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1-14 20: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ven 于 2015-11-14 20:42 编辑
回复 88# nanom
1. 冀中,自然是指冀中平原地区,理论上保定,廊坊(除北三县),沧州都应该是该区域城市。不过沧州,尤其是黄骅那边的县市最近喜欢称自己是冀东南地区了。然而不论怎么说,任丘河间和廊坊大部分是冀中地区。不能单纯按地级市管辖区域划分地理概念。
2. 京津冀,京津保,京津石?这个问题好多朋友都在问我。我想先提醒下大家,今天的京津冀规划,实际上脱胎于八十年代的京津唐国土规划。但由于八十年代国家的发展中心还是在广东等南方城市,加上京津矛盾较大,唐山由于震后重建、人口经济都未恢复完全,这个规划就不了了之。
到了今天,京津冀之间的矛盾不但没得到调解,反而随着贫富差距愈演愈烈。华北的雾霾现象更是一记催化剂,使得中央觉得京津冀再不协同规划不行了。然而这个规划不能仅仅的局限于几个城市。其命名也同样不能。就像长三角取代了过去的沪宁杭。
然而现在的事实已经很明显,除了石家庄因省会原因,会得到一些利好政策,联络京津的交通线外,邢台,邯郸已经很难真正享受到京津冀的利好。政府也不傻,嘴里说的好像利益均沾,共荣共兴,实际上撒胡椒面式的均匀发展是最没效果,没什么可观政绩的。
所以,问题明晰了。京津冀是北京,天津,河北甚至整个华北地区(山西,内蒙,山东的部分地区)的联动规划,包含各地的产业转移与升级,城市发展和交通网络。而京津保和京津唐是构建京津冀城市群的关键,重中之重。(比如,为什么没有京津廊,京津沧等提法?),京津石是三个行政区的首府,是不得不提的。假使石家庄不是省会。永远也不可能有京津石的提法(事实上现在也只是省里和石家庄的一厢情愿)。
换句话,这个只是省里的规划,石家庄第三极也好,京津保也好,都不是中央的协同发展纲要提出的。中央关于河北城市的只是泛泛的三轴四区。省里的规划还是省意志的体现。十二五里把唐山的曹妃甸说的多好,实际还不是侧重省会的发展?曹妃甸新区和正定新区谁成为国家级新区?省里出于各种考量,是侧重于后者的。
所以,咱们争了半天京津保好,还是京津石好,实际全看北京脸,中央的脸。河北省的规划,尤其是这种头衔定位,没必要太在意。
对了,本人仅就于分析问题,没有对石家庄的贬低之意啊= =
3.摊大饼还是城市群?说实话,北京一直在努力避免摊大饼,一直想玩卫星城。然而因为他的首都头衔,直辖市待遇,各类资源倾斜和市场经济的原因使得北京除非跳出北京地级的概念搞卫星城,不然城区总会连上。
京津冀甫一出,交通先行,改区划为后继,再加上地方立法权的普及,就说明各级政府都希望以市区为中心,强县大县为节点来构成城市群。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