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2-2 20: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新春走基层》走进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施工现场,探访“八百里皖江第一隧”。现场,芜湖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承震向全国观众介绍了项目的进展、施工的难度以及接下来的施工工作等。
盾构机全部到达接收井
完成工程控制性节点
“右线盾构于2024年10月12日到达,左线盾构于2025年1月26日到达。”王承震介绍,隧道采用“皖江复兴号”和“皖江奋斗号”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从江北往江南同向掘进,两条盾构隧道分别长4公里,经历接近三年的时间,全部到达接收井。
据悉,隧道的全线贯通是整个工程的控制性节点,为隧道全线通车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我国复杂地质条件水下盾构隧道建设增加了技术储备。
王承震形象地将盾构机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吃”“咽”和“消化”。盾构机最前面刀盘将不同的土质“吃”进去,通过输送系统“咽”下去,再通过泥浆分解系统处理进行“消化”。在隧道掘进过程中,盾构机频繁遇到刀具偏磨、刀盘结泥饼等难题,施工团队通过刀具的适应性改造、碎石机的改造、分离设备的一系列改造等,攻克一个个难题。项目指挥中心陈列了盾构机磨损更换的刀具,王承震说,“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这条隧道一条线就更换了4000把刀。”
预计7月份具备通车条件
驾车从隧道过江仅需五分钟
“因为盾构机刚刚到达接收井,下一步重点任务是将洞门密封做好,确保整个盾构段施工安全性。”王承震说,“另外,为下一步盾构机的拆解做全力的准备工作,所以春节期间,有200多名工人留守,把剩余的工作安全平稳高效地推进下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