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并州柳西

[龙城轶事] 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主题贴(晋商博物院(山西府衙博物馆)今日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1 00: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1 0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错误:一、是明太原县城而非晋阳古城,不应混为一谈;二、是“施工正健”而非“正建”,用字应准确。另外,这个“关帝庙”不应从左往右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1 12: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56# 湖蓝海


    啥时候能复建承恩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1 15: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75# 太原后生 这是个大事{: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1 17: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住在文物里的人家

      农历节气大雪过后,省城迎来了真正的冬天。居住在老城区四合院里的人们也进入了一个“非常季节”。
   在西邻山西大学旧址的文津巷,一处挂有太原市文物单位的民居里现在只剩下了两家租住户。来自繁峙县的宫师傅在太原卖油糕,每月花200元租了一间5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对他来说,用水和如厕始终是生活中的难题,到了冬天就更是难上加难,但房租便宜,自己的油糕在这块儿也卖出了名气,说起来还真不愿意离开。
   精营街是太原历史民居的汇聚之地,清雍正、乾隆年间,绿营兵“精骑营”驻扎于此,后宅住居民,形成街道,遂名精营。在精营东二道街39号院里,85岁的赵芳云老人已经在这住了52年,“这院子挺好的,又宽敞,夏天还能种花,特别美……”老人已经习惯了老房子的生活,虽然子女都搬出去了,但每天都会过来陪她,院里堆满了过冬用的煤,水缸里是满满的水,老人觉得住这儿幸福、有味。毗邻的37号院,老白家在此世居五代,当年的孙媳妇如今已当了奶奶,她说,现在住的房子和周边的几处院子都曾是白家的房产,几辈人对老房子都有割舍不去的感情。现在,她一大家子包括不满一岁的孙子也都在这里生活。
   钟楼街120号是隐藏在钟楼街闹市区背后的太原市文物单位,三进院十余间房子现在只租住着两户人家,来自洪洞县的周大姐在省城做环卫工,空无一人的正房被她用木板护起来,她说有她在这儿住,这些房子就不会荒芜、坍塌。
   也有一些历史民居在房主的精心维护下,再现原汁原味的民国范儿。位于靴巷的书业城旧址就被房主命名为“晋瑞斋”,颇具传统文化风情。
   据了解,目前太原市共有180多处悬挂了太原市历史建筑牌匾的老建筑,它们大多建于清末民国时期,系砖木结构的四合院。这些历史民居每一处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有的曾是太原文化荟萃之区,有的曾是晋商繁盛的见证,青砖青瓦、雕梁画栋现在大多已破败,每一处院落都有不少空屋,原住的居民越来越少,不多的生气大多来自租住的房客。虽然生活中有着诸多不便,但他们对这里积攒了太多的感情,依旧安居乐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1 17: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靴巷的书业城旧址被房主命名为“晋瑞斋”




文津巷的民居虽然逼仄,但宫师傅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85岁的赵芳云老人已经在精营东二道街39号民居里住了52年



精营东二道街37号院,老白家在此世居五代,当年的孙媳妇已当了奶奶



五一路的一处历史民居,仍保留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钟楼街120号——隐藏在闹市区背后的太原市文物单位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1 20: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67# T_-_H


    哈哈哈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1 20: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79# vivalavidalc


    {:5_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7: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8: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错误:一、是明太原县城而非晋阳古城,不应混为一谈;二、是“施工正健”而非“正建”,用字应准确。另 ...
zxk 发表于 2014-12-11 01:44



    而且,“关帝庙”三个字的字体应该书法题写,不应电脑上打的现代魏碑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8: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82# 冰点enjeyt


    准确的说就不应该存在,没见过专门在墙上刻个关帝庙的,最多有个门匾,现在都是想当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3 00: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关帝庙”三个字的字体应该书法题写,不应电脑上打的现代魏碑体吧。。
冰点enjeyt 发表于 2014-12-12 18:22


这个匾额看样子是在殿的背面,还没见过在背面这么搞的,不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3 16: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22: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太原李秀中老人回忆钟楼街,柳巷,帽儿巷的老字号、银号 、金店、药店等上世纪三十年代老太原

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应该抓紧做这个工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09: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P了一张承恩门复原图。

五一广场这么好的空白位置,不复建真是可惜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2:25 , Processed in 0.06372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