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综合其他] 广州医疗信息专辑(全国三大医疗高地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4 23: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门诊楼试运行
2024-06-04 17:54:47广州日报新花城
       6月2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下简称南医五院)新门诊楼正式开始试运行,以全新的就医环境服务百姓健康。南医五院编制床位1500张,医养结合床位500张,为从化区目前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南医五院项目是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三级**重点建设项目。据承建方中建四局华南建设公司介绍,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由门诊楼、污水处理站、感染楼组成,其中门诊楼由4层裙楼和12层塔楼组成,门诊楼前后设有两处即停即走的下车区,就诊十分便捷。这座现代化医疗设施的投入使用,为南医五院开启了新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南医五院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水平,将进一步辐射和带动从化、佛岗、新丰等地。
       在从化区风景秀丽的风云岭山脚下,南医五院新门诊楼以“巨舰领航 雄鹰翱翔”为设计理念,由裙楼、塔楼组合形成巨轮意象。据项目技术总工张晓民介绍,因造型设计独特,导致建筑结构异形较多,“船首与船尾”逐层向外悬1.2米,最大悬挑4.8米,中庭结构不规则变化,增加了项目超高超限支模区域,内架外架布置难度大、钢筋搭接复杂,整体施工难度大、施工投入大,最终经深入踏勘研讨,项目团队采用盘扣式新型支模架体系解决了施工难题。
       试运行期间,新门诊楼开设内外科门诊、耳鼻咽喉科门诊、眼科门诊、儿科门诊(儿科夜间急诊仍在医技楼3楼)、妇科门诊、产科门诊、皮肤科门诊、成人接种门诊、儿童保健科门诊,楼内同步配套设置挂号收费、超声检查、抽血检验、药房、医保服务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4 23: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30日,由“医学界”主持的2024年度中国医学院排行榜再次重磅发布(不含药科大学和中医药大学)。

https://www.baidu.com/link?url=U ... 54000000006665f2e50

广东全省有九所大学入围全国百强

广州:
中山大学医学部(第5名)
南方医科大学(第12名)
广州医科大学(第27名)
暨南大学医学部(第44名)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第54名)

汕头: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53名)

湛江:
广东医科大学(第55名)

深圳:
深圳大学医学部(第62名)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第64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4 23: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界”2024中国中医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
https://www.baidu.com/link?url=9 ... 3ca00000006665f314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6: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6日下午三点,国 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持续提升健康素养,着力增进全民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参加了发布会,并介绍了广东省中医院“持续提升健康素养 着力增进全民健康”相关经验做法。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d744acd0cd.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6: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5G助力华南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手术成功
来源:金羊网  发表时间:2024-06-06 08:1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辉,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章智琦报道: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越秀院区骨科机器人远程中心与南沙院区“数智骨科”手术室通过5G通信技术实时连线,借助膝关节手术机器人,成功实施华南地区首例“5G+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目前,患者已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与传统手术相比,5G远程膝关节置换的开展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偏远地区及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患者周女士(化名)今年70岁,她在两年前出现了双侧膝关节疼痛的症状。药物、物理治疗等均无明显效果,症状严重影响了她走路、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被诊断为“双侧膝关节终末期骨关节炎”。为保证治疗效果,尽快完成手术,经多次讨论并反复模拟后,专家团队决定在南沙院区为周女士实施“5G+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相比于传统关节置换手术,实施手术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医生可通过患者的CT影像进行提前规划,选择最优的植入物假体,设计更理想的矫形方案。在手术过程中,该技术可通过实时追踪功能,采集关节屈伸运动数据,并模拟矫形实施后效果,帮助患者获得个性化的矫形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8: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e_GZH 于 2024-6-7 23:52 编辑

中山六院新增知识城院区,年内开诊
南方Plus 2024-06-06 07:01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下称“中山六院”)与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 府签约合作共建中山六院知识城院区,新院区计划在今年年内开诊
       中山六院知识城院区位于黄埔区中新知识城九龙新城东南侧,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为8.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数1000张。
       该院区是黄埔区政 府在基本完成前期建筑物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土建装修的基础上,无偿交由中山六院运营管理。此次签约意味着中山六院正式接管新院区,接下来,医院将发挥其综合诊疗能力优势,分步推进知识城院区专科建设,计划2024年年内逐步开放门诊、急诊、手术、住院服务等诊疗服务。
       中山六院是中山大学10家直属附属医院之一,2007年成建制移交中山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技术水平一流、国内知名的以“强专科、大综合”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保健等功能于一体。其中,胃肠肛门专科、生殖医学等学科已形成全国影响力,是广东省的一张特色医疗名片。在此次新增知识城院区前,中山六院有院本部(金融城院区)及珠吉院区(在建)

