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y880817 于 2016-1-16 20:56 编辑
体制理顺了 事情就好办了
济南市委相关人士表示,“两个局的成立和组建,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理顺相关工作的体制。体制理顺了,事情就好办了。
作为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三的经济大省省会,济南在全省17市经济总量也仅排在第3位,曾经辉煌一时的工业已成为目前发展的最大短板,仅排在全省第14位,同时外向型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也都是明显的发展短板,造成了“大省小省会”的尴尬局面。济南市十三五规划里提到,要通过项目新突破实现发展新突破,加速打造“四个中心”。
“招商引资可以说是‘四个中心’建设的生命线,承担着输血、造血的重任。而它造出来的血就是一个个的建设项目。”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情研究所所长冯雷表示,项目能否尽快落地,就需要城市更新局为其铺好路。
“旧改棚改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城市建设,对于市民来说都是好事。而这些进步,对于招商引资而言,这些都是城市的软环境,软环境好了,就等于增加了筹码”,冯雷说。
此前,这三项工作只有项目建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设在市发改委的市重大项目办公室已经运行多年,并且效果比较好,而招商引资和旧改棚改以及征地拆迁的相关工作,则都是分散在各个部门。
“从效果上来看,这两个局的成立,实现一个口子办事,肯定能对各项工作的效率有所提升,从而优化济南的营商环境。”冯雷说。
投资促进局:一个口子办事,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
早在2015年6月8日,王文涛就提出在体制上要按照“专业机构、专业队伍、力量集中、上下统一、权力下放”的思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改革,让专业招商部门集中力量去抓招商引资。而建立市级和县区上下一致的专门招商机构,将有效解决对内对外招商机构分设、县区机构不一等问题,提高招商效率。
随后7月3日的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这一想法再次得到明确:“不分内外资、不分一二三产,招商前端采取“一个口子”引进洽谈,后端再由“多个部门”服务管理。
从一线招商情况看,设立新生的“专门机构”确实很有必要。王东(化名)在济南某县区的招商引资部门工作,在他看来招商引资是一项“压力挺大”的活儿。王东说,有时一个好项目会出现市内几个区县同台竞争的情况,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是城市的内耗。
为此,投资促进局专门增加了同质化竞争调处机制。该局局长宋卫东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统领全市的招商引资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济南全市资源,把济南市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优势,也避免各个区县的同质化竞争导致资源浪费。”
“具体来看,就是要把市里和区里的项目统领起来,有些县区招的项目可能放在当地不合适,我们在市里为其寻找更合适的地方。”宋卫东介绍,这种模式给予济南的还有更深层的意义:目前济南市的各个产业还比较分散,没有实现集聚效应,一些园区内的产业比值还不足一半。通过这种统领,今后济南新上招商项目,都将按照产业规划来布局,长期来看,济南的产业布局将越来越合理。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王东感触较深的还有济南虽然是省会城市,有一定的优势,但劣势也同样明显:济南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交通优势突出,但营商环境却让不少项目打了退堂鼓。
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样的项目,企业在广州等南方城市可能一周就能办下来的手续,在济南可能需要等一个月甚至更久,“济南的人和政策都比较保守,办事效率也比较低,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服务单位。”
未来,这一问题也将由投资促进局来终结。宋卫东表示,除了招商,投资促进局的另一大职能便是为项目服务:“我们会对招来的项目实施全方位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各种手续的办理,还有实施过程中项目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都可以协调解决,通过我们的这些服务,来优化济南的营商环境。”
城市更新局: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
济南市城市更新局还在组建过程中,但建委的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规划局的旧城更新等相关职能和人员都已经调整到位,确保在机构整合的过渡期间,有关工作的不断档。这是全国第三个城市更新局,旨在将济南市的城市改造从大拆大建提升到有机更新。
“城市更新”在济南城市发展中并不陌生。2015年的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认真落实旧城更新专项规划,有序推进81个旧城更新和棚户区改造项目。早在2013年12月,《济南市旧城更新专项规划》启动编制,专项规划中就设立了棚户区改造规划专题。
在这份规划中,明确了城市更新的要求:旧城区应该在延续城市原有肌理的基础上,由单纯大拆大建逐渐向持续有机更新转变,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更新规划应承续城市原有肌理,协调好目前与将来、自然与历史、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济南市城市更新局的成立,将把这一规划变成现实。
之前,济南市的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房屋征收拆迁等职能分属济南市规划局、济南市建委。在问题沟通、解决方面现需要跨部门协商解决。济南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公租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也由三个不同的领导小组(房管、建委、规划)负责。这样的机制下,工作效率自然会打折扣。
“济南原有的机构机制,力量比较分散、效率也比较低下,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济南市建设部门有关人士说,未来几年,济南市将聚焦老城区优化升级,重点开展棚户区改造。职责整合后,济南拟建立统一的城市更新管理体制,将济南市规划局旧城更新相关职责、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房屋征收拆迁工作的监督管理等职责划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调整后,全市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职责由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承担。同时,拟在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加挂城市更新局牌子。
城市更新改造的工作体制捋顺了,各方的力量统一了,城市更新从规划到落实,都可以由一个部门来实现,实施的效果也将更加显著。“此次城市更新局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的功能,做好城市文脉的传承。”济南市建设部门有关人士说,这是一种城市发展理念的进步和创新。
据了解,在济南之前,广州、深圳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城市更新局。据了解,广州城市更新局的核心职能是实现“建新城”到“改旧城”发展观念的转变。深圳城市更新局的成立,也是为了破解城市发展土地空间有限的困局。深圳城市空间拓展的重心转移到了城市更新,对旧有的城中村、老旧小区、工业厂房实施更新改造,盘活土地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产业和居住需求。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