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路筱河潺潺

[江城资讯] 2017年1月3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3 16: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老将”空降地方盘点:补齐地方经济短板
2016年12月31日  07: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慧,谢艺观 
 
具有金融背景的官员空降,对辖区金融乃至经济的发展影响,在当前阶段更具现实意义。近几年地方经济增长压力不小,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项目融资方面需求很大,很多地方政府性项目的推进,都需要涉及PPP项目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等,对官员的金融专业有较高的要求。
“金融老将”履新地方大员,总能在地方引起热议。特别是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更期待懂金融的官员。

最新一轮省级官员调整,一批受关注的有金融岗位任职经验的官员,履新地方。以湖北省为例,2016年12月,“金融老将”蒋超良任湖北省委书记满月后,有14年证监会工作经历的童道驰空降湖北,担任副省长。

具有金融背景的官员空降,对辖区金融乃至经济的发展影响,在当前阶段更具现实意义。近几年地方经济增长压力不小,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项目融资方面需求很大,很多地方政府性项目的推进,都需要涉及PPP项目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等,对官员的金融专业有较高的要求。

而具有金融背景的官员,无疑可以凭借其专业背景以及在金融部门的工作经验和资源,为地方金融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红利。有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央行公务员称,直接从央行公务员系统或下属单位下去挂职的同事,确实给当地带去大量金融资源。

技术型官员受关注

民间对金融背景专家型官员,一直抱有较高期待。2016年10月担任湖北省委书记的蒋超良,有31年金融职业生涯,分别执掌过交通银行、国开行、农行三大行;14年前,蒋超良曾从央行调任湖北省副省长,分管金融保险领域,对湖北并不陌生。

随后的2016年12月,童道驰被任命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此前,他曾担任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而在任商务部部长助理之前,童道驰有14年的中国证监会工作经历。

当地政府、金融机构人士在朋友圈转发这一消息时,其14年证监会工作经历被寄望能搅动湖北金融业态,也希望湖北能多一些上市公司。

“湖北上市公司太少,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熟悉度不够。”湖北当地一位券商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记者。短时间内,空降两位“金融老将”,在湖北当地政企圈子引发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拥有金融从业或监管经验的金融官员,已成为中央选拨地方分管金融官员的重要来源。2016年6月,中国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履新四川省副省长。2014年12月,阎庆民从中国银监会副主席任上调任天津市副市长。2013年,原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转任山东省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有金融大员履新的地方金融界人士,在大家看来,金融跟政策紧密度联系很高,地方需要向中央争取政策支持,比如金融改革试验区、相关牌照之类;另外有金融背景的官员熟悉中央政策,容易找到国家层面的改革与地方特色结合点,进而寻求政策创新;金融领域是资源高度密集型行业,此类官员的个人经验、资历和资源,都会对地方产生较大影响。

某大型国有银行一位处级干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行每年都会选派一批人下去挂职,据他了解很多是去西部贫困县,从事与扶贫相关的工作。

金融背景助力地方发展

公众期待之高,金融官员到地方成绩如何?

某地级市副市长高杰(化名)表示,金融官员到地方,确实能给地方带来资源,也有些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专家型官员,做行政管理工作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高杰先曾先后任职中部三个县的县级一把手,最近履新副市长,他认为,用好金融官员很重要,他们更适合去做具体业务部门一把手,比如金融办主任。

央行的一位人士举例,他们有同事到西部地区当县级领导,确实也帮当地争取到贷款。“地方也很现实,你过去就是希望能带来资源。”他表示,所以下去不管是任职还是挂职,都需要发挥所长,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某大型国有银行的一位处长也表示,有同事去地方致力于协调北京金融机构资源与地方对接;对于其个人来说,也是增加了接地气的履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部分空降地方的金融官员任职表现,金融专长在任期反映明显,集中在金融创新和改革,以及与全国性金融资源的对接等方面。

比如,天津自贸区挂牌后,阎庆民以副市长的身份,兼任天津自贸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其工作分工正是统筹协调自贸区内金融创新及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协助主任分管自贸区管委会工作。截至2016年9月末,天津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从10年前的4.1%,提升到现在的9.4%。2015年,由央行发布的天津自贸区金改30条,对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做了更大力度的开放。

郭树清2013年上任山东省长后,推出《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被业界解读为“山东金改22条”。三年成绩单显示,山东省金融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936.11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3130.6亿元,增长了61.7%。

