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5 11: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5-5-5 11:32 编辑
bluenoah 发表于 2025-5-5 11:15
鄂州本身就巴掌大  你还能拆了合并?异想天开


有现实案例啊,肯定要先敢想再去做啊;巢湖一分为三,西安代管西咸新区(是不是很像武汉新城?)都是这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1:2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yyxxx321 发表于 2025-5-5 11:24
确实一期已经在建了

那边真正在建的就是华夏理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1:3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noah 发表于 2025-5-5 11:27
那边真正在建的就是华夏理工

关山大道的校区拆了修住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1:5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5-5-5 11:26
有现实案例啊,肯定要先敢想再去做啊;巢湖一分为三,西安代管西咸新区(是不是很像武汉新城?)都是这 ...

鄂州本身面积就很小,要合并就全部合并,要么不要合并,不然意义不大,更何况合并的核心需求是华容区的开发土地以及花湖机场,这两个都没理由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1: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5-5-5 11:59 编辑
四轮车 发表于 2025-5-5 07:49
Manus准备将总部迁到新加坡?难怪湖北人支持小米的!还没火就准备闪人!


不是你这个概念,比较类似抖音和TIKTOK,

而且AI短时间(十年之内?)看明显就是墙内墙外两套系统。

你要国内运营,就必须用国内的AI后台,deepseek,千问,豆包这些,国外的你也连不上,那国内的产品就没法给国际客户用;

你要拓展国际业务,必须对接国外的AI后台,Claude, Open AI这些,成本,算力这些都另说,国内根本都不存在合规部署和联通的可能性。

所以到新加坡不失为现阶段的一个不错的选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2: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5-5-5 11:10
和孝感那个不一样,那个确实对学校本身也好,对武汉也好,都是利空,

这个不一样,对学校另说,能成 ...

那失去的高质量人口将是2.5w。是不是一家人谁说的准,为什么不去长江新区?那可是GJ级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2:0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5-5 12:01
那失去的高质量人口将是2.5w。是不是一家人谁说的准,为什么不去长江新区?那可是GJ级新区。


实际上黄家湖都没用完…  虽然和鄂州去年是签约了   但是这个签约成分比较复杂     省属高校有一个新校区就行了     安心黄家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2: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5-5 12:01
那失去的高质量人口将是2.5w。是不是一家人谁说的准,为什么不去长江新区?那可是GJ级新区。

没有任何消息证明cj新区是国家级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3: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5-5 12:01
那失去的高质量人口将是2.5w。是不是一家人谁说的准,为什么不去长江新区?那可是GJ级新区。

新区有武大,外国语8000初高中的校区,华中最大医疗中心,还有大概率的14号线,和现在很多道路在修。3年内肯定不会去花钱搞一些省属大学了。其实新区地不大,整个江湾中心都给武大科教园。除非特殊的学校应该不会争取武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3: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5-5 12:52
没有任何消息证明cj新区是国家级新区。

所有有关外部与内部信息都表明长江将是GJ级新区,这个比明天太阳会升起来一样可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3: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盲目扩张没有意义,这些新校区都会逐步闲置。新生人口持续减少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会加快这个进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5月5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进港航班                     331


出港航班                     331


合计                            662

——————————————————-

                     

5月4日(周日),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14.19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4号线武汉火车站、4号线武昌火车站、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3: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dmao 于 2025-5-5 14:01 编辑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很多学科慢慢失去了意义,培养的人没有就业可能,会持续萎缩。大学会变得越来越向特定一些学科聚集,而即使这些学科也并不需要那么多人。未来的大学回从量走向精。
前些年盲目扩张的幼儿园,小学开始闲置,老师开始分流,这个不久后就会在大学上体现。这个还要看人工智能的突破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4: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5-5 13:58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很多学科慢慢失去了意义,培养的人没有就业可能,会持续萎缩。大学会变得越来越向特 ...

这么复杂的话题哪能两行字说的清楚?起码大学会进化但不会萎缩,就算人工智能将人类生产活动全部取代,大学也要开下去,只不过教学内容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5 14: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dmao 于 2025-5-5 14:21 编辑

首先人文社科类学科会大规模缩减,未来人工智能可以让社科类学科做试验,而不是拍脑袋。也就不需要那么多闲人口嗨。会计,法律,师范类人才会被大量取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也得到很大改变,就连医学也不例外。学校的物理空间会非常过剩。

就算以后不从实际应用出发,而是单纯考虑人类精神需求,那么从人口数量来看,过了2015年左右的人口出口高峰后持续下滑的新生人口也必然导致入学人口快速减少。两大因素叠加,也必然导致大学删减大量无用学科,出现大量闲置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5 17:01 , Processed in 0.05095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