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4-10-24 23: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届中亚经济社会研究论坛暨区域国别学视阈下的中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10月19日,由浙江财经大学主办,浙江财经大学国际学院、中亚研究院、哈萨克斯坦丝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亚欧研究中心、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中国政 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杭州市钱塘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承办的第七届中亚经济社会研究论坛暨区域国别学视阈的中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会上,来自中亚五国的13所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40余所高校、研究院所近20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亚地区国别研究和发展的前沿议题。
浙江省贸促会会长陈建忠、省外办副主任陈艳勤、浙江财经大学党 委书 记李金昌出席并致辞。论坛开始前,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魏江会见了部分参会的中外嘉宾。论坛开幕式由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主持。
李金昌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双方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中国同中亚国家实现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全覆盖,成为了中国与全球合作的典范。区域国别学是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对策性和集成性特点。学校正大力建设以国际开放合作特色为重要标志的新生态体系,将区域国别学研究充分融入“新财经战略”,建设中亚研究院,发挥“资政、咨商、启民、交流”作用,助力构建新学科体系,高水平服务国 家“一带一路”倡议。
陈建忠表示,省贸促会与浙江财经大学共建中亚研究院一年来,中亚研究院在积极服务浙江以及长三角企业走进中亚,促进浙江与长三角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从今年年初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部门合作课题立项,到中亚五国投资与营商环境白皮书的编制发布,以及编撰哈萨克斯坦商务法律研究报告等,体现了中亚研究院在开展应用型区域国别智库建设,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务实举措,并期待我校在经济、法律等领域继续发挥学科优势,进一步推动浙江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陈艳勤表示,中国与中亚国 家长期以来保持友好关系,希望浙江财经大学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的国际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深化高层次合作,加强人文交流,为浙江与中亚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力量,为中国与中亚国 家新的“黄金三十年”作出积极贡献。
在开幕式上,举行了《中亚国 家投资和营商环境白皮书》的发布仪式和《敦煌写本文献学》(中英文版)赠书仪式,该书作者张涌泉教授,英文版主译余慕鸿教授向中亚国家四所高校的代表现场赠书。同时还举行了浙江财经大学与哈萨克斯坦图兰大学(阿斯塔纳)、塔吉克斯坦国立财经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等三所高校的签约仪式,深化浙江财经大学与中亚国家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后,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的特邀报告和主旨报告。上午的特邀报告环节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杨成教授担任主持人。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作了题为《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框架下的区域国别研究》的报告,指出在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大力开展区域国别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统筹高校智库建设与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发展应当立足两个大局,加强与不同国家和地区智库的对话交流,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他强调应从社会科学的交叉、人文学科的融合、现代技术手段和跨学科方法论的应用等方面推进区域国别学学科交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所长孙壮志作了《中亚问题研究:区域国别学的观察视角》的报告,基于区域国别视角阐述了我国中亚研究的历史缘起和发展演进,提出面对中亚复杂的格局变化,未来中亚问题应基于全球和国际视角、地区和国别视角、中国与中亚国家发展研究视角、文化视角和安全视角等多元形式开展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