有着浓厚金融背景的地方领导人,通过金融创新与改革为地方发展带来制度红利,进而提升区域金融发展水平。

郭树清在山东期间,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就有选派高层次金融人才到市县任职,鼓励各级政府与金融机构开展双向挂职交流。公开资料显示,山东全省17市中,至少有13位来自金融系统的副市长,这对促进地方性金融改革大有帮助。

一位中部省会城市金融系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具有金融专业背景的官员在政府部门并不多见,下来挂职的副市长懂金融,懂政策,在协调中央和地方关系,以及资源对接方面,有一定作用,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争报相关金融试验区、金融改革试点,也是各地自贸区政策争取中的重点。

与其他官员相比,具有较强金融背景的官员,更善于为地方金融业打开格局,而不仅是把金融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融资渠道或者杠杆。

某地级市副市长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地金融办主任来自中国工商银行,之前是调过来挂职,专业性和各方面能力在当地口碑很好,对辖区金融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现在已经正式任职了。

融资催生金融官员需求

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官员,对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的使用较为生疏。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武汉参加PPP项目官员培训会,由普华永道等机构专家给当地城投、银行、财政等相关单位做培训,会场座无虚席,很多学员私下反馈,相关专业知识需要充电。

而在另一场湖北省上市办组织的新三板上市企业培训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见到了来自全省各市县的金融办主任和地方企业、机构。学习间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记者发现除区域中心城市外,县市金融部门对新的金融业务熟悉度并不高。很多县市的金融办挂靠在政府办公室,个别县级单位金融办主任甚至对新三板业务几乎完全陌生,而武汉市金融办负责新三板业务的人士,金融专业科班出身,已经是新三板专家。

某县级市副市长张方(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早些年,熟悉金融业务对地方官员的迫切性不大,近几年地方经济形势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融资需求很大,很多地方政府性项目,都需要融资,涉及PPP项目、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都需要官员懂金融工具。

以城镇化资金缺口为例,中西部地区缺口更大。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6.1%,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率普遍在50%以上,部分省市更是达8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一位行长称,西部地区不仅城镇化落后,而且市场化程度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无论在融资数量,还是在融资方式等方面,都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

张方复旦经济学博士毕业,是当地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刚从市级单位履新某县级市的副市长,他直言,一些金融融资工具,需要懂业务的官员,包括他在内也不可能玩转各种融资工具。以PPP为例,现在PPP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县级市推进难度较大,原因之一就是PPP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对很多基层官员来说难度不小,随着中西部地区融资需求的增加,对金融领域官员的需求也就越大。

2016年中西部地区在引进金融人才方面力度进一步加大,根据湖南省的组织安排,18名从中央金融单位引进的挂职干部,大部分将被安排到地市,担任副市长。

例如湖北有13名来自中央金融单位的管理人才和官员“空降”,这13人分别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11家中央金融单位。

2016年1月,贵州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各大金融机构引进104位金融高层次人才,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层次最高、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集中引进金融人才行动。

官方称,在国家大力促进地方金融建设的背景下批量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既是落实中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也是为了培养和储备金融人才、补齐金融发展短板。

伴随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职能的多样化,对金融人才需求逐渐增大。过去,地方政府可以管的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有限。近几年,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在增加,以地方金融办为例,从编外到扩权、从议事协调机构到政府组成部门,地方围绕金融的扩权运动,彰显着央地对于金融监管的调整。

以武汉市为例,在2015年武汉启动的新一轮机构改革与调整中,市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46个调整为40个,金融工作局是此次改革中唯一新成立的市府直属机构,当地官方媒体称,这是适应央地金融监管职责划分和加强地方金融管理的需要。

金融工作局在保留原市政府金融办公室职责的基础上,增加统筹、指导地方类金融组织和新兴业态发展的职责,以及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等方面的工作。

中部某省会城市金融办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前市政府很多会议,没有金融办人员参加,这几年很多会都需要派人,金融办的话语权也在增加,因为很多决策都越来越离不开金融。

不过他也表示,一些“空降兵”挂职一年,时间还是太短,很容易走过场,希望时间长一些。另外地方公务员系统里也应该多一些专家型官员。比如他们金融办曾在系统内招人,发现满足条件的又是金融硕士学历背景的年轻人不多。

