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汉城发集团所属交投集团投资,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下称“武松高速”)武汉段8月8日凌晨正式通车,标志着武汉市域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高速公路完成投资576.7亿元,同比增长8.6%,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041.6亿元,投资总量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武汉市域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
武松高速是湖北省“十四五”期间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由武汉段、仙桃至洪湖段、万全至监利段、监利至江陵段、江陵至松滋段(含观音寺长江大桥)等5段高速组成,线路总长约222公里,该线路是湖北江汉平原腹地各县市与武汉连通最便捷的通道,可以有效分流汉宜高速的通行压力。
武松高速武汉段项目起于武汉经开区邓南街道窑头村附近,设置水洪枢纽互通与汉洪高速公路相接,向西经蔡甸区曲口村、汉南区湘口街道北侧,三次跨越通顺河,在蔡甸区消泗乡港洲村设消泗互通,止于蔡甸区消泗乡港洲村,与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对接,全长10.888公里。武汉段主线设桥梁7座,其中特大桥5座,互通式立交2处,匝道收费站1处。主线采用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5米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在武松高速武汉段之前,武汉市已有武汉绕城高速全环约190.6公里,武汉四环线高速公路约111.4公里,武汉三环线约90公里,京港澳高速武汉段约96.7公里,沪蓉高速武汉段约81.7公里等多条市域高速公路,武松高速武汉段通车后,武汉市域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目前,武汉市还有约153.9公里的武汉都市圈环线,约25.5公里的武汉至重庆高速武汉至汉川段,约40.8公里的武汉至黄梅高速(将开工)等三条高速公路在建。
武松高速武汉段是湖北省“十四五”期间“九纵五横三环”中重要的联络通道,武松高速武汉段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缓解汉宜、沪渝、京港澳等高速公路的通行压力,对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形成沿江高速公路通道注入新动力。同日,武松高速公路仙桃至洪湖段也通车运营,武汉至洪湖的车程由两小时缩短为1小时。这也意味着江陵、监利、洪湖等荆州南部各县市,到武汉最便捷的高速公路已经打通。
目前,武松高速全线仅有江陵至松滋段(含观音寺长江大桥)在建,预计2026年通车,一旦全线通车,武汉—松滋通行时间缩短至3小时,同时该线路未来可作为沪渝高速复线使用。
上半年湖北交通投资居全国第三
武松高速武汉段的通车,是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加速、乃至交通投资加速的一个缩影。来自湖北交通部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041.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1.9%,同比增长1.8%,投资总量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高速公路是交通投资的主战场,也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和晴雨表。湖北地处中部,素有祖国交通立交桥之称,很多干线高速公路车流量巨大,亟须对高速公路主动脉、主骨架网进行扩容提质,近年来湖北开始大面积启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力度之大在全国都少见。2024年湖北省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082亿元,建成9个高速公路项目305公里,湖北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124公里,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8000公里目标,跻身“高速公路大省”行列。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高速公路完成投资约577亿元,同比增长8.6%,武松高速武汉段、蕲太高速蕲春东段等项目建成,湖北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184公里。
除了高速公路项目,物流枢纽是另一个投资重点。2025年上半年,湖北71个物流重点项目合计完成投资507亿元,多式联运持续推进,公路货运周转量131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5%;水路货运周转量288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9%,位居全国前列。完成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19.09万标箱,同比增长49%,位居全国内河港口第一。
2025年下半年,湖北将锚定全年确保2000亿元、力争2200亿元的交通运输投资目标,以重大交通项目为支撑,做实大通道、大枢纽、大联运三篇文章;以汉湘桂通道建设为重点,推进水运发展格局更加优化;以多式联运为抓手,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当好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