       至此,中大附属一院、三院、六院、肿瘤中心、广医五院落地黄埔,另外省医黄埔院区待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23: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提前封顶
广州南沙发布 2024-06-07 20:08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设牙椅400张病床200张
       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项目坐落于南沙区明珠湾,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三甲口腔专科医院,是南沙区重点建设的EPC医疗项目。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包含门诊楼、科研楼、宿舍楼、住院楼、地下车库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综合体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水平的口腔医疗、教育、科研创新平台。
       据介绍,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项目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本部实行一体化管理,建成后将设牙椅400张、病床200张,为南沙区和周边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医疗保健服务,创造和提供舒适、便捷的医疗环境。
       提前16天完成全面封顶
       小南从建设单位获悉,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项目坚持以生产履约为主线,合理规划工期,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提前16天完成全面封顶节点。
       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项目科研楼与门诊楼间,设置300吨钢结构连廊。这座“空中连桥”是该项目教研、医疗区域便捷、及时互通的关键“纽带”。
       在布局方面,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项目设计因地制宜,建筑体块采用L型布局,形成医院、教研行政区、生活服务区三大主要功能体块。
       公众医疗区设置于基地东侧,方便公众进出;生活服务区位于相对安静的西侧;科学教研区及行政办公则位于中部,与两侧功能区紧密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23:4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ice_GZH 发表于 2024-6-7 18:03
中山六院新增知识城院区,年内开诊
南方Plus 2024-06-06 07:01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下称 ...

这个不就是之前的南方医院知识城院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23: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e_GZH 于 2024-6-8 00:02 编辑
CanLin 发表于 2024-6-7 23:41
这个不就是之前的南方医院知识城院区吗?