从中央层面来看,国务院办公厅新成立了金融事务局,即“秘书四局”,主要负责“一行三会”及地方金融办等金融监管部门的行政事务协调。

不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还是地方政府对金融监管的扩编需求,有专业背景的技术型人才,在地方需求越来越大,已成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16: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书记千呼万唤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17: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号也要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18: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NASA遥测数据:2005~2014武汉二氧化氮浓度增幅42.3%,在20个城市中增幅第二

本帖最后由 Scott.悦 于 2017-1-3 18:52 编辑

一开始是在微信公众号“千篇一绿”上看到了南方周末对布赖恩·邓肯的专访,标题是《十年空气质量怎么变化,我们专访了NASA的科学家》
数据来自于布赖恩·邓肯(Bryan Duncan)的这篇论文
《A space-based, high-resolution view of notable changes in urban NOx pollution around the world (2005–2014)》,由2004年发射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Aura采集。

看完推送后又把论文找出来粗略的读了一遍,报道基本没有偏差。原文是英文,论坛附件也传不了就不发了。看公众号的文章基本信息就足够了。


下面是公众号原文:





十年空气质量怎么变化,我们专访了NASA的科学家
原创 2017-01-03 千篇一绿 千篇一绿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科学家|布赖恩·邓肯


◆ ◆ ◆

撰文|汪韬  视觉| 赵雅   统筹|何海宁


全国多地在雾霾中迎来了2017年。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布赖恩·邓肯可能没有想到,他的《三城计》,一段关于北京、洛杉矶和亚特兰大空气质量的视频又被刷到十万+。虽然在录制这段视频时,他还没来过北京,并且误把景山公园里的寿皇殿当成了故宫。


2015年底,邓肯课题组发布了对于全球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特意提到了中国的空气质量变化,并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谁能想到因为空气质量改善,北京竟然和叙利亚被一起提起。


2015年12月中旬,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2005-2014年间,卫星记录NO2(二氧化氮)的数据。在介绍短片中,该项目副主任,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大气化学和动力学实验室科学家,布赖恩·邓肯(Bryan Duncan)特意提到了两个NO2降低的地区:北京和战火中的叙利亚。


NO2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这种棕红色的气体是我国例行监测的六项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PM2.5的前体物。



在NASA的东亚NO2趋势图中,中国的大部分为灰色,华北地区呈现出大片的棕红色,个别地区是刺眼的鲜红色。北京、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呈现出蓝色。


2005-2014年东亚地区NO2浓度变化。图片来自NASA


邓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红色和蓝色分别反映了显著上升和下降,灰色代表变化不显著。2005-2014年,上海、珠三角的NO2下降明显,北京也有下降,但是显著性不强。


2015年12月18日,邓肯关于此研究刚发表的论文中,列出了中国19个城市的NO2变化,其中升幅最大的是泉州和武汉,达到了40%以上,降幅最大的是广州、东莞和深圳,降幅也达到40%以上。论文提出,对于北京和上海来说,减排量可能比卫星观察到的变化更大。因为周边地区的NO2都是上升的,很容易传输过去。单以2014年来看,所有城市的NO2都下降了。


数据来自:布赖恩·邓肯


NO2改善并不意味着PM2.5一定会下降。在NO2趋势图上,华北地区一大片棕红色中,北京仅是一个微弱的蓝点。


虽然从未来过中国,但邓肯很关心北京,他还向美国公众讲授北京空气污染的故事,只是误把景山公园里的寿皇殿当成了故宫。过去十年,北京的空气真的变好了吗,全国其他地区的变化呢?邓肯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


◆ ◆ ◆

沪、珠三角下降  华北上升


►  南方周末:NO2十年来全球的趋势是怎样的?


邓肯:得益于环境治理,过去十年里,美国、西欧和日本的NO2是下降的。而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因为燃油和燃煤的增长,NO2都是上升的。


►  南方周末:中国的情况如何?


邓肯:在中国,NO2是上升的,但在一些地区是下降的。下降最多的是上海和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香港,降幅位于25%-50%之间,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不确定性较低。


华北平原地区NO2上升了20%-50%。但北京是降低的,只是降幅不如上海,只有10.3%,并且统计上的显著性较低,不确定性较高。过去十年,北京的面积增长了四倍,这使得NO2的下降很令人印象深刻。


►  南方周末:北京NO2下降在统计上的显著性较低,能否下定论说北京是下降的?


