙到中山城际铁路是南珠(中)城际铁路(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万顷沙至兴中段),线路全长47.6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连接广州南沙万顷沙站和中山兴中站,预计5年后建成。


这条城际铁路的亮点包括:

连接广州地铁18号线:
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与广州地铁18号线贯通运营,实现广州中心城区与中山市的快速连接。

缩短通勤时间:
建成后,从中山岐江新城到广州珠江新城预计只需45分钟。

多站点设置:
线路将新建9座车站,包括中山境内的香山、火炬、张家边、中山、岐江新城、石岐、兴中站,以及广州南沙的十二涌站和二十涌站,并预留3座车站。

快慢车结合:
线路将采用快慢车结合的运营模式,以满足不同区段的客流需求。
智能化建设:
车站将研究设置商旅候车核准设备,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大湾区互联互通:
这是首条实现大湾区城际与广州地铁网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项目。
目前,南沙段土建工程累计完成44%,中山段土建工程累计完成16%,各项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中。



南珠(中)城际(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万顷沙至兴中段)起于广州南沙万顷沙站,途经中山市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岐江新城、石岐区,终至兴中站。线路全长47.6公里(其中桥梁段4.8公里、隧道段42.8公里),最高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7 13: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广州铁路枢纽总平面布置图》,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呈南北走向,线路起于广州南沙站,终于珠海站。

在珠海辖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至少设有三个站点,分别为珠海北站、唐家湾站、珠海站。其中,珠海北和珠海站站点与现有的广珠城际站点重合,唐家湾站则为新建站点。


从总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到,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与现有的广珠城际,两条路线分别一东一西平行呈椭圆式分布。广珠城际途径明珠、前山,终至珠海站。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沿海边而行,终至珠海站。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珠海近期规划有两条高速铁路、五条城际铁路。两条高速铁路,分别为珠海至肇庆高铁、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五条城际铁路,分别为既有的广珠城际,在建的珠海至珠海机场城际,近期规划的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以及深珠城际和广佛江珠城际。

在城际铁路方面,珠海至珠海机场城际一期(拱北至长隆段)已于今年8月开通,二期(横琴至珠海机场段)正在建设中;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正在开展方案研究,计划2022年开工;深珠城际和广佛江珠城际正在开展前期研究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7 14: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22号线通车,其时速160公里迫近高铁的速度,以及大型换乘站点的布局。在广州22号北延线动工后,东延线亦开始提速。南沙区**宣布在十四五期间南沙将建设广州地铁22号线东延线,经东莞滨海湾延伸至深圳光明城。

  东延线经过的南沙客运站、东莞滨海湾区,以及深圳光明城站,分别有南沙科学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以及深圳光明科学城,都是建设中举足轻重的科创平台。当通车后,快速的地铁把广莞深三地的科技资源连在一起,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超级科创枢纽。

      规划中的的东延线是由番禺广场开始,建设庆盛站、蕉门站,至南沙客运港站,接入广州地铁4号站。随后跨越珠江到达东莞滨海湾新区,再向东延伸至深圳沙井站,接入深圳地铁18号线到光明城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8 16: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WDEFENDER 于 2025-7-11 13:38 编辑

全球城市地铁系统里程排名


数据更新日期:2025-7-8



1.北京 857公里(不包含有轨电车里程)

2.上海 808公里

3.广州 751公里

4. 成都 632公里

5. 深圳 583公里

6. 重庆 560公里

7. 莫斯科 525公里

8. 南京 521公里

9. 武汉 518公里

10. 杭州 516公里

11. 郑州 449公里

12. 西安 402公里

13. 伦敦 402 公里

14. 纽约 399公里

15. 新德里 360公里

16. 首尔 358公里

17. 青岛 352公里

18. 苏州346公里

19. 天津325公里

20. 东京地铁312公里




数据参考以下链接,并有所更改。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ist_of_metro_systems#p-la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9 17: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LAWDEFENDER 发表于 2025-7-8 16:19
全球城市地铁系统里程排名

东京地铁312公里,超过了马德里的296公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10 19:2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斯 于 2025-7-11 07:22 编辑
LAWDEFENDER 发表于 2025-7-8 16:19 全球城市地铁系统里程排名   
😘 ,维基这个数字错误!它拿上海纯粹的地铁长度(扣除磁悬浮、机场联络线、浦江线(云轻轨)、松江两条有轨电车)与国内其它城市(不含国际城市)的所有轨道交通对比放在数据表格(用过维基百科都知道~~榜单等等数据与国内百科一样可以人为修改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xueshi 发表于 2025-7-9 17:52
东京地铁312公里,超过了马德里的296公里

东京有两个地铁系统:

1)Tokyo Metro:195km

2)Toei Subway: 109km


维基网站是按单一地铁系统里程排名,不是按城市地铁总里程排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铁系统里程排名,以纯地铁线路里程总数排名。

磁悬浮线路,有轨电车线路,城际铁路,城郊铁路,不应该计算在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斯 于 2025-7-11 07:43 编辑
LAWDEFENDER 发表于 2025-7-11 02:07
地铁系统里程排名,以纯地铁线路里程总数排名。

磁悬浮线路,有轨电车线路,城际铁路,城郊铁路,不应该 ...


这个帖子首楼层+主题是所有轨道交通  而且其他城市也应该扣除市域铁路城际铁与其它!维基百科这个排名就是在玩田忌赛马,(维基那个北京也是879?首层楼表格也是879包含了两条有轨电车),已经保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斯 于 2025-7-11 06:30 编辑
LAWDEFENDER 发表于 2025-7-11 02:03
东京有两个地铁系统:

1)Tokyo Metro:195km


维基百科这个根本好多城市没有按照‘纯粹地铁’  根本一些不是什么‘单一地铁’。。(可以与首层表格对比一下就知道)。错误数据 ,而且根本两个系统其中一个系统就严格来讲不能算“地铁”,把轻轨或者中运量或者市郊铁路也叫‘地铁’的是国内百姓习惯不能用在国际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斯 于 2025-7-11 15:14 编辑
LAWDEFENDER 发表于 2025-7-7 14:08
  广州22号线通车,其时速160公里迫近高铁的速度,以及大型换乘站点的布局。在广州22号北延线 ...


22号线是: 国铁标准的市域(用的市域D车)‘高速地铁’是地方叫法。其它好多城市只有快速没有这个高速名称,申城把这个22类型就叫——市域铁路,注意:机场联络线是市域C车与市域d车同属国铁标准。  大概首楼层表格没把申机场联络线算进去却算了穗22号线。这不是名称差异造成的误解?(或者总数算进去了是对的,但是把上海去年底新增里程写错或者去年2023的总长度写错了(把2024通车的写到2023长度了、也许吧),机场联络线~~2024年12月27号正式通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斯 于 2025-7-11 07:05 编辑
zhanxueshi 发表于 2025-7-9 17:52
东京地铁312公里,超过了马德里的296公里


维基那个数据好多错误。参考首层楼表格,东京是两套轨道交通系统(一套地铁,一套其它)专业来讲不能说成什么两个地铁系统!北京的那个包含了其它(维基那个也是879?首层楼表格也是879包含了两条有轨电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8 16:58 , Processed in 0.04782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