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BU_David

[建设纪实] 【张涿高速】保定段正式通车 - 2013.12.31 (58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6 19: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河北省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将于12月31日正式通车。项目全长71.976公里,山区段占路线全长的23。该项目筹建处遵循“安全舒适、耐久经济、资源节约、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最大限度避让自然保护区、少占耕地和林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沿线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协调,做到路、人、景相协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21: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7 10: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涿高速路保定段将12月31日通车 太行山间筑成
2013-12-27 09:01:08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订阅燕赵都市手机报,新闻零距离,“悦”读新体验,详情 http://mobile.yzdsb.com.cn/


  张涿高速高架桥通过如诗如画的野三坡景区。



  奔向未来。

  【阅读提示】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将于12月31日通车,项目起点接张涿高速公路张家口段,终点于涿州市榆林村接京昆高速公路密涿支线,全长71.976公里,山区段占路线全长的三分之二。全线共设置16座总长26335米的隧道和38座大中桥,桥隧比达48%,山区段桥隧比高达72%,在全省居于前列。

  驱车行进在太行深处,目力所及,是绵延的群山以及散落在山坳中的村庄,还有险要的石板古道。当年,古道因山路崎岖,形似羊肠而被称为“羊肠坂”,昔日行者的旅程因此充满艰辛。

  如今,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在太行山间筑成,将于12月31日通车,人们再也不必在高山野岭中艰难行路。

  确保进度,快马加鞭

  2013年3月1日,太行山麓春寒料峭,野三坡景区残雪未消。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广大干部职工汇聚在涞水,共商如何按时保质完成筑路大计。

  此间,筹建处处长任清耀透露的一则消息令人倍感振奋:张涿项目路基交验4月20日前完成平原段,5月10日前完成山区段;7月底前完成桥涵工程,8月底前完成隧道工程;9月底前完成平原段25公里路面施工,10月底前完成山区段11.6公里施工;12月15日前完成机电工程调试;年底前确保建成通车。

  为此,大山的子孙拍手相庆。涞水县三坡镇萝府窑村村民张千高兴地说,从今年年底开始,我们去一趟涞水县城不必再坐小半天的车了,不必担心自己种的核桃运不出了。

  因为没有通高速,山里人甚至给女儿置办嫁妆,还要绕过山路十八弯。因为没有通高速,如江南般美丽婉约的野三坡,虽在京津冀名头响亮,放眼全国却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尤为令人痛心的是,很多投资者也因交通困难望而退步。

  保定人从曾经的尴尬中,愈发体会到高速公路对于区域发展的强大带动作用。他们热切期盼: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早日通车,从而带动野三坡等地旅游经济发展,解决林果运输难题,带动形成沿路的产业带,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回应,建设者干劲十足,快马加鞭。

  2012年7月21日,一场特大洪水袭击了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14个标段全部遭灾,有9个标段受灾严重,经济损失总计超过1亿元。各标段以最快的速度抢通施工便道、便桥,抢修水毁工程等,到8月底全部恢复生产。

  2013年6月13日上午9时,随着最后一次爆破的结束,由中交一公局厦门公司承建的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南峪隧道右幅顺利贯通,经技术人员现场测量,贯通断面完全吻合,符合精度要求。至此,实现全线半幅路基贯通目标。

  2013年12月20日,大部分机电工程基本完工,公路具备通车条件。

  对于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的建设者而言,进度就是道路之本,这是通往成功必经的途径。为了赶进度,刘建几乎每个节假日都坚守在建设一线。他曾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检查工程安全情况,冒着大雨在各项目部现场指挥。如今,坐在安静舒适的办公室,刘建向笔者讲述这一切时,公路即将通车,艰苦已成往事。

  实际上,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能够如期通车,依托于每个建设者的“坚守”精神。

  元旦假期,他们陪伴大山度过。2012年12月31日,任清耀还在9标段南峪隧道施工现场指挥,假期不能回家了。他介绍,隧道长3.48公里,左洞再掘进500米左右、右洞再掘进600米左右就能贯通,再咬咬牙、一鼓作气,争取早日建完隧道。