       好像还真是。看报道,南方医院知识城院区是因为资金问题一直没开业,另外南方医科大、南方医院都有人被关进去了,暂时恐怕也分身乏术,倒是中大六院与黄埔关系日益密切,在生物岛已经落实了几个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9 17: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天河院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2024-06-07 09:06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近日,由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天河院区建设项目举行启动大会。广州市人民政 府、中山大学、天河区人民政 府、猎德街道、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建深装相关负责人出席大会。
  据悉,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被列入广州市“攻城拔寨”项目、广州市“十四五”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工程,致力于全面精准对接广州市国 家中心城市发展需求,努力构筑医疗、人才、教育、创新四大高地,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打造“扎根广州、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国际口腔医学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一流的口腔健康服务,为广州市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的健康支撑。
  中建深装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承建方,将深入践行“工匠精神”,精心组织施工、严控质量安全,全力以赴打造高品质履约典范,如期交付一份完美答卷,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陶嘉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9 23: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天河院区)预计2028年1月交付
广州天河发布 2024-06-03 16:56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天河院区)正式进入施工阶段,预计2028年1月交付。
       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天河院区)项目选址位于天河区龙洞片区,广河高速以南、华南快速以东,地块东侧紧邻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四周2公里范围内火炉山、凤凰山景观环绕,具有极佳的疗愈环境。天河院区用地面积约105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床位数1500床(其中科研转化用房400床),总投资约30.72亿元。
       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天河院区)建成后,将配置现代医学顶尖装备(包括1套重离子设备、10台直线加速器、13台CT、17台MR、3台PET-CT、2台PET-MR、6台DSA等)及400床临床研究型病房,与越秀院区、黄埔院区共同建设国家创新药物、技术、装备研发与转化基地,打造世界顶级癌症医疗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2 0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探院|市十二医院黄埔院区6月18日正式启用,亮点抢先看!
广州日报2024-06-11 21:12
       从空中俯瞰,“绿色生命线”**医疗街连接各组团建筑,一改传统的封闭式布局。镜头转向室内,阳光透过细胞样式的采光天幕洒满各个角落,低饱和度色彩融入柔和的建筑线条,“小心思”藏于细微处。
       这座让人眼前一亮的建筑体便是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十二医院”)黄埔院区。
       记者从市十二医院获悉,该院区正全面试运行,并定于6月18日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黄埔院区设备条件和诊疗能力如何?有什么新亮点?6月11日,记者带着大家关注的问题提前实地“探院”。
       设有床位600张,日接诊量可达3000人次
       新院区选址于黄埔区丹水坑路123号,历时3年建成竣工,设有床位600张,日接诊量可达3000人次。另有二期工程正在筹建中,建筑面积179216平方米,预计建成后,两期合集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至此,市十二医院形成天河院区、黄埔院区、广园分院“一院三区”格局
       256排高端CT机、双板悬吊式DR、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医院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患者看病就医归根结底须仰仗的是诊疗能力。启用初期,患者在黄埔院区能解决什么健康问题?与天河院区相比,专家资源是否存在差异?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首批入驻黄埔院区的科室有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职业病科、肿瘤科、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疼痛科、妇科、产科、耳鼻喉科、儿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能满足绝大部分患者就医需求。
       市十二医院院长王保介绍,按照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天河院区、黄埔院区将以“需求导向,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同质化管理、同质化医疗、同质化服务。“多个院区专家轮流坐诊,并借助‘互联网医院’等多途径多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着力打造重点专科、补齐学科短板,促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大大丰富广州东部医疗资源,服务区域150万居民
       黄埔新院启用后,市十二医院将以“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华南”为目标,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科室齐全、功能完善、专科特色显著、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服务优良的现代化智慧医院,着力打造集医疗服务、职业卫生、化学中毒、应急救援为一体的多任务的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从医疗、职业卫生、卫生应急等多方面提供精准优质高效的服务。
       王保介绍,该院区将大大丰富广州东部医疗资源,为区域150万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未来该院将致力于创建服务黄埔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同时通过调研精准掌握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紧密贴合需求加强医院建设,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诊疗、健康宣教、健康指导、慢病防治以及妇幼健康的保障。居民在家门口享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成为现实。
       据介绍,市十二医院始建于1970年,构建了全国首个职业病防治体系。在后续的发展中,医院从单一的职业病防治院综合求变,形成了以综合医疗为主体、职业病防治为重点的发展道路。如今该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职业病防治、化学中毒救援、有毒有害物质监测检验和鉴定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挂有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广州化学中毒救援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十二医院等牌子,是健康广州建设的主力军之一。
       “‘拔节生长’这个词用来形容市十二医院尤为合适。在发展的历程上,正是因为克服了各种各样的逆境、解决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长出了‘节’,才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未来我想亦是如此。”王保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3 17: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顺利通过三级肿瘤专科医院校验
广州皇家丽医院 2024-06-11 18:39
       2024年5月10日,黄埔区卫生健康局政策法规与综合监督科审批服务科科长贺其、李吉霞等一行专家,莅临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进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评审工作。
       下午,我院在4楼会议室举行校验评审汇报会。贺其科长及专家组全体成员、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院长王继琛、业务院长马兰英、医疗院长张云宏及医教部、护理部、院感等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贺其科长首先就校验评审工作的主要目的、意义和校验内容等进行了简洁阐述。王继琛院长做出首次校验工作汇报,系统介绍医院基本情况,从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德医风建设、限制性医疗技术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为参会人员展现了医院发展全貌。
