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3-14 22: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现在很多家庭还是有老人和小孩说白话
但是实际上小孩在家的时间不如在外
小孩从外面回来就产生疑惑,为什么外面人不说白话
其实推广白话最重要的不是营造家庭环境,而是培养说白话的自豪感
这点梧州就做得很好,白话报站不是首先用在市区的老线路,而是用在通往梧州南站的线路上,分明就是给来客一个下马威:我滴系讲白话嘅
再结合本人的体会:
本人小时候也是经历了前述本人描述的那样环境,学霸们是南下的军三代官三代,一口北京标普,散仔野仔反而整天“叼拿吗,乜嘢戳”,所以本人和小伙伴们无奈都装捞佬,为了就是和学霸混一起以后想去清北作皇城脚下一等公民(哪个家长不希望?哪个家长希望你回来?),当然最后没当成一等公民 而是滚回来了,然后工作时候被外派出去一段时间到一个不说白话就遇到人家白眼“我听冇明白你滴讲嘅 憋闷银 系乜嘢意思,我唔识得讲煲冬瓜”。哈哈,反而是死守传统有些矫枉过正了,但也倒闭本人重拾晃了20年的白话
其实本人觉得,一味推行普通话反对白话不可取,一味死守白话或是其他方言而故意对外来人不说普通话也是另一个极端,最好的方式就是广州的做法,你会白话我就说白话,你不会我就说普通话,互相谦让
像本人,桂柳话、白话、普通话、湖南话、湖北话都会点,去菜市走一圈都是老乡,碰到马山的就说我也是马山国,碰到长沙的就说我以前住在坡子街 当然无论哪种话包括普通话按照各自语言的标准本人说的都不正,但这样专而不精也不错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