  中秋假期,月饼已经提前在工地吃了。工作人员汤英男是宁夏人,中秋节接到父母催促回家的电话,可他说:“不用担心我,月饼在工地吃了。马上要开工,我得赶紧去干活。”

  每逢佳节倍思亲——筑路人不是不想家,他们必须拿出更多精力与时间赛跑。“突如其来的‘7·21’洪涝灾害让工期延误了约3个月,耽搁的时间必须追回来。”任清耀说,根据工程情况,干部职工会对时间的月度、旬度、周计划进行调整,同时增加了三分之一的人力、机械设备的投入。全线3000余名参建人员节假日基本不休息。

  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建设者像付建辉一样,节假日在一线辛勤劳作。有的则在大型摊铺机的驾驶室,让一条条路成形。有的则坐在办公室,对技术进行研发,编制安全、质量规则。

  三年来的不止不休形成了强大的建设力量。

  而今,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山谷和山体,早已被架上了桥梁,凿通了隧道。

  而今,一条通衢大道好似巨龙般飞舞着穿山越岭。

  而今,人们额手相庆,高速终于要通车了,建设者的汗水没有白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7 10: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耸云霄。


  穿山越岭。

  安全是硬道理,品质是强保障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在建设者眼中,安全和质量并重而且高于一切,“安全是硬道理,品质是强保障”。“别看现在我们在赶进度,但快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同样重视的。修路的目的是造福百姓,而不是祸国殃民。”任清耀语重心长地对笔者说。

  实际上,达到这样的目的并非易事。张涿高速保定段项目全长71.976公里,三分之二路段属山区作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严峻,质量控制难度很大。

  南峪隧道为张涿高速保定段重点控制性工程,左线全长1749米,右线全长1736米,该隧道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变化频繁,右幅Ⅴ级围岩长1400米,左幅639米,V级浅埋段为总长的34.6%,属高度风险等级隧道。

  为了对付这个“顽皮”的家伙,防止坍塌事故,他们采用了监控测量加超前地质预报法。9至11标土建项目工程师邢彬讲了这样一个千钧一发的故事——

  2011年9月20日上午9时,他们对施工中隧道的沉降值进行了第一次监控测量,下午14时进行了第二次监控测量。两次结果差距已接近危险值。

  “快!快!快!快撤离!”邢彬等人大喊。

  此时,15名工人迅速离开工作面跑到隧道外时,没过多久,隧道就塌方了。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建设者还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法,每掘进30米就进行一次超前地质预报,随时了解断面的围岩地质及其变化情况,特别是着重探测软弱夹层、不整合地带、断层及影响带的产状与走向,以及地下水的出露情况。邢彬说,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开挖进尺、初期支护参数,为安全施工夯实了基础。

  为保安全,他们加强汛期排查确保安全度汛。进入主汛期以来,筹建处加强汛期排查和防汛预案演练工作,同时积极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管作用,不断提升参建单位的自救互救能力,为安全度汛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确保汛期生产安全稳定。

  拉网式排查,将隐患消除于萌芽。工作中,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方式对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做到边查边改,把整改工作贯穿于隐患排查的全过程。

  在事故控制和机构建设方面,坚持“预防在先和群防群控”两个原则。做好安全工作重在做好事故预防工作,筹建处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监管网络从根源上预防事故。设立质量安全科,各参建单位也分别设置了安全专职机构并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实现了以筹建处专职安全工程师牵头,项目工程师、专职监理安全工程师、项目部专职安全员组成的“四位一体化”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

  为保质量,他们严把准入关。筹建处不仅严控工程材料的筹备,联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共同对大宗钢筋等重要建设材料进行质量控制,还严抓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素质,做好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他们坚持做到“要上岗,先培训”,编制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小册子和各个工位的明白卡,内容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方便一线工人随身携带和查看;工程建设中对复杂工艺、技术难度较高的项目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让工人们理解得更加直观、深入。

