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5-20 22: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市并州路改造工程指挥部工程部部长杨永刚向记者介绍,原有的并州北路-坞城路一线普遍使用的是400毫米左右的雨水管线,在遇到雨量较大时,容易在低洼路段形成积水,所以在此次改造时,他们充分考虑了这一特性,本着“上游窄、下游宽”的特性,针对道路地形结构,在一般路段使用了口径800-1200毫米左右的管线,在极易发生内涝的地方,设置了从1800-2700毫米宽度不等的雨水方涵。“一般路段的雨水方涵的高度一般都在1.8米左右,宽度至少在1.8米左右,最宽的能达到2.7米,总体来讲,是越往南越宽。同时,我们还将对管线的高程进行调整,也就是说,越宽的方涵地势越低,这样的话,雨水将更加容易被排走。”杨永刚告诉记者,这是省城迎泽大街之后第二次大范围使用大型方涵作为排水手段,排水能力已较原有管线提升至少4倍以上,届时并州路沿线的城市内涝问题将大大得到缓解。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