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6-22 12: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很热烈的讨论,而且观点鲜明。提出了问题也很多,我难以一一回复,在这里我在强化一下我所要说的。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企业迁移总部的一个大致流程。就是为什么要迁。
首先谈到本地的企业或者总部迁入企业,大家会乐意举出高附加值,高科技的公司做例子,比如互联网公司。这个可以理解,毕竟他们对于人才的吸引,资金的吸收三产确实有强大的能力。但是,我一直很强调一点。第三产业并不创造价值,而是价值重分配、这里说的包括了广告,网络,应用甚至金融业、只有制造业和农业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而且每当提到二产,大家可能印象中珠三是低附加值的加工为主。这里我想说明一下,二产目前在珠三角还是很强大的,比如家电企业。
目前全球是怎么一个趋势呢?
其实跨国企业把工厂搬来中国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事情,那时候欧美没有引起大重视,因为工人毕竟在于企业人才链的底层。但最近十来年,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的发展,跨国企业开始把中层事业部外移至中国。
首先外移的是采购部,因为他们发现,全球最大的原材料集散中心就在中国,既然产品在中国生产,原材料当然从中国采购,因此采购部设立在中国对于公司结算,管理采购质量等都有极大帮助。
然后外移的是物流部,他们又发现,货物从中国运向全球,中国几乎弄断了世界十大港口的经营,货物流转相当迅速,因此物流部也设在中国。
再次是会计部门,他们发现互联网可以使得会计在世界上任何地点工作,在中国有大量的人才储备可以做这些工作,而且价格非常低廉。
然后是售后部,市场部,销售部,因为很多企业发现。他们的产品在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国,那当然要迁这些部门到中国了。、
当这些都完成后,其实总部已经迁往中国了,因为重要的部门都在中国了。
说完制造业就说服务业。
其实两者相辅相成的,既然制造业的总部都在中国,服务业企业大量的生意也就出现在中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企业也会在中国设立总部。主要这么一个过程。
过去好多年珠三角的情况是,厂区被分配到珠三角各地,服务业企业则一直扎根香港,主要是考虑到珠三的服务业人才不如香港,资金面不如香港,辐射力不如香港。但就在最近5年,他们开始发现珠三在各个方面其实超越香港了,企业的集中度也大于香港,而且政策的开放程度也可以让他们辐射东南亚,而成本则相对较低,因此服务业迁移总部至珠三也随即被提上日程。
这里我只是简单描述了一下过程,大家有兴趣可以探讨,说的不对的可以去质疑,我目前也在广州修养,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出来聊一下认识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