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1-12 20: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瓷器(昌南china)是中国的象征,那么洛阳就是丝绸的代称
赛里斯(拉丁文:Sinae、Serica、Seres),意为丝国、丝国人,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对与丝绸相关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呼,一般认为指当时中国或中国附近地区。拉丁文Seres原意是"有关丝的",一般被认为是源于中国字"丝"。
在公元2世纪前叶的西方文献中,只有马其顿商人遣使到达Seres(东汉)的首都Sera(洛阳)的记载。这一记载一直通过罗马大地理学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约公元90~168年)的巨著《地理学》保存至今。
公元前后两个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双峰并立的是强大的汉(西汉、东汉)帝国和罗马帝国。汉帝国(尤其是东汉帝国)对西域的经略和罗马帝国对地中海东部的扩张,造成两大帝国"鸡犬相闻"之势,推动了两大帝国间向对方的探索。
据史**载,公元100年罗马商团到达过中国洛阳:
罗马商团"于100年11月抵达洛阳。在洛阳宫廷受到汉和帝的接见,赐予'金印紫绶'。此事被东汉史官记录在册,后来又被范晔编入《后汉书·和帝纪》。"这"是陆路经西域到达赛里斯首都赛拉(洛阳)的首批西方人","在洛阳,他们受到了东汉**的热情款待"。外国学者中也有人持相似的见解,如日本学者长泽和俊认为,"蒙奇、兜勒两国的入朝是在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历来新的远国的入朝,一般都有中国的使节伴随,那么大概在永元九年出发的甘英,于永元十二年春夏回到西域都护身边,而两国使节则继续东进,于同年十一月,到达了洛阳。"
我们的祖国统称中国是人人皆知的。但古希腊却给我们起了个优美的名字,称"赛里斯"。据说公元前一世纪,罗马执政官恺撒大帝穿着一件中国丝袍去看戏,艳丽华贵的中国丝绸吸引了戏场观众,人们纷纷站立围观,赞叹不已。而后中国丝绸不断输入西方,立即博得了西方各国富裕阶层的高度赞赏,都把中国丝绸视为无上珍品,称之为"东方绚丽的朝霞",成为上层社会人士得之为荣的稀世之宝。但那时西方并不了解丝绸产于何处,更不了解丝绸是怎样织成的。古时谬传丝是由树叶或竹叶制成的,连有名的历史学家也仅推断出丝是来自于一种动物身上。后来从贩绸者那里得知,这种名贵的丝绸来自东方的一个大国,但不知称谓,故称之为"赛里斯",希腊语就是"丝之国"的意思,一直流传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