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7-7 0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江口7条通道,将珠江口两岸城市拉近距离,连为一体,同时成就广州南沙区成为大湾区的地理中心。
广州南沙区到深圳的距离50公里左右。
广州南市区到中山市的距离50公里左右。
广州南沙区到珠海的距离80公里左右。
**************************
南沙至中山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
2024-08-28 中山日报
南中高速航拍,前方不远处就是深中通道。
广州天一市场推广顾问有限公司的直播间。
夕照晴空,桥影流虹。站在建设中的南中高速桥面,不远处的深中通道巨龙般盘旋于伶仃洋上,海天一色,形成一幅绚烂的风景图。
“我们现在所在的桥面就是南中高速,一头是主线,到达中山城北高速收费站(原港口收费站)全程仅20公里;另一头是南沙线,接驳深中通道,大约10公里。通车后,南沙至中山的车程缩短至20分钟。”站在通车倒计时的南中高速建设现场,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龙向记者介绍。
8月15日,“大桥时代·走读湾区”中山采访团一行经过50分钟左右的车程来到粤港澳合作三大平台之一的广州市南沙区,聚焦南沙日新月异的交通建设,了解在“超级枢纽”与“超级通道”加持下,南沙枢纽先行启动区如何借势腾飞,成为大湾区快速直联直通的核心枢纽节点。
深中通道刺激出行需求带来车流增量
“深中通道对于珠江东西两岸城市的连接作用十分关键,目前你们从中山到南沙需要50分钟左右的车程,几个月后南中高速南沙线通车后,缩短一半以上时间。”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相关负责人朱强笑言,有亲戚朋友在中山发展,经常往返南沙中山两地,所以对南中高速,他有着“亲上加亲”的感情,期待早日通车。
朱强介绍,深中通道建成前,南沙与湾区东岸城市的道路联系存在珠江口过江通道“卡脖子”,南沙大桥、虎门大桥两条通道承担超过70%的湾区两岸过江交通量,其中南沙大桥日均车流量达到16.0万标准车/日,高峰饱和度达到0.91;与湾区西岸城市如中山、珠海、澳门联系的两条道路通道中,广澳高速承担约82%的流量,饱和度超过0.9,而国道G228存在双向2车道、双向4车道的瓶颈路段,南沙与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之间的道路交通拥堵频发。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一月有余,据统计,利用过江通道往返珠江口两岸城市的日均车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5%,其中通过深中通道的车流约占25%。深中通道的开通既分流缓解了交通压力,还刺激了新的出行需求,带来了车流增量,也使得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格局更加均衡和完善。
南中高速建成通车后,一方面是交通便捷性显著提升。南中高速南沙线作为深中通道连接南沙的关键接口,通车后,给市民的最直观感受是南沙至周边城市的通行时间大大缩短,南沙至深圳前海的行车时间将缩短至25分钟以内,至中山将缩短至20分钟以内,南沙与珠江两岸城市的联系便捷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强化了南沙作为湾区交通中心功能。南中高速南沙线通车后,将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硬联通”水平,有利于强化南沙与湾区东西两岸城市的快速联通能力,进一步缓解广澳高速、国道G228以及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的交通压力,南沙从“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向“湾区交通中心”的转变将进一步加速。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沙区与中山市之间已有K981和980两条跨市公交线路,深中通道(南沙线)开通后,南沙与中山、深圳等城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为方便两地市民的出行,充分发挥深中通道交通引领作用,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正积极与深圳方面沟通对接,研究推进两地跨市交通线路开通事宜,目前正有序进行,争取随南中高速南沙线同步开通。此外,后续将根据客流出行需求及现状交通线路等情况,适时研究推进南沙与中山等周边城市经深中通道的跨市交通线路。
“轨道网+高速路网”使东西两岸互联互通
通过即将建成通车的南中高速南沙线实现直连深中通道,配合正在建设的南沙站,南沙将通过轨道网+高速路网拉近南沙与大湾区各城市距离。
除了南中高速和南沙站,南珠(中)城际也是中山市民非常关心的。南珠中城际为国家批复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的近期实施项目,线路起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站(既有),止于中山市兴中站。正线长度47.6公里,其中中山段28.5公里,线路设计时速160公里。项目总工期为5年。全线新建12座车站,中山境内车站共有9座,分别为香山、火炬东、火炬、张家边、中山、岐江新城、世纪路、石岐、兴中,2023年3月,南珠中城际万顷沙至兴中段动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