  严把程序关。根据省交通运输厅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要求,进一步深化施工标准化管理,先后制定了《路面工程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路面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并狠抓落实。强化细节质量控制,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对影响外观质量的各个关键部位(隧道洞口防护绿化、上垱防护、路面、护栏、路缘石等),多次组织相关科室、设计单位全线拉网式排查,优化设计方案。加大对桥梁防撞护栏质量、路面平整度、隧道二衬等关键施工工艺的管理力度,重点控制,盯紧看牢。

  严把验收关。加强监理队伍管理,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现场监理,加大质量检查频率,采取质量现场观摩、专家现场指导、第三方跟踪监测、信用评价档案管理、日常质量检查结果与劳动竞赛挂钩等措施,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实行限期跟踪整改,加大奖惩力度,全力保证工程质量。

  科技创新,引领建设

  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高速公路和高科技似乎也扯不上什么太大的关系,无非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过是路面平整、车辆各行其道。

  其实不然!在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科技创新不仅让高速公路建设者省时省力,而且为行车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与此同时,通过新科技的应用,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实现了对道路的绿化和美化。

  科技创新是道路建设的魂魄,如同盛开的花朵般娇艳、迷人。

  科技创新保建设进度。

  张涿高速公路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高墩大跨、桥隧相连是建设的主题,同时也是施工进度的最大障碍。如何才能冲破阻力?科技创新成为了建设中的“助推器”。

  针对拒马河大桥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的特点,筹建处进行了科学细致的优化对比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滑模施工技术。滑模施工就是一边浇筑混凝土、一边捣固,滑动模板一边上升。“它是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谈及此项技术,范喜安头头是道、句句内行,“模板不是固定的,而是上下移动的,这样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保证了施工质量,有利于安全生产,我们还大概节约了近三分之一的人。”

  科技创新保节能减排。

  让高科技为高速公路增效,设计者和建设者们费尽心思,用心良苦。他们把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使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几乎每一段桥梁、每一米隧道、甚至每一个隧道里的灯泡都闪耀着科技创新的光芒。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隧道里的照明是“长明灯”,需要全年无间断运行。但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隧道里的车流量是不均匀的,采用传统不可调节的照明,在没有车辆通过时,隧道内依然继续保持同样的亮度,显然存在着极大浪费。为做到工程建设的节能环保,筹建处不放过一个细节,他们引入了智能化隧道照明的LED无级调光系统,采用亮度可控型的LED隧道灯及其亮度智能无级控制系统来为隧道调光,一改传统高压钠灯照明不可调节且耗电量高的缺点。

  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隧道内所采用的LED节能灯,可在1个使用周期(5年)内节约用电2999.3万度,相当于节省燃煤11997吨,可减少29903吨二氧化碳、8158吨碳粉尘和450吨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小小智能灯竟为节能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技创新保道路安全。

  筹建处用科学技术把高速公路“武装到牙齿”,确保道路安全,特别是在保护高墩大跨的拒马河大桥上更是独具匠心。

  机电1标项目部经理王培说,他们采用了桥梁车辆荷载动态监测系统,在河北高速首次应用。如果车辆超载,系统能够拍下车牌号,然后自动发出预警,将车辆的车牌号等信息显示在行进前方的情报板上,并通过沿线广播进行播报,劝导其在大桥和监测系统之间的收费站下道卸载,从而保证了路面或桥梁不会因超负荷发生危险。

  他们还将科技创新应用于生态建设。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途经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龙门天关、百草畔、佛塔洞、鱼骨洞、百里峡等景区风光优美,景色怡人。怎样达到既不破坏这些风景区,又能达到路、人、景相互协调的目的,筹建处下足了功夫,费尽了心思,不断进行着创新。

  筹建处为了保护山体及其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时时注意、步步精心,在山体隧道消防中采用了常高压稳压供水系统。这些成套的设备可满足消防自动供水的技术规范要求,能接受和处理各种消防信号,发出运行、故障、报警信号,既节省了用地,避免对山体的额外占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减少了修建高位水池和配套消防管道的费用,降低了施工风险。