邓肯:在我们的研究中,一个城市NO2变化水平是以0.3×0.3经纬度来计算的,就像是一个大约30×30平方千米的盒子,因为这是典型的城市规模面积。


在以北京市区为核心的盒子里,我们计算了30×30平方千米(面积略大于北京五环路以内地区)区域上NO2的平均变化是:下降10.3%。可是北京太大了,远远大于30×30平方千米。在更大的、包含了整个北京的区域,例如100×100平方千米范围,NO2上升、下降和没有变化的区域都有,所以NO2在北京的空间变化很复杂,仅仅一个平均数不能代表其复杂性。





上图为北京和上海NO2浓度,从左至右:(左):2014年对流层NO2柱浓度 (中):2005-2014年NO2浓度变化,红色和蓝色分别反映了显著上升和下降,灰色代表变化不显著 (右):2005-2014年NO2浓度变化率。图片来自NASA


►  南方周末:全球城市都是使用同一尺寸吗?为什么不用不同的尺寸,这样北京就可以全部包含进去了?


邓肯:是的,全球的城市都是用的0.3×0.3经纬度的盒子,因为我们很难确定全球195个城市的范围。大多数城市和北京一样,通常都有NO2上升、下降和没有变化的区域。我们以首尔的大都市区来作为例子研究过,发现在不同尺寸的盒子里,NO2的变化是明显不同的。


►  南方周末:为什么不同城市的不确定性差异很大,从10%-20%不等,例如北京就是13.1%?


邓肯:有的城市每个月的NO2变化差异很大。例如,在北京,有时候冬季污染多,有的冬季污染少。这种变异性提高了不确定性。而且,对于北京来说,年际差异也很大。


◆ ◆ ◆

减排措施是有效的


►  南方周末:上海和珠三角NO2浓度下降,意味着对于机动车的控制,以及工厂脱硝是有效的?


邓肯:NO2主要来自燃油和燃煤排放,降低排放的最好方法是安装排放控制设备,减少燃煤和燃油的使用。或是控制交通,让机动车的行驶更高效。在NO2下降的地方,意味着当地对于NO2减排的措施是有效的。


►  南方周末:你们怎么排除气象条件的影响?


邓肯:的确,正如对其他污染物一样,气象条件会影响NO2的水平。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象会持续发生改变。不过,NO2在中国一些地区的降幅非常大。例如,过去十年,深圳和上海各下降了42%和30%。而华北平原一些城市的上升也很大。这些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的确不能归因于气象条件了,而是和排污改变相关。


►  南方周末:如你所言,如果这些措施是有效的,为何华北平原的NO2还是上升了?因为在2013年启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采取了机动车、燃煤的管控措施。


邓肯:华北平原地区上升的原因是因为电力需求增长、工业排放,以及移动源污染。过去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作为世界生产中心,需要更多的电力来维持全世界对于产品的需求。我正在使用的笔记本是中国制造,我的电话、椅子、太阳能板、耳机、电视、相机,等等都是。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在华北地区,NO2在2013-2015年是下降的,我不知道这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成效,还是因为中国经济下行,或者二者都有。我希望是因为环境治理的作用,这样中国的空气质量才会持续改善。


◆ ◆ ◆

SO2甚至低于2005年


►  南方周末:关于其他污染物,比如SO2和甲醛的全球变化趋势是什么?


邓肯:对于SO2,世界上不同地区的趋势变化不同。总体而言,SO2在美国东部和欧洲地区是下降的。但是在印度,因为煤炭消耗的增加,浓度是上升的。


甲醛是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指标,包括树木的释放和工厂的排放。因为温度和降水对于树木排放VOCs的影响很大,VOCs的年际变化很大。


►  南方周末: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判断出过去十年VOCs的变化,并剥离出人类排放的贡献?


邓肯:有些甲醛的数据可以反映出人类排放的VOCs,但是将人类的排放从自然释放中区分开来很难。此外,通过卫星监测甲醛也很难。不过,科学家们一直在继续提高数据质量,将来可能识别出人类排放。


►  南方周末:中国的SO2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邓肯:对于SO2,我们关注的是区域而非城市水平。中国的情况很复杂,据我们观察,2005-2007年是上升的,2008-2009是下降的,2010-2011年又反弹了,之后又下降。总体而言,中国的SO2是处于甚至低于2005年的水平。


►  南方周末:中国人最关注是PM2.5,10年来的变化趋势如何?


