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qrx12340

[500米级] 广州塔(小蛮腰)|595.71米|112层|建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 13: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很好的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0: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塔南广场拟建岭南公园 比花城广场大三成

与花城广场隔江相望,四周地标云集——除广州塔、赤岗塔外,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等新文化建筑都将落子岭南公园,珠江南岸有望再造一个“城市客厅”,目前正进行规划招标。

广州新中轴线上再造“城市客厅”,岭南公园与花城广场隔江相望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全新的城市门户——岭南公园正在进行规划招标,广州要在珠江南岸再造一个“城市客厅”。和花城广场一样,岭南公园四周地标云集,除了已有的广州塔、赤岗塔外,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等新文化建筑都将落子岭南公园。

如此重要的城市节点,谁能“主笔”设计?设计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细节?规划专家认为,岭南公园的城市肌理和花城广场差异明显,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里要建设得更岭南、更像公园,也应比花城广场更亲民。

羊城晚报记者吕楠芳

选址区域

“小蛮腰”南侧绿地

广州塔(俗称“小蛮腰”)已经名耀天下,但周边环境一直不甚如意。

在广州塔南面,有一大块绿地被围蔽多年,市民和游客都无法进入。而在2009年征地拆迁前,这里还是一片住宅小区。2009年之后这块地就一直荒废着,始终没有再开发。

直到今年11月4日,岭南公园开展规划招标。招标公告中显示,整个项目北至珠江,南至新港中路,东至广场东路、赤岗北路,西至艺景路,规划面积73公顷,甚至大过花城广场56公顷的面积。

2013年广州市政府决定推进新文化“四大馆”(包括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广州文化馆)的规划建设,“四大馆”中有三个场馆选址赤岗塔附近。这时广州塔南广场地块的命运才有了下文——与三大馆连成一片,建起岭南广场。

按照2013年9月获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的“四大馆”地块规划方案,岭南广场将和周边的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科学馆三大馆同步建设,广场整体规划为地面全贯通式步行景观带,通过对广场一系列公共空间设计形成适宜市民和游客休闲、游憩、活动的城市开敞空间。

规划概念

围绕“岭南”做文章

岭南广场的概念提出后,人们多以为它将和珠江对岸的花城广场采取几何对称式的设计,在城市新中轴线上塑造“姊妹”广场。不过,在11月4日这一项目的招标公告中不再取岭南广场之名,而改叫岭南公园。

项目的规划招标公告则透露了有限的设计原则,主要是要围绕“岭南”做文章。记者从招标文件中获悉,岭南公园的设计要求体现广州的地域特点,反映岭南文化,在岭南公园的城市设计深化中,设计单位必须考虑岭南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同时,岭南公园中六组重要的核心建筑(广州塔、赤岗塔、TIT创意园、美术馆、博物馆、科学馆)构成该地区的重要标志,招标要求设计方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结合考虑其视线廊道,并考虑在科学馆、美术馆、博物馆、广州塔南广场之间的区域设置具有特色的风雨连廊,方便市民和游客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在“三馆一园”之间参观游览。

主要功能

文化设施、交通枢纽

除了设计特点不同,岭南公园的交通条件要比花城广场更胜一筹。


岭南公园的规划范围内现在有地铁三号线、APM、地铁八号线经过,未来这里还将建起规划APM南延长线、规划地铁12号线、规划地铁19号线等。

根据招标公告,岭南公园作为广州南段中轴线的核心地段,又是文化设施、地铁站点、交通枢纽等集聚点,设计方案应对设计范围和基地周边的慢行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促使基地和周边的慢行交通系统方便畅通。

此外,岭南公园将充分开发地下空间,重点设计范围为岭南公园中轴广场,北至广州塔平台、南至新港中路。双塔路以南部分路段将下沉,下沉段同样开发地下空间。

有关部门人士透露,岭南公园项目原本打算交给企业筹资开发,但这样一来企业要求配套足够多的地下商业面积以实现资金平衡,现在由政府投资开发,商业的成分就不再占主篇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0: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细节

工业遗产融入公园空间

TIT创意园是岭南公园规划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身是广州纺织机械厂。目前园区内进驻有70多家企业,整个园区的就业人员将近3000人。自从岭南公园建设的消息传出后,TIT创意园的去留一直备受关注。

在近日发布的岭南公园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编制创意园的保护和改造利用规划,这意味着创意园将部分保留和利用。据悉,规划部门将对TIT创意园进行详细的现状调查,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登记成册,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案例,提出保护和改造利用策略。

毫无疑问,为了配合三大馆“高大上”的建设以及岭南公园的节点打造要求,TIT创意园未来势必要进行功能及城市空间品质的优化提升。

专家解读

岭南公园应更灵巧、更亲民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岭南广场改名岭南公园非常好,事实上岭南公园和花城广场有着显著的差异,这里保留了TIT创意园,是对原有城市肌理的尊重。要把TIT创意园融入公共空间的话,就不再是“拆平”的广场那么简单。花城广场上没有任何功能性的建筑,但岭南公园就不同,今后可以利用TIT创意园的旧厂房建筑来承载部分公共功能。也不是说花城广场就不好,花城广场周边开发强度更大,高楼更多,需要这种空旷广场式的设计去实现空间平衡,岭南公园就没这个负担。可以这么说,花城广场代表的是宏大的叙事方式,代表着广州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岭南公园则强调岭南特色中灵巧的一面,这样恰恰相得益彰。我认为两者并不一定要实现几何性的对比或对称,岭南公园这里有创意园老建筑,有老树,跟人的亲切性更好,更方便市民开展户外公共活动。

打造岭南公园为珠江新城南大门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岭南公园地块交通条件优越,以后可以成为南部人流进入珠江新城的重要门户。珠江新城以后交通拥堵,人们可以先到达岭南公园,再搭乘轨道交通进入珠江新城,所以这个地区应该是一个汽车和轨道换乘的重要节点,需要配套建设一个大型的公共停车场。既然是交通节点,地区的商业机会肯定会很多,即使现在不开发,也应该在地下空间或地面有所设想和预留,避免以后想开发却开发不了。坐拥这么好的地段,岭南公园和花城广场的商业一样都不需发愁,花城广场下面的花城汇现在看上去虽然不够旺,主要是因为珠江新城的写字楼还没有完全建完或者建好了还没有招商,以后这里有30万白领就业,商业肯定不成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1: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比花城广场做得好。我感觉花城广场作为广场和公园是成功的,但是地下开发是失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1: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建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要另外找洗车的小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3: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TIT创意园,全拆了吧
这玩意有什么价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3: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规划很久了吧,早在10亚运会前就有规划,属于南中抽线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4: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快点建设起来吧,别的就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8 22: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用镜头记录世界


    haoti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9 0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下美丽广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2 12: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4 15: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楼主的辛勤劳动热烈鼓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4 19: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啊,太漂亮了,非常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5 09: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 09: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蛮腰”三年亏损1.69亿

“小蛮腰”三年亏损1.69亿
http://news.ycwb.com/2014-12/02/content_8238574_2.htm

“小蛮腰”三年亏损1.69亿元

2012年负债率上升至80%,门票仍是其收入主要来源

今年9月26日,《新快报》以《投资超预算4.44亿客流不到预测的一半》为题,报道了“小蛮腰”持续亏损的现状。昨日,市审计局公布的审计调查结果,进一步披露“小蛮腰”股权、收入及负债情况,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2年,“小蛮腰”三年亏损1.69亿元,负债率攀升80%。

审计报告指出,“小蛮腰”于2011年1月按合同暂估价整体转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约33.61亿元;2012年末其资产总额34.38亿元,负债总额约27.41亿元,股东权益约6.97亿元。

事实上,从“小蛮腰”近年的财务状况简表来看,2010年至2012年,其总资产一直攀升,2010年到2012年的三年间,其资产增加5.53亿元,而另一方面,它的负债却增加7.11亿元,这也导致其负债率进一步升高,三年间攀升10%,到2012年达到80%。

从收入来看,观光门票、游乐设施、租赁项目是“小蛮腰”的主要收入来源,门票成为其中的大头。2010年“小蛮腰”收入来源单一,餐饮广告彼时还未有进账,当年总收入7389万元,门票收入占了97.46%;此后随着娱乐设施及餐饮、会议等功能的逐步开放,门票比例逐年下降,到2012年全年收入26434万元,门票占56.91%,餐饮收入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占15.19%。

令人意外的是,在收入连连上升的背后,“小蛮腰”的负债率也年年增。自2010年10月开业以来,“小蛮腰”持续亏损,至2012年末,亏损16996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6 16:22 , Processed in 0.07125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