  “张涿高速公路是全省非常典型的旅游高速公路,我们就是要建设出一条美丽、环保的高速路。”任清耀坚定的语气表示出张涿高速保定段建设生态环保路的明确目标。

  为了能充分保护原始的地质地貌,展示出岩石的原生态美,在工程建设中,施工方对高边坡采取光面爆破;针对景区悬崖峭壁林立、桥隧相连、多处峭壁进洞的特点,则采用了隧道内设桥或桥上设棚洞等先进技术手段——多项精心筹划和科学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然环境,也确保了行车安全,为野三坡景区增添了一条别致的风景线。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我们尽最大努力保护自然环境,从最初设计时就尽量避让风景区,因此加大了桥梁和隧道的比例。”任清耀介绍,张涿高速保定段的桥隧比达到了48.77%,山区段桥隧比甚至高达72%,共有隧道16座,全长26公里;桥梁40座,全长近9公里。



  戮力同心迎战特大洪涝灾害

  2012年7月21日,我省一场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张涿高速保定段14个标段全部遭灾,有9个标段受灾严重,部分料场、拌合站、试验室、驻地、设备被冲毁,人员被困,各标段经济损失总计超过1亿元。

  然而灾情面前,管理者及建设者们不畏艰险,戮力同心,抗洪抢险,在最短的时间里全面恢复了生产。“灾情不但没有打倒我们,反而更加激励我们要以最优的质量按时完成建设。”筹建处处长任清耀掷地有声的话语,代表了全体建设者的铮铮誓言。

  崔海龙,5标段项目经理。7月22日凌晨2时,洪水突如其来,崔海龙非常担心建在两山中间河道边上的料场,于是他赶快与料场联系,可这时电力通讯全部中断。心急如焚的崔海龙马上组织人员,携带抗洪物资开车前往。然而,车队驶出仅200米,便发现道路已被洪水阻断。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救援队沿铁路线步行5公里赶往。当他们抵达时,发现洪水已淹没整个料场,只有部分人员通过装载机安全撤离,部分工人被迫跑到如孤岛般的碎石料堆上避险,还有一部分工人爬到淹在水中的拌合站水泥罐上。崔海龙一面派人走出去想方设法与外界联系,请求救援,一面组织人力物力开展自救。

  由于河水湍急,救援人员几次驾驶铲车试图靠近被困人员,但都被河水冲得无法掌控。他们只好派人前往最近景区借来橡皮筏,并抬行7公里返回料场。在制定了救援方案后,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各个争当先锋。总工王豪章挺身而出第一个脱去外套跳到了橡皮筏上,质检员吕立东二话没说也随后跟上。岸上救援人员拉紧绳索,将橡皮筏放入湍急的洪流中。凶猛的洪水一次次试图将橡皮筏打翻,他们没有胆怯,没有放弃,经过4次尝试,终于成功将橡皮筏靠上离被困人员最近的一座碎石料堆上。

  侯月军,筹建处主管工程建设的副处长。7月22日早7时,他就带领有关人员组成救援先锋队奔赴受灾一线。在8标段,当他们发现这里有1300余名游客被困都衙村时,便立即组织施工单位营救。

  当时路全被冲毁了,唯一的办法是通过还未竣工的都衙隧道和拒马河3号桥才能将被困游客转移至三坡火车站。他们一方面稳定游客情绪,一方面组织施工方全力抢修隧道,保证达到安全过人要求,并在隧道沿线安放交通警示标志,方便游客安全撤离。同时,标段工程方在油料极其紧缺的情况下,还把仅有的柴油用在隧道内为游客发电照明,并组织施工车辆运送游客。当天,都衙隧道不仅帮助1300余名游客脱离危险,还顺利运送了通信抢修车及大批救灾物资,为野三坡抢险救援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大通道。

  不只如此,张涿高速保定段各个受灾标段都积极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抢通施工便道、便桥,抢修水毁工程、清淤、石砌工程、路基填筑等,到8月底,受灾各标段已全部恢复生产。 (文/李书岐、赵建、杜娟、张海洋 图/樊连贵、王艳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7 12: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涿高速全线通车,保定又一条交通大动脉贯通 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增加保定的国民经济收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7 12: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年一定去趟 野三坡 !{: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7 12: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 京昆北延 再通了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7 12: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bdyjp


