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7-13 15: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架15米箱梁之上 他们挥汗如雨
2022-07-13 00:34
编者按:进入7月以来,赤日炎炎似火烧,一场户外劳动者与热浪的较量正在上演。他们奔忙在烈日下,他们穿梭在工地上……确保市民日常生活秩序与城市安全有序运转。这些劳动者挥洒汗水的模样,是烈日下城市最美的风景。本报今起推出“高温下的劳动者”策划,将镜头对准高温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记录他们流淌的汗水,见证他们奋战的热情。
7月12日清晨5点半,天光已经大亮,从工棚附近的小卖部买了一大瓶冻成冰的矿泉水后,50多岁的木工杨袖章和妻子鲁小梅熟练地爬上高约15米的商合杭长江路高架箱梁上,开始一上午的挥汗如雨。
夫妻俩来自贵州,今年春节后从老家来到芜湖,投入长江路高架建设。高空作业,没有任何遮阳,踩的、碰的都是晒得滚烫的钢筋、木板、机械,有时还要进行火光四射的木头切割,为了防晒、安全,夫妻俩都是全副武装。一个戴着手套、套着红色护袖,一个不仅穿着长袖长裤,还心灵手巧地自制了遮阳安全帽。
上午约9点半,太阳高悬,记者小心翼翼登上位于市二十七中旁的高架箱梁时,夫妻俩和工友们正埋头忙碌。往滚烫的钢筋上安装模板、搬运晒得炙热的材料、来回穿梭清理钢筋笼中的灰尘、杂物……虽然作业内容不同,但每张脸无一例外地被晒得通红,额头、脸脖全是汗珠,后背湿透。不少工人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可以擦汗,也可以避免脖子被暴晒,不过汗水早已将干毛巾浸湿。待了一会儿,记者也汗流浃背。
“干我们这一行,夏天最苦,不过都习惯了,要是真受不了心里发慌,就吃点仁丹、多喝点水,歇一歇”,说话间,杨袖章和妻子捧着冰已融化的温水畅饮。阳光正刺眼,豆大的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杨袖章随手用衣袖擦了擦后,又使劲眨了眨眼睛才睁开了双眼。热归热,苦归苦,不过想到是在建芜湖市重点工程,夫妻俩和工友们又充满干劲。更让大家舒心的是,现在的工地比过去人性化多了,宿舍有空调,还会发西瓜、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这几天上午10点半左右就歇工,下午温度太高就不开工,所以施工时更要抓紧时间加劲干。
持续的晴好天气适合建设,但高温也给施工增加了难度。“我们接触的、脚踩的都是钢筋水泥,太阳直射下都是滚烫。”中铁大桥局长江路高架项目相关施工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有木工、钢筋工、焊工等各种建设者500余人,为避开高温,最热最苦的焊工调整到夜间施工,直接捆扎钢筋的工人上午提前到9点半就休息了。如果日最高气温达到40℃,会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目前长约3.6千米的商合杭长江路高架工程已施工完成80%,下部结构全部完成,预计8月中旬完成全部上部结构箱梁施工,10月完成桥面及附属工程,今年年底全面贯通,届时将进一步便捷主城区域内交通通行,加强主城区与江北、城东、城北、城南等主要域块的交通连接,为完善城市交通主干网络、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提高日常通行效率都将发挥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