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阳羡茶馆

锡宜S2线一期工程环境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9 01:1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飞风起 发表于 2022-5-18 22:02
什么叫市域铁路?时速100~160公里,平均站间距3公里以上,地面及高架线路占比一半以上,投资为轻轨的75% ...

自己看清楚我说教练的是啥,苏锡常是跨地级市的城际、s2是市域快线2者不是一个,对吗?苏锡常快线成城际列车了?说白了,长三角对苏锡常、s2的定位是一样的。s2早建那就是变相的地铁,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03:1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分一期二期建设,但又同步投入使用呢,我感觉是二期大部分是和苏锡常城际共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06:4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炒木耳 发表于 2022-5-18 21:39
是完全没必要这样建,有关部门能出来和百姓连线聊聊嘛

要不要XI出来和你聊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08: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miaoweim110 发表于 2022-5-19 03:10
为啥分一期二期建设,但又同步投入使用呢,我感觉是二期大部分是和苏锡常城际共线吧。。

不会,二期也只到太湖新城,要不然批复的里程就超了,后面估计就靠苏锡常城际到机场了,10年内估计是没有太大可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08:1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idami 发表于 2022-5-18 20:58
1. 温州轨道交通S1 53.5公里,造价186亿
S2全程60公里的投资要400多亿,一倍都不止,
肯定做不到温州S1 ...

为什么一期不跨湖,30公里都要150多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09: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执着让宜兴人去硕放机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11:0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耐克 发表于 2022-5-19 01:06
你是想说明什么呢?我说教练什么没看到吗?用这个技术标准来套s2?你没看到116号还写了啥吗?

严禁以 ...

都跟你说了市域的定义了,符合市域铁路设计规范就不算变相建地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11: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弯阿斗民 发表于 2022-5-19 09:12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执着让宜兴人去硕放机场。

宜兴人去萧山国际机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11: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耐克 发表于 2022-5-19 01:06
你是想说明什么呢?我说教练什么没看到吗?用这个技术标准来套s2?你没看到116号还写了啥吗?

严禁以 ...

“统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工程环保措施效果,优化选址选线,集约节约通道资源,合理确定新线敷设方式,原则上以地面建设为主,困难路段可考虑采用高架方式,进出枢纽的个别路段可研究采用地下方式。”

你自己都说了,文件要求“统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工程环保措施效果,优化选址选线”。既然跨湖不得不以隧道形式,而且无法多设站,为什么不绕过太湖保护区,走路面还能多设站辐射更多区域。
“原则上以地面建设为主,困难路段可考虑采用高架方式”,请问宜兴段为什么从高铁站一直到大学城都是地下?既然要严格按照文件来说,那只有“进出枢纽的个别路段可研究采用地下方式。”,也就是只有宜兴站那一段可以入地,过了宜兴站就应该走地面或者高架,否则就是违反文件要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11:3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风 发表于 2022-5-19 06:48
要不要XI出来和你聊聊?

哎,从前的版主考编了胆子就小了啊,都无条件接受现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12:4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万捻军教头 发表于 2022-5-19 11:29
“统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工程环保措施效果,优化选址选线,集约节约通道资源,合理确定新线敷设方式,原 ...

常州会让你在他地面上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13:1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万捻军教头 发表于 2022-5-19 11:29
“统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工程环保措施效果,优化选址选线,集约节约通道资源,合理确定新线敷设方式,原 ...

中线和南线都要涉及环评问题,至于绕过保护区, 走常州的北线估计无锡没几个同意。别以为走十八弯就可以走地面,为了保护名胜,还得走地下,最终成本和跨湖也差不了多少,跨湖还能提升太新的交通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13: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冒个泡 发表于 2022-5-19 08:14
为什么一期不跨湖,30公里都要150多亿

地下段造价5~6亿/公里,高架段造价 3~4亿/公里,
地铁跨湖的隧道造价也是6亿/公里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16: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有点理解上层为啥这么执着双跨湖和车型选择。主要是太湖新城这个枢纽位置太尴尬,急需一个类似高铁站的交通枢纽,所以能级不够搞不来国铁,弄个S2充充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9 16:5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飞风起 发表于 2022-5-19 11:00
都跟你说了市域的定义了,符合市域铁路设计规范就不算变相建地铁。

看吧,说多也没用,你的想法在之前可以,现在基本不会批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11:20 , Processed in 0.04382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