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ourshy

可能是江南地区的现代化范本——荷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4 18: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士可能更适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4 18: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0-5-4 18:59 编辑
ourshy 发表于 2017-1-11 03:02
本篇的更新到此结束。

水、稠密的城镇人口。看得出荷兰人处理的智慧。


我们的新城区,大量地填河填塘,完全改变地貌,千篇一律无特色的街道和建筑,让人看不出这是杭州,是江南水乡。  

赞同你的观点。这个贴子简直就是一个“洗眼、洗心”的旅程。  

看看人家是如何对待原生河港湿地的,是如何对待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的,又是如何设计新建筑新空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4 19: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Rosentahl 发表于 2020-5-4 09:43
欧洲那边的郊外有很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草地丘陵地带太吸引人,有几次我路过余杭区径山镇那边,马路两 ...


其实我们的自然资源禀赋原本也不差的(除了没有依靠蓝色大海),江南、杭州,原本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只是我们对待和处理方式不如欧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4 19: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0-5-4 19:59 编辑

老王当时提出打造“水上杭州”,也是极具理想和诗意的。

具体实施方式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可以探讨,但老王这个口号抓住了杭州的贯穿古今和区别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本色“水”。在城市管理者这个层面,还是具有突破性和前瞻性的。

【十多年前的新闻摘录:“王国平指出,迈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连续7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连续6年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连续7年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连续两年实施市区河道综合保护工程,大力实施沿江跨江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建设钱塘江出海码头,目的就是把杭州打造成“五水共导”的“东方威尼斯”。要加快打通以运河为中心的3条水上黄金旅游线,努力实现“五水贯通”,把西湖、西溪、运河、钱塘江、市区河道沿岸的美景串珠成链,把“水上杭州”打造成一个巨型世界级旅游产品,让杭州老百姓和中外游客“倚湖而居”、“倚江而居”、“倚河而居”、“倚河而游”,实现“还河于民”、“还湖于民”、“还溪于民”、“还江于民”目标。”】

可惜,没有坚持,没有发展,没有配套和实施合理科学可操作的规划、制度、体系、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4 21: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ourshy 发表于 2017-1-10 01:38
因为密布的水网,天气以阴雨天为主,雾气也很大。
这里的桥基本都做得很轻巧,金属栏杆为主,桥身轻盈地跨 ...

西方和日本建筑材料喜欢用金属和木质 一来显得轻盈二来也很环保 因为水泥和石料都要炸山取得 不但污染环境影响地貌而且是不可再生资源也不好回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4 21: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kuson 于 2020-5-4 21:55 编辑
ourshy 发表于 2017-1-10 01:25
新城的边上除了铁路外还有高速公路。这也是高密度的城市开发下不可避免的。但这两者在国内都被当成是消极的 ...


我倒觉得国内的绿化做得很不错 国情不同 中国夏天太阳太晒绿化也有遮阳的效果 但是中国人有个迷思认为为了经济可以牺牲环境为了盖高铁可以挖山洞,为了电力充足可以随意建水电站,为了修马路路可以砍树,甚至为了获取水泥随意炸山挖矿,他们认为这些都可以通过人工种树来弥补一切,绿化多了就证明环境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4 22: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为什么,国外绿化草地灌木居多,国内很爱种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4 22: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0-5-4 19:54
老王当时提出打造“水上杭州”,也是极具理想和诗意的。

具体实施方式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可以探讨,但老王 ...

可惜到了现在,钱塘江还是没什么经济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4 22: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荷兰不是改名字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4 23: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0-5-4 23:51 编辑

绿化方面,应该学习人家的魂——适当合理保留一些原生绿化和湿地河港、原生有特色水乡古镇;

绿化选择上,还是应该因地制宜。杭州以大树为主也是对的,杭州不是北欧的气候,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期较长,阳光暴晒太厉害,炎热天气长达四个多月,必须得设置树荫行道。未来可以高大的树荫行道和草坪结合。现在五一,就已经感受到太阳的厉害了。5月到9月,夏季晴天到路口候车的时候,宁可退后十几米停到有树荫的路段等候;停车场有树荫的停车位更是十分紧俏,没树荫的车位暴晒几个小时下来滚烫滚烫。

新绿化也并非全是树,新建公园大草坪也不少,比如城北体育公园就有大草坪,运河亚运公园也有规划,湘湖北岸分布着很多带状草坪,浙大紫金港校区启真湖边也有很多大草坪。

新建公园的问题其实并非缺乏大草坪,基本都有的,我觉得缺乏树荫人行道才是问题,现在太讲究通透,过于“敞亮”了,很多设计都拿掉了林荫道,城北体育公园也是。夏季暴晒时期,晴天也得打伞,没人愿意顶着大太阳走。

纽约ZY公园大草坪很有名,但他绝大部分面积仍然是茂密森林。 10公里环园大道大部分有树荫遮盖。




我们关键的问题是,建成区内象城北体育公园这样体量的公园太少(有足够体量的公园,就会有大草坪),然后河道绿化带太窄,公园分布严重不均衡,建成区新建公园密度太小。  还是仍旧依靠上天馈赠、老祖宗保留下来的西湖风景区、西溪湿地(吃老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7 23: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aiwen6 发表于 2017-1-10 04:08
恩 。 可以肯定的说国外什么的都比国内的好是吧。

酸,就不能正视下差距?我全程看完,细节做的确实很棒,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7 23: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vincentfanger 发表于 2017-1-10 09:01
为啥人家都是玻璃幕墙,到了国内就有问题了呢

品质不一样,这玻璃幕墙确实好看。还有个就是有些外墙有石材,看着品质感很足,不似纯玻璃看着单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7 23: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ferren 发表于 2020-5-4 17:05
目前只希望国内城市建设时能做到:1、尊重土地,别再搞傻大傻大的裙楼,不要搞愚蠢的大广场,不要在路中间 ...

深以为然1这个帖子水平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8 10: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欣赏的是国外人与城市的融合,国内基本都是分开的,公园绿地拿来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8 11: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士更适合。杭州算做得好的。绿化、景区都很贴近自然,像大盆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22:20 , Processed in 0.04318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