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15 19: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gfdt 于 2014-1-15 20:19 编辑
回复 wudigfdt
1
——长三是天然概念,地理一体,文化共通,不需人工去助推。长三角和上海近十年的发 ...
ansixo 发表于 2014-1-15 18:56 
1
——长三是天然概念,地理一体,文化共通,不需人工去助推。长三角和上海近十年的发展进步,请自己去见证,不用我数落。城市级别和板块量能已经拉开,怎么还有这么多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停留在8、90年代的记忆里。
而珠三角地理区隔,文化自成一隅。泛珠更是一个后天概念,不去经营,怎么能让分散阻隔,地域文化不同流的十个省汇聚向心?
------------------------------------
从硬件来说,浙江都把大洋山港口区回收了,还天然一体?
从软件上来说,以马云为代表的江浙草根新兴经济,就不大被上海的小资文化接纳,后天发展差异所造成的文化隔阂,是大概率地存在着的,还天然一体?
软硬都不支持你的自以为是的天然一体
泛珠
其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两大经济发展轴的新说法
一个是海陆丝绸之路
一个是东盟合作区,换做广东这边就是东南亚侨民区概念
这是各要素往西(含西北)往南走
实际上是很国际化的
而且是比较平等的,甚至是中国主导的国际化
你看现在在广州的中亚西亚俄罗斯商人,越来越多
所以一度上海都想在西南和西北边陲拓展一下,但由于文化难以融合,效果不彰
长三没有这么明显特点
你和日本韩国国际化?
谁主导谁?
2,
动辄“香港拿掉自由港,现在还有什么?”,历史是可以假设的吗?弱智逻辑,
关于水电油气,你知不知道,香港连大部分鸡蛋都是从美国进口而不是大陆,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产地和市场之间的距离就是物流、关税、交易费用,全球自由港不需要成为能源中心,说道淡水,没有人比迪拜缺,说到资源,没人比东京缺,说到土地,没人比新加坡缺,别人照样活得自在。况且广州也不是能源产地,也只是能源节点而以,那这些基础要素当高端要素,搞错位置了吧。
-------------------------------------------
香港的水是广东供应的,你能去全球化的买?
这就是求合作的最基本的基础
你以为大家不需坐下来谈判和交易,就可以全凭北大人一令而无偿供给?
交易的其中一项,完全可以是经济要素的流动和融合,广州深圳都有能力成为一定层次的自由港角色,这种交易互换的可能性,无时不在,可以说任何朝代都在,当然香港更为防着深圳,因为两者各方面更为同质化竞争!
所以“香港拿掉自由港,现在还有什么?”,不是要他成为现实,而是要反证这个基础的重要性
这就否决了你的:“香港全球自由港不需要成为能源中心”
拿迪拜类比就是逻辑层次混乱,迪拜是国家首都,举一国之力,举一国之廉价能源配给,这是发展的地基,产业发展层次梳理就可以更为宽阔和多元,新加坡同理,所以它们没有香港的脱离大陆基础后的那种惶恐和不安,所以什么香港依赖的全球化的物流、关税、交易费用的自由港优势,在自然资源完全依赖外界的前提下,那地基是相当虚渺的,从这个侧面,也否决了你的:“香港全球自由港不需要成为能源中心”
“中国南海战略的最重要的军事外交指挥中心”,你把中央放在哪里?你以为南海战略是南海舰队决定的?还是广东省委?还是广州军区?不好意思,南海舰队母港还不在广州呢!自己吹得自己都信了是吧?
------------------------------------
你是想说,这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和总经理,是属于两个公司的?
接着,你是说,总经理忙死了,代劳部门经理的工作,部门经理是空壳?
你这个回复,阵脚完全凌乱,弱爆得无以复加
3,
狗屁逻辑,你所提到的广州在珠三角的优势,就是京沪在全中国的优势。在珠三角这个小格局,你认为广州的底子厚、地位吃重,胜过香港的路子活(自由开放)。在全国这个大格局,反过来觉得京沪的底蕴和积累,不如广州的路子活(商贸、外贸)。典型的自欺欺人,捡自己有利的说,自己搞清楚状况吧。跟我谈逻辑还太嫩。
-------------------------------------------------------
依你此粗线条逻辑,香港现在优于包括京沪在内的大陆任何城市
但是放细方面来说,你就会说否
譬如,南航开拓的“广州之路”,直航澳新,加上传统优势的东南亚,南亚,非洲甚至中西亚等航路,这个京沪能替代?
譬如,广州灵活而漫山遍野般草根成长的中小贸易商体系,使得广州的商品销售贸易,人均商业贸易等,远超广州的城市规模相应当量,这个京沪能比?或者说不是比的问题,而是人家做不来相应当量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北上广各有所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