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enlan

2月10日,【广州BRT】快速公交系统正式开通纪实拍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2 12: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讨论应该排除国家制度差异这个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2 12: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是要发展的
过去的教训,没有拉开布局,总是想保住老城区的所谓人气(其实是低级别的人气),都在老城区鼓捣,结果老城区塞成一团糟,拆成一团糟,引来散乱的批发市场四处点火,其结果,受害不还是老城区的居民吗?!

从城市发展史看,人口结构也是不断更替演变的,香港港岛的原居民,随各种成本提升,也会逐渐迁徙出去,所以老城区居民必须有这个必然的心理准备:迁徙。拿到补偿,迁出吃一碗面也要10元的这样的高成本市中心商务区,进入低成本次级中心区去,或者到佛山中山等有一定服务设施能力的中小城市去,广州的医院,已经率先辐射过去了!当然他们更玩不起“郊区化”,郊区化是属于富人的,富人不大依赖城市基本基础设施供给,可以享受郊区化空旷的山水空气!

中心城市发展了,发达了,才有足够的财力,实施公共财政和扶危济困,为社会底层人士提供基本医疗养老等保障。中心城区发展了,才能拉开与卫星城的房价差距,提供给老城区居民更高的补偿,从而反过来使他们有能力在卫星城的低房价下定居,通过卫星城与中心区发达的轨道交通,使他们可以定期享受中心区提供的卫生、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这个过程,轨道交通的战略指引力作用彰显无疑!

[ 本帖最后由 Augdesign 于 2010-2-12 12:3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2 13: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幸好路够宽。不过话又说回来,还是感觉北京和常州的BRT上档次,正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2 16: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ugdesign 于 2010-2-12 12:23 发表
城市是要发展的
过去的教训,没有拉开布局,总是想保住老城区的所谓人气(其实是低级别的人气),都在老城区鼓捣,结果老城区塞成一团糟,拆成一团糟,引来散乱的批发市场四处点火,其结果,受害不还是老城区的居民 ...


讲得好好啊 分析好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2 20: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况就像当初禁摩
陈扬前天写的专栏说,据调查广州人身体素质下降,是人口太多

深刻原因其实是这样的
1,广州这样的城市肯定是发展的,必然引来大量移民,人口多也是必然的,对城市的压力是刚性上升的,对此我们避无可避,我们老城区不可能回到过去清清静静的“老广州市区”状态。预与其被动守住自己的老城,最终造成人挤人,车塞车的窘况,不如主动出击,通过交通基础设施,把城市外延拓展出去,这对我们老城居民也是有利的,当我们拿到补偿,或者分到回迁房子时,既可以选择定居老城,也可以选择去卫星城,发达的,并且价格有政府财政补贴的轨道交通,可以确保市民自主的选择这个过程

2,禁摩的原因,就是不希望他影响交通秩序,也影响市民生活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当初我在看到广州满城摩托像蝗虫一样飞奔时,“人包铁”吸废气,我就判断,10年后,广州市民的身体素质必然下降,果不其然。现在发展地铁,推行绿色公交,希望拉开城市布局,集体强制性来减排,这才是广州人身体素质好转的根本性措施!

[ 本帖最后由 Augdesign 于 2010-2-13 02:3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2 23: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只是拍了图片,却没有谈一下试乘的综合感受如何。
我当天也特地去坐了,发一下我当天写的试乘感受。

