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24 19: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将领宋哲元在长城喜峰口率部用大刀血战日军的实物展示窗口,有宋哲元当时使用的指挥刀、长城喜峰口的城墙砖、冯玉祥赠给宋哲元的大刀形铜墨盒,还有音乐家麦新创作《大刀进行曲》的手稿 ———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汉族,山东省乐陵市城关镇赵洪都村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他是冯玉祥手下西北军五虎之一。日军占承德后,随即分兵攻击长城各口。3月4日,日军的服部旅团从凌源出发占冷口。6日,为晋军三十二军黄光华师夺回。9日,服部、铃木两旅团联合先遣队进犯喜峰口,占领北侧长城线山头。驻遵化西北军二十九军宋哲元部一〇九旅旅长赵登禹派王长海团急往救援。官兵们抱国耻奇痛,组大刀队500名于晚间潜登日军所占山头,出其不意地将山头日军砍毙。大刀队亦多数壮烈牺牲。次日,日主力部队抵达,下令三日内攻下长城各口。其步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喜峰口、古北口等处全线猛攻。时二十九军主力部队亦相继抵达。赵登禹率部伏处各峰峦幽僻处,待敌炮火暂戢,敌兵临近时,蜂拥而出,用大刀砍杀。赵负伤,仍督战,士兵更英勇,给敌以重创。同日,中央军关麟征部开抵古北口,官兵们激于爱国热情,与东北军王以哲部共同抵御日军第十六旅团的进攻。11日晚,赵旅与佟泽光旅分两翼绕敌后,占领日炮兵阵地,毁其大炮18门,烧其辎重粮秣。经过几天战斗,古北口方面国民党中央军三个师轮番上阵,遭受重大伤亡,12日退守南天门阵地。而喜峰口方面,日军虽多次进攻,终未得逞,14日后撤至半壁山。其后,日军在罗文峪、冷口分别发动过几次进攻,均遭守军抵御而未达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