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区不是躺平,而是产业结构不同。城区的产业主要是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而且偏向于传统服务业,比如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的金融业,商贸零售,教育,医疗,文化旅游,还有总部经济等。这些在当下这个经济环境下都没有快速爆发的点。可能未来较大的增长点在于城市更新。不能盲目对比。
开发区和新区也不是一类,高新区和经开区是两种发展路径。沌口和东西湖是类似的,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外延式的经济模式,所以是商务部管。特点是招到大商就发展快。另一类是高新区,以孵化本土中小科技企业,创造科技成果并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的,这个是科技部管后来划到工信部。所以可以看到光谷的主要企业和产业大都是本地成长起来的,而非从外地搬来的。比如中信科就是武汉唯一本土培养的央企。模式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经开区爆发快,高新区起步慢。当然很多高新区也没做到,因为没有足够的禀赋也变成类似于经开区的招商模式,只有少数几个高新区实现了上面的设想。所以上面又划了一个更小的圈子,就是争取进入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以前是六个,后来眼睛把杭州合肥高新区等加进来,凑了10个。这10个就是代表中国去跟欧美日竞争高科技产业的主力军。所以可以看到**们密集考察这些地方。
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是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盲目对比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今年你拿搞银行和商场超市的公司去跟搞光模块公司比业绩,有意义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