      在家里闷了几天,今天适逢广州BRT快速公交专线正式开通试运营,恰好又去天河那边有些小事,于是就决定去尝尝鲜。
      出来之后才发现,涨了二天的肚子还没好,头也剧烈的疼,没办法,如果继续闷在家里的话会更加严重,只有挺一挺了。办完事之后是四点多钟,于是从岗顶站上车,一路坐到黄村,十个站,用时26分钟,有少量社会车辆抢道行驶,沿线有很多交警执勤,所以还不算严重。然后从黄村那边又坐回来,由于那头有二个站没有开进BRT车站,所以从车陂开始计时,到体育中心也刚好十个站,用时25分钟,回程的时候没有遇到社会车辆占道行驶,还算比较顺利,这样算起来20个站用了51分钟,平均每站用时2。55分钟,BRT试验线全长共22。9公里,设26座车站,按25个区间算,也就是每二个车站的平均距离为0。916公里,那么平均时速=0。916/2。55*60=21。55公里,比普通公交车平均14。5公里的时速还是有显著的提高,但距设计时速26公里还有不少的差距,这个速度应该运营一段时间后还会有所提高。目前北京的BRT平均时速约为25公里,济南的BRT平均时速约为18公里,而厦门的BRT平均时速能达到 30多公里。
      现在就沿途所发现的问题作一下总结:
      一,社会车辆占道行驶,这个问题交警部门以后一定得严格执法,有罚款收,我想他们会卖力的。
      二,车站的屏蔽门经常不能随车门一起打开,主要是后门,这是纯技术问题,希望以后能解决。
      三,有些乘客不知道后门也可以上车,都挤到前门去上,浪费了不少时间,这个得加强宣传,也需要一个适应期。
      四,BRT专车在并没有塞车和社会车辆占道的情况下速度也并不快,个人认为速度还可以提高一些。
      五,标识还不是很明显,每一班车的线路图应该多帖一些,那么长的车站,线路图没有几个,还有部分乘客有上错车的情况。
      六,车站内的不锈钢凳子显得太简陋了点,就装在水泥护栏上,水泥护栏又不是很干净,坐起来不舒服,应该把水泥护栏刷一下油漆,这样就美观了很多,成本也不会很高。
      七,BRT工程都花了那么多钱了,为什么不干脆把BRT专用道用栏杆围起来,这样可以杜绝社会车辆驶入,以后也可以省下很多的管理成本。
      八,据说今天在沿线车站共有1500名义工在向乘客讲解及疏导,这也是开通首日能基本顺利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表扬。

      对各项指标评分(个人观点):
      速度:8分
      秩序:8分
      技术:6分
      综合评定:7。3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3 0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etspider 于 2010-2-12 13:19 发表
幸好路够宽。不过话又说回来,还是感觉北京和常州的BRT上档次,正规



麻烦上个图片来看看!链接也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3 02: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社会车辆占道行驶,这个问题交警部门以后一定得严格执法,有罚款收,我想他们会卖力的。
---------------------------对

      二,车站的屏蔽门经常不能随车门一起打开,主要是后门,这是纯技术问题,希望以后能解决。
---------------------------这个部件应该属于易耗品,可能会经常出故障,有关部门要储备多几个后续预案来应对

      三,有些乘客不知道后门也可以上车,都挤到前门去上,浪费了不少时间,这个得加强宣传,也需要一个适应期。
---------------------------这个问题不大,两周时间应该基本适应

      四,BRT专车在并没有塞车和社会车辆占道的情况下速度也并不快,个人认为速度还可以提高一些。
---------------------------可能有纪律约束,规定刚开始必须保持一个固定速度云云

      五,标识还不是很明显,每一班车的线路图应该多帖一些,那么长的车站,线路图没有几个,还有部分乘客有上错车的情况。
----------------------------标识牌应该还是够用的,而且这个最好还是鼓励市民拿宣传册自学为好,最初几次乘车,拿着宣传册,提前半小时去适应辨别。车站标识牌不宜搞得太“花”,不然就反作用搞晕人!或者不应设在站台,避免站台人群长久逗留,设在站台外延就行,即使第一次来的外地人也应该如此适应和学习

      六,车站内的不锈钢凳子显得太简陋了点,就装在水泥护栏上,水泥护栏又不是很干净,坐起来不舒服,应该把水泥护栏刷一下油漆,这样就美观了很多,成本也不会很高。
----------------------------可以搞得舒适些,也可以不搞,建议不要那么舒适,原则如上:有限的站台不能鼓励人群长久逗留。座位留给老弱病残片刻借用即可

      七,BRT工程都花了那么多钱了,为什么不干脆把BRT专用道用栏杆围起来,这样可以杜绝社会车辆驶入,以后也可以省下很多的管理成本。
-----------------------------灵活路线设计,如果社会车道实在堵死,必须由现场交警指挥,借用brt车道,而且不设隔离,也是测试和教育市民遵章守纪的好载体和好机会啊

      八,据说今天在沿线车站共有1500名义工在向乘客讲解及疏导,这也是开通首日能基本顺利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表扬。
------------------------------大家幸苦了,也可见治理社会和交通,有很多储备资源和措施可调用!,看扁brt的朋友往往简单化,忽略了社会综合性

[ 本帖最后由 Augdesign 于 2010-2-13 02:5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4 13: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试过啊···过几天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6 13: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广州读书既第一日路过百脑汇就见到BRT工程,感觉建得唔错哈哦 不过日日都系大学城猫,下次去体验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4 17: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好帖 真喺靓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4 19: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很齐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4 19: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本人喜欢地铁多过BR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6 23: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机好 拍出来 就是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7 0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BRT也能解决一些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00:37 , Processed in 0.04640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