邓肯:我是NO2的研究者,建议你采访埃默里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刘阳。


刘阳:我们在2015年7月发表了一篇论文,结合了多种卫星、气象和土地利用数据,以及2013年以来我国已有的地面监测数据,开发了中国地区的高级空间统计学模型,反演了中国2004-2013年的PM2.5全国浓度分布变化趋势。


研究发现,在2007年以前,全国范围内PM2.5浓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自2008年起,全国大部地区浓度出现很缓慢但是统计上显著的下降,平均每年0.46微克/立方米。当然有一些例外地区,比如四川盆地、河北、山东等地是上升的。具体到地区,自2008年以后北京和上海PM2.5浓度没有显著变化,珠三角地区的PM2.5浓度明显下降,降幅达到每年1.5微克/立方米。


◆ ◆ ◆

卫星数据可监测火电厂排放


►  南方周末:在你们的空气质量网站上的数据是如何被科学家和公众使用的?


邓肯:网站允许所有的人免费下载数据和图片。有很多甚至太多的数据。


►  南方周末:你曾经说过,可以从太空看到火电厂排放设施使用情况,能不能详细介绍下?


邓肯:美国从2008年开始要求火电厂减少NO2排放量,卫星数据可以很容易地察觉到污染控制设施有没有启用,因为一旦启用,NO2的污染水平立马就会降低。


►  南方周末:你们会用这个方法来惩罚不启用减排措施的工厂吗?


邓肯:那是美国环保局的事,他们依赖于自己的监测仪器。不过,使用卫星数据来观察火电厂排放量的变化很重要,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的火电厂不会监测自己的排放。通过卫星估算的排放可以用于空气污染和气候研究中的计算机模拟。


►  南方周末:中国的专家称,2015年11、12月的雾霾比往年严重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静稳天气,从而污染物无法扩散,你怎么看这个解释?


邓肯:北京PM2.5浓度高的确是因为静稳天气导致污染物聚集,世界上很多城市的冬天里都会发生。我不是厄尔尼诺现象的专家,不过我的确知道,因为厄尔尼诺现象,美国东部今年冬天非常温暖。所以,厄尔尼诺现象也对中国的气象产生影响,我不觉得惊讶。


►  南方周末:你的论文中提到,来自中国的污染可能影响了韩国和日本,降低了他们当地的减排效果。对于这样的跨界污染,你的证据是什么?


邓肯:中国对于韩国的影响在卫星的霾照片上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也不是新闻了。对于NO2,在中国北部和朝鲜半岛之间的黄海海域、NO2排放量极低的朝鲜,NO2
是上升的,升幅还不小,很可能是由于中国排放量增加导致。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r35eDd7GipCfGk1J#rd

补几张推送里没有的图

第二张是部分城市的NO2浓度回归图,可以看到上海和珠三角明显的下降趋势,以及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后的浓度反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18:5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可以叫电信或电信客服(电信客服电话10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19: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算不上新年实现的第一个愿望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19:2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静观其变,希望新书记带领我们再一次腾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20:45: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新书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21:1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叫铁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21: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筱河潺潺 发表于 2017-1-3 07:16
绿道串起东湖景区 中山大道游人如织
小长假,新看点引来750万人次游湖北

东湖免费后,客流是如何统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21:4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特别希望北京的陈刚或者林克庆来武汉做一号,毕竟是湖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3 22:4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已成舟。希望陈书记能像挖哥一样爱武汉!复兴大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4 00: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筱河潺潺 发表于 2017-1-3 07:59
野芷湖立交桥计划本月通车 武昌南大门拥堵有望缓解
2017年01月03日 来源:楚天都市报

不是吹牛逼的吧........... 通车 然后壕沟堵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4 00: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qdwxzzy 发表于 2017-1-3 09:16
终于南面要通车了,上次从汉阳区文化大道,绕到光谷掉头才能走文化大道,简直崩溃

旁边有个先建村 几分钟就可以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4 08: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瓦塔西瓦 发表于 2017-1-4 00:57
旁边有个先建村 几分钟就可以掉头

不会吧,从白沙洲过来,三环上根本没有出口啊。。。。
难道我又被百度地图耍了?   为什么我要加个 又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22:37 , Processed in 0.04650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