       随后,专家们分为三组,深入各行政职能、临床医技一线,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访谈、实地查看、病历查阅等方式,对我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评审。我院各部门科室和全院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虚心的态度迎接评审,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学习记录,立行立改。
       现场审查结束,专家组对我院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我院**班子对专家组一行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表示医院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要按照三级医院创建的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体系,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
       经过现场审查和事后整改,专家们一致认为我院各方面均符合校验相关要求。近日,我院正式通过三级肿瘤专科医院校验。
       医无止境,初心如磐。医院将以此次评审为契机和新起点,秉承“敬佑生命”的院训,坚持“为患者赢得未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使命,以一往无前的韧劲,重整行装、汇聚合力,展现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的新作为、新担当。
       关于三级医院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是我国依据医院功能、设施、技术力量等对医院资质评定指标。全国统一,不分医院背景、所有制性质等。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医院经过评审,分为一、二、三级。
       三级医院是跨地区、省、市以及向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是具有全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医疗预防技术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专科(包括特殊专科)的医疗服务,解决危重疑难病症,接受二级转诊,对下级医院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人才;完成培养各种高级医疗专业人才的教学和承担省以上科研项目的任务;参与和指导一、二级预防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8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科学家新研究登上肿瘤学顶刊 首创肺癌“药物假期”新模式
2024-06-15 08:41 来源:南方日报
  6月13日,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卷》(《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了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首创“药物假期”新模式,打破了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以往须长期连续使用靶向药物的治疗方式。
  给患者“做减法”找到更优治疗模式
  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发现了一系列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基因,称它们为驱动基因。
  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靶向治疗是标准治疗方案,患者通常要持续用药。但持续用药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患者要长期受到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二是长期持续用药可能诱导产生耐药性。
  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表示,该研究通过应用肺癌MRD(微小病灶残留)概念,希望给一些患者“做减法”、安排“药物假期”,找到更优的治疗模式,达到延缓耐药、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为个体化靶向治疗提出新方向
  从2019年6月到2021年7月,共有60例患者接受了“药物假期”的方案。从结果看,有四分之一的患者长期(超过20个月)停药也未复发。“这说明,在临床实践中确实有一些患者,虽然被诊断为晚期,但可能并不需要长期用药。”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教授董嵩说。
  董嵩介绍,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中位停药时间达到了9个月,改变了以往此类患者需要长期用靶向药的现状,等于为患者“凭空”多争取了这一段生存时间。而当患者的肿瘤指标阳性,需要再次用药时,再用原来药物的总体有效率达到96%,这说明停药过程不会额外产生耐药性。经过两年适应性治疗后,仅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因耐药更换了治疗用药,说明这一模式可能有利于延缓出现耐药性的时间。
  “在临床治疗中,做‘加法’的很多,敢于做‘减法’的很少。”吴一龙说,该研究是一种开创性的、适应性减量治疗的模式,有望为肺癌靶向治疗的更加个体化应用提出新方向,对其他需要接受长期用药的肿瘤治疗模式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什么叫做“药物假期”?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教授董嵩介绍,该研究的入组患者为部分寡转移的晚期患者(可理解为肿瘤负荷不高的患者),在其影像学、外周血循环肿瘤DNA和肿瘤标记物都是阴性的情况下,可停止使用靶向药物。
  “我们把这段停药时间通俗地称为‘药物假期’。患者在此期间还需要定期复查,紧密地监测肿瘤进展,一旦任意一项出现阳性就重新用药。”董嵩说。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通讯员 张蓝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8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科学家新研究登上肿瘤学顶刊 首创肺癌“药物假期”新模式
2024-06-15 08:41 来源:南方日报
  6月13日,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卷》(《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了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首创“药物假期”新模式,打破了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以往须长期连续使用靶向药物的治疗方式。
  给患者“做减法”找到更优治疗模式
  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发现了一系列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基因,称它们为驱动基因。
  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靶向治疗是标准治疗方案,患者通常要持续用药。但持续用药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患者要长期受到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二是长期持续用药可能诱导产生耐药性。
  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表示,该研究通过应用肺癌MRD(微小病灶残留)概念,希望给一些患者“做减法”、安排“药物假期”,找到更优的治疗模式,达到延缓耐药、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为个体化靶向治疗提出新方向
  从2019年6月到2021年7月,共有60例患者接受了“药物假期”的方案。从结果看,有四分之一的患者长期(超过20个月)停药也未复发。“这说明,在临床实践中确实有一些患者,虽然被诊断为晚期,但可能并不需要长期用药。”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教授董嵩说。
  董嵩介绍,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中位停药时间达到了9个月,改变了以往此类患者需要长期用靶向药的现状,等于为患者“凭空”多争取了这一段生存时间。而当患者的肿瘤指标阳性,需要再次用药时,再用原来药物的总体有效率达到96%,这说明停药过程不会额外产生耐药性。经过两年适应性治疗后,仅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因耐药更换了治疗用药,说明这一模式可能有利于延缓出现耐药性的时间。
  “在临床治疗中,做‘加法’的很多,敢于做‘减法’的很少。”吴一龙说,该研究是一种开创性的、适应性减量治疗的模式,有望为肺癌靶向治疗的更加个体化应用提出新方向,对其他需要接受长期用药的肿瘤治疗模式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什么叫做“药物假期”?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教授董嵩介绍,该研究的入组患者为部分寡转移的晚期患者(可理解为肿瘤负荷不高的患者),在其影像学、外周血循环肿瘤DNA和肿瘤标记物都是阴性的情况下,可停止使用靶向药物。
  “我们把这段停药时间通俗地称为‘药物假期’。患者在此期间还需要定期复查,紧密地监测肿瘤进展,一旦任意一项出现阳性就重新用药。”董嵩说。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通讯员 张蓝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0 17:01 , Processed in 0.04561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