    同去同去,初步定在清明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1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9: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31日,随着张涿高速张家口段、保定段通车,服务管理中心所属鲍家口服务区、涞水服务区和野三坡服务区同时正式开业。加上2012年已营业的涿鹿服务区,张涿高速四个服务区均已开业,为沿途出行做好全面服务准备。
    31日上午10时,随着张涿高速张家口段顺利通车,服务管理中心所属鲍家口服务区东区也正式开业。目前,服务区餐厅可提供锅仔和汤类等20种菜品,可现场加工水饺、面条;超市可提供休闲食品、方便食品、饮料食品等近500种食品;服务区还可提供如厕等服务。从接收设备、环境保洁到招录员工、新进人员培训,经过近二十多天的努力,服务区完成了开业前期筹备工作。
    同日,涞水服务区正式营业,过往车辆可在此就餐、休息、购物、如厕、加油等。涞水服务区位于张涿高速公路125公里处,总用地面积120亩,设有餐厅、超市、客房等设施。野三坡服务区当日也已开业,可提供餐饮、购物、如厕、停车等基本服务,管理人员和职工已上岗。
    新开三服务区是张涿高速所设的重要驿站,为确保服务区顺利营业,服务管理中心紧抓落实、合理规划,深入服务区一线进行督导与检查;张家口、保定分中心和先期入驻服务区的管理人员,也不畏严寒和筹建初期的种种困难,连续多天工作到凌晨,以饱满的热情打好攻坚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31日上午10点,随着张涿高速保定段处领导任清耀一声令下“开始发卡收费”,四个收费站开始统一发卡,上午10点01分,首辆车从涞水北收费站发卡通过,标志着张涿高速保定段全线通车运营。
    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于2009年11月底全面开工建设,经过近3000人、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的奋战,2013年年底终于建成通车。该项目起点接张涿高速公路张家口段,经涞水县九龙镇、三坡镇、娄村乡、王村乡于涿州市榆林村接京昆高速公路密涿支线,路线全长71.976公里,概算投资87.07亿元,目前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首都地区环线(G95)。沿线设涞水北、野三坡、百里峡、白草畔4个收费站和涞水、野三坡2个服务区。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桥涵设计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
    在建设中,该项目运用了多项先进的生产技术,遵循“安全舒适、耐久经济、资源节约、环境融合”的科学环保设计理念,最大限度保护自然保护区、少占耕地和林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沿线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相融合,做到路、人、景相协调,亮点颇多:一是采用精铣刨工艺——使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面板与沥青层更好的粘合,提高混凝土路面摩擦力,提高抗滑性能;二是采用高墩滑模施工——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施工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施工效率成倍增加,使拒马河三座大桥工期缩短了半年;三是无塔供水——常高压稳压供水消防系统替代传统高低位水池消防系统。这一技术避免了破坏山体植被,保护了生态环境;四是荷载动态监测系统——有效对超重车辆发出预警,并引导车辆下道卸载,有效延长桥梁和路面的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五是智能化灯控系统——根据隧道洞内外亮度差自动控制照度等级,从而实现隧道照明的个性化处理,更好地满足交通安全和节能需求。全线隧道照明均采用了智能化LED无级调光系统,可在1个使用周期(5年)内节约用电2999.3万度,相当于节省燃煤11997吨,可减少29903吨二氧化碳、8158吨碳粉尘和450吨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六是山区桥隧相连的多雾区段增设气象站——此气象站与附近情报板实行信息联动,实时提供当前气温、能见度、路面湿滑、冰雪状况等信息,实现车辆安全诱导,有效的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项目建设中,该项目严格执行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以“和谐、安全、优质、廉洁”为指导方针,以“建阳光工程,筑和谐高速”为工程建设理念,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和工程建设水平,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促廉政,确保将本项目建设成优质工程、阳光工程、精品工程。2011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平安工地”示范项目;2012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高速公路建设先进单位”、被省高管局评为“先进集体”、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平安工地”示范项目;2013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五好党支部”。
    张涿高速保定段建成通车,将有力带动沿线资源开发及假日旅游的发展,对促进京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7 14:40 , Processed in 0.04449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