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6-22 14: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ocentre 于 2014-6-22 14:55 编辑
回复 131# whonet
有些现象可以分析一下。传统的大城市,包括广州、上海、南京、天津、武汉、重庆、成都的本土企业都不强,个人看法是这些传统城市的人口结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才的流入,即使他们在产业集聚度上不错本土企业也难有大作为。北京、深圳甚至浙江的本土企业倒是不错。前两者有很好的人才聚集度、资金聚集度,然后形成产业聚集度。后者本身就是一个自产人才的土地,也有足够的资金聚集。
---------------------------------------------------
说来说去,就是政策因素+地缘运气因素
特区是政策(加个香港地缘运气),首都也是政策(那是全国大机构全集中,沙暴再厉害你也得来)
你把特区放到天津去,全国唯一的全市域都收取15%的税率+大量央企投资,噌地就把全国的人才和资金全吸过去
你把首都搬到武汉去,武汉噌的就起来了,把全国的人才和资金全吸过去
你说上海为啥没做起来本地群落
实际上是浦东出来时,他已经迟了
深圳+香港的特殊政策+地缘运气,已经做起来了
全国内有独立干事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和资金,都早往珠三角去了
而且沪上一直是计划经济国营经济的大本营呢,排斥个人创业呢
这就很容易横向移动到你的一个观念,你摊开地图一看,仿佛沪上腹地很大,但实操起来,企业渗透腹地和引领腹地的程度,尤其是活力和敏锐度,却不知道已经大打折扣的原因
现在要给企业和投资者说明的是
这种“噌”地起来
有没有可持续性?
就是说,你要看的是长期性,而不是短期性,你要看他的腹地----------------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本真元素
不然你总部落户了10年8年,竞争对手杀到,四顾腹地,却两眼一抹黑,又得搬
这时,腹地的概念就确认了,这个就显得重要了
城市有腹地,企业总部就可以保本,企业一直深耕腹地,再而寻机扩展腹地之外的新大陆
外来巨头再强,杀进来,多数情况下,在腹地也不如我,因为我在腹地盘根错节,那么我足可以保住腹地的份额和利润,也可以活啊,这就是楼主是说的,企业赚钱才是正道,而不是弄个名号和声誉,亚太总部赚钱不及区域总部,大有人在
南京、天津、武汉、重庆、成都怎么办呢?
南京--------------全国性的科教军事中心,统领长三角的这些元素,做完这个得了,别想那么多了吧,除非上海让贤
天津--------------这得看北京,如果北京真的制作政治文化中心,那么天津可以成为第二个上海,计划经济的另一大堡垒,市场经济别想,著名企业别想,搞不过珠三角的
武汉--------------全国十大没问题,前五都可能,不过要成为芝加哥,不可能,东部和西部都有巨头横着雁过拔毛,没什么腾挪的空间
重庆、成都--------------哥俩看着办吧,大都市没问题,但要代表中国,少数时刻是可以的
珠三角-----都用这个字眼了,如楼主所言,一体化没商量,文化定龙头吧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