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4-20 15: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qcxm
大西全线无砟,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都是350的,但后期超高给改了,估计运行时会以220KM ...
blueprints 发表于 2014-4-20 13:47 
普速车车底重,对线路损害大,再跑动车就不安全了。有砟轨道有间隙、能缓冲,所以基础好的能走万吨重载列车。无砟间隙太小,受力易变形。即使线上达不到350,对线下也是有损害的,且坡度、弯度都各不同。石太按250设计,又是有砟,但没计划走行重列,也都还不行,连普通货车也困难,走普速客车还凑合。长远看,大西将来可能只走动车,发挥客专和城际的双重作用(当初规划时已指出)。一般普速车还是要走南同蒲的,所以南同蒲运城至华山段急需改造。有些短途、快速、车箱少的(如以前的运城——太原子弹头)或许还能走一走吧。看看京广、京沪、郑西就知道,这就是为什么高速动车开通后,普通车大量减少的根本原因。有些人嫌票价高,就说铁路部故意停运普速车,好把人往动车上赶,一来早点收回城本,二来提高动车满座率。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普通铁路走货运、快速铁路走客运,这是发展方向、是规划好的,铁路部也没办法,总不能违背规律。长远来看,有快速线的方向上,普速车是要全部退出的。现在因为快速线路少,各线路不统一,标准不对接,就造成这种左右不是的局面。这可能就是发展的阵痛吧。一般人只提改革的阵痛,很少提发展也有阵痛。当年讨论铁路发展规划的时候,轮轨与磁浮争论了好多年,考虑技术成熟性和磁浮运行周期、可靠性及是否污染的未可知性,加之初期的巨额投入,最后保守地选择了高速轮轨(其实高速动车比磁浮更安静、更舒服,磁浮转弯时有过山车的感觉}。在轮轨方案中,有新建重载货专和新建快速客专两种方案,但受既有线条件限制,按前种方案,客车运行最高速时速只能达到200公里,才刚踏入门槛,还称不上高速,所以刘从长远发展看,坚持修高速客专。从总体来看,客运只是每逢节假日才更紧张,而货运是常年紧张,两相比较,货专更亟迫。近年大城市人员聚焦,回家难成热门话题,刘从政治影响上出发,选择的客运优先,相比实际需求有所超前,反对方就送了他个绰号:刘跨越。不说他的贪腐问题,其实长远看,刘的选择是正确的。其副作用是除非全部改造,不然货运载重和速度受到影响和限制;另外就是没有系统建好之前,新旧线路不对接,普速客车停的太猛,动车又贵,人们出行选择范围减少,冲击大、意见多。部改司后,实行浮动票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阵痛,能稍好点吧!正所谓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能擅趋其利而善避其害者,方为高。大西开通之际,也以此怀念孟、刘等为大西决策曾做过贡献的重要人物(尽管他们后来发展不顺,